摘要:英语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 ,它的广泛使用形成了英国本土以外的变体 ,这些英语变体在保留规范英语的前提下 ,均带有各自民族的文化特征。作为国际使用类的中国英语是人们近20年来一直谈论的话题 ,探讨中国英语作为英语变体的可接受性问题对我国的英语教学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都具有现实意义。 Abstract :English has developed into a world - wide language. I ts wide application has led English to various varieties which have their various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long with the normative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variety , Chinese English has been a heated topic for nearly twenty years. I ts intelligibility argued about will promot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ld. Key words : international variety ;Chinese English ;intelligibility
一、 语言变体推动语言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英语是人们近 20 年来一直谈论的话题 ,但至今仍未见分晓 ,无一明确的界定。众所周知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 ,它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在欧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亚洲等许多国家独领风骚。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必然会形成英国本土以外的变体 ,这些英语变体在保留标准英语的前提下 ,均带有各自民族的文化特征。例如 ,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 ,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印度、 新加坡和尼日利亚等国 ,还有把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 日本及俄罗斯等国使用的英语既有共性的一面 ,又有不同的一面。共性的一面是这些英语变体都以标准英语为核心 ,不同之处在于各英语变体之间均存在各自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有别于标准英语的特征。就其使用目的而言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应该将其分为国际使用类和国内使用类两种。显然 ,作为外语的中国英语属于国际使用类 ,而作为母语的美国英语、 加拿大英语和作为二语的新加坡英语、 印度英语均属于国内使用类。1982年 ,著名社会语言学家Braj B. K achru又提出制度化变体(institutionalized variety)和使用型变体(per formance variety)两种概念 ,分别与国内使用类和国际使用类相对应。 根据 K achru世界英语三大同轴圈的划分 ,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被称为所谓的内圈国家(theinner circle) ,而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的新加坡、 印度、 马来西亚、 坦桑尼亚和尼日利亚等 30 来个国家属于外圈国家(the outercircle) 。事实上 ,不同国家所讲英语之间的矛盾早在200 多年前就已经出现。American Eng2lish ,British English ,Australian English ,甚至 Singa2porean English和 Indian English ,等都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新加坡、 印度、 巴基斯坦、 菲律宾、马来西亚、 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等是把英语作为国际和国内交流手段的国家 ,其英语都属于英语的制度化变体之列或国内使用类 ,在使用其英语的人们中 ,它们已具备了各种不同的功能 ,如通信、 文学创作、 新闻、 朋友或家庭成员间的口头交流等。而中国、 日本、 俄罗斯和埃及等是把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手段的发展圈国家( theexpanding circle) ,其英语属于使用型变体 ,也就是说 ,英语作为外语成为进入课堂学习的一门课程(姜亚军 ,1995) 。目前 ,英语在我国的教学和实际应用中都是为了国际交流的目的 ,而在国内交流方面的应用则几乎为零或所占部分极小 ,如与英、 美等母语为英语的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 阅读他们的报刊杂志及文学作品、 出国留学等 ,也就是说 ,英语在我国始终是处于外语的位置。因此 ,中国英语同美国英语、 英国英语和新加坡英语等不能相提并论 ,即中国英语还不具备国别变体的社会条件。国别变体是指制度化变体 ,包括英语为母语或二语 ,主要用于国内交流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国际使用类 ,即使用型英语变体 ,主要用于国际交流的英语变体还不能被看作是国别变体(张培成 ,1995) 。语言反映现实生活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历史文化、 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 ,产生变体是英语自然而然的事 ,英语变体就是英语在各国长期使用的结果。人们已把英语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用于交流的、 必不可少的工具 ,或作为母语 ,或作为官方语言。正是这种变体使得英语的词汇更加丰富 ,内容更加广泛 ,进而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和完善。
二、 中国英语的界定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语言变体与语言规范并非水火不相容 ,英语变体是否会给标准英语带来灾难 ,造成语言污染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规范语言是每个国家的重要政策。众所周知 ,不论在语音、 词汇 ,还是语篇上 ,各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发音特点、 本土化词汇和思维模式。即使是同一个民族 ,由于其区域性差异 ,发音、 用词也各不相同 ,千姿百态 ,更何况具有异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但规范语言是人们永远的任务 ,增进彼此的了解 ,消除语言障碍 ,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是人们最终的目标 ,因此 ,作为外语的中国英语在我国必须要符合英语规范 ,培养大批操地道英语的优秀教师和引进海归派人员的任务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交际中 ,中国学习者受母语的干扰 ,生搬硬套汉语句法或词汇而形成的一种不合规范的英语被称为中式英语 ,即 Chinglish ,这种英语往往不被英语国家的人所接受 ,如 Have y ou finished eating ?(你吃过了吗 ? ) Sister - in - law Wang ,where arey ou g oing ? (王大嫂 ,这是去哪儿 ? )在以国际交流为目的 ,听话人具有与说话人完全不同的语言、 文化背景时 ,这种语言行为就会被操英语的本族人理解为不合英语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因为在英语国家 , “吃过没有” 属于别人隐私的一部分 ,而 “王大嫂” 、 “李大娘” 之类的称呼纯属中国文化的内容 ,是中西文化的空缺部分 ,自然不会得到英语国家人们的认可和理解 ,只有将其改成 Ms. /Mrs. +姓之类的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式 ,才能达到交际目的 ,完成交际行为。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二者都可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 ,只不过前者属于规范英语 ,而后者属于不规范英语 ,不被英语国家的人们认可和接受 ,会严重影响国际间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交流。不过 ,中国英语的界定一直处于发展、 补充和完善阶段 ,最初的中国英语只是指表达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 ,是在对外交流或宣传中不可或缺的那部分内容 ,如 “大锅饭” 、 “文革” 、 “四个现代化” 之类。但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加强 ,中国英语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扩充和修正。有学者提出中国英语是指中国人在本土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 ,并建议用China English 来表示中国英语。1993 年 ,李文中先生在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四期上发表的《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 一文中指出 ,中国英语概念中的 “中国人在本土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 的描述似乎欠妥 ,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