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商务日语专业是需要不断巩固、强化训练的学科对于职业类院校学生来说,一种新型的、陌生的第二语言思维与表达模式,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反复的模仿操练才能够巩固。因为,第二语言磨蚀现象是语言磨蚀中的一个类型。所谓语言磨蚀,其实是习得的逆过程,意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如国内学习英语的人),由于某种语言(如英语)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语言磨蚀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这种本质属性是:1)语言磨蚀所至的语言能力减退属于代内(intraginerational)的变化;2)语言磨蚀所至的语言能力的改变属于生理现象;3)语言磨蚀所至的语言能力的减退属于个体现象。[2]因此,商务日语教学除了科学性教学外,需要根据职业类院校学生认知的具体性、直观性、实务性、操作性及单一性等特点,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反复强化训练和模拟,慢慢地养成日语表达习惯,适应日语的思维方式。这是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所采取的必须措施。 二、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 (一)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职业能力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应该培养学生将语言应用能力和商务实务基本知识、技能的初步运作能力等两种职业能力有机结合,形成一种综合的商务日语实务操作能力。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职业能力即岗位日语应用能力是指以商务实务操作知识为核心,以日语语言为工具,充分理解商务活动中所出现的语言或者非语言的信息。是一种以特定语种为工具,对日常商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做恰当处理的能力。 (二)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职业岗位在实际对日商务环境中,商务从业人员经常会与日本的银行、客户、厂家等机构的员工沟通。这就需要以商务活动所必须的工作常识为基础,以商务日语为工具,将己方的期待传达给对方,或从对方获取未知的信息,实现商务目的。这里起主要作用的并不需要商务从业人员一定要具备精深商务理论知识的绝对数量。必须的是语言、商务知识与技能等的综合应用能力。吸收、分析信息并进行适当处理的能力。 三、基于商务活动过程和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当务之急是:1)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2)突出能力目标;3)项目载体;4)能力实训;5)学生主体;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职业教育课程属于行动体系的课程,它是建立在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基础之上的。“工作过程导向”这一全新的序化理论,是职业教育教学论在课程理论领域里的具体体现。这种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不再片面注重建立在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蕴涵于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1]基于上述考虑,高职院校商务日语课程体系不宜过分强调抽象性的商务理论和日语语言学知识理论。应该传授学生商务实务的基本操作规范与程序以及对行业日语的运用能力。这是商务日语实务课程体系的最大特征。课程设置原则,必须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根据商务活动中每个过程对岗位技能的要求,根据职业类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一般的语言认知规律,合理设置课程群,由这些课程群构成商务职业技能的课程模块。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应该以商务日语实务课程为核心,围绕该核心构建三大课程模块。即语言工具模块、商务岗位能力模块及职业拓展模块等。(见图1) 三个能力培养模块分别又根据商务工作过程,分别 设置相应的子模块,由相应的课程群构成子模块的课程元素。(如图2、3、4所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高职学生智力类型和语言习得的规律,三大模块有机结合,构筑了商务日语实务课程体系。其特点是《日语商务实务》课程是核心,按照工作过程,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体,由实践反思理论的职教规律,科学排列知识结构。四、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的教学事实及其评价外语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