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的研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日经贸往来不断升温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日资企业在华直接投资持续增加,仅江苏无锡一地,就有日资企业一千多家。随着在华日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逐步扩大,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变得炙手可热。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纷纷开设商务日语专业。江苏七十多所高职院校中,先后有二十六家开设了以日语为主干课程的相关专业,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也成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者从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多个角度作了有益的探索,研究成果对日语专业高职生的培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然而,据笔者调查,各相关高职院校对日语专业高职生的培养可谓良莠不齐,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笔者在多年从事高职生日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日语基本功训练不过硬日资企业要求日语专业应聘者具备扎实的日语基本功,拥有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其衡量的主要标准是看应聘者是否通过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2级或1级。据笔者调查结果, 2006至2008三年之间,江苏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在校生通过该项测试一级者不足2%,通过二级者约10%,通过三级者为35%左右。这个结果与日资企业的要求之间差距很大,也成为制约日语专业高职生就业的瓶颈。笔者认为,除了报名难等客观因素外,学生自身的语言基本功不过硬是考级失败的主要原因。这对教师训练学生的日语基本功,使学生能掌握中高级的文字词汇量、语法、听力和阅读水平,达到考级的标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提高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语言教学相对枯燥,教师要针对高职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背记单词和语法知识的基础上,采用互动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方式训练。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思考中理解字、词、句的意义及语法、语言的特点,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课堂内容消化、吸收为对语言的感悟。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用日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2.强化听力训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因听不懂而失去了对日语学习的信心,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其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听”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最基本形式,听懂日语是日语专业学生学好日语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采用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可采取如下措施:借助录音机、电视机、VCD、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要求学生认真听,大胆模仿日本人地道的语言和语调。充分利用每单元的听力练习并进行听写训练,听录音之前教师先用日语介绍环境,提出具体任务,让学生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听,这样学生会专心致志地通过听,寻求所需要的信息,做完练习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重复其中某些段落,长期坚持,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听力也随之提高。 3.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江苏开设商务日语专业的高职院校一般聘有日语外教一至两名。外教凭借自身的母语优势,在发音、听说、阅读以及日本文化等方面具有权威性,同时,外教对日语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多与其接触、交流,有疑问向其请教,在生活上尽量与其接近,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学到地道的日语。 二、复合型人才塑造不到位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日语基本功,拥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留学生论文还要能用日语处理日资企业的行政及外贸等工作,能较熟练地运用日语处理外贸往来单证、商务文书及日常翻译工作。因此,商务日语专业应定位于培养具有日语和商务两方面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大多高职院校在制订培养计划和开设课程时,还是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的,所以在开设日语专业课的同时,也增设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务谈判、外贸制单等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然而,取得的实效并不明显。一方面,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往往潜心于日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感兴趣,视这类课程为副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日语教师只能讲授日语专业方面的课程,非日语专业课程是由其他专业教师用中文讲授的。学生既要学好日语课程,又要学好国际贸易方面的课程,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负担。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在引导商务日语专业学生重视国际贸易等课程的基础上,采用“双师”型或“双语”教育,由日语教师用日语或非日语教师用日语讲授国际贸易等课程。因此,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建设,塑造“双师”型或“双语”教师,是培养商务日语专业合格的复合型人才的根本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