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中如何开展拟声拟态词的教育[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日语拟声拟态词由拟声词和拟态词两个部分组成。拟声词是指直接模仿自然界、人以及动物所发出的声音的词。拟态词是指以声音来描写本不伴随着声音的样态的词,本文把这两种词统称为"拟声拟态词".日语的该词很丰富,不仅能让听话者"身临其境",还能让会话增加生动的效果,然而拟声拟态词被认为是日语学习的难点。当前的日语拟声拟态词探讨偏重于教材的开发、词的构成、语法探讨,而涉及到其音韵特征的探讨还不充分,特别是针对中国人日语学习者为对象的探讨就更少。因此本文通过略论日语拟声拟态词的音韵特征,以及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研讨在日语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拟声拟态词的教育,寻求更加高效的教育措施。

  一、日语拟声拟态词的音韵特征

  日语的辅音按照"声带震动"可分为"有声音"和"无声音"两种。"有声音"是指发音时,声带发生震动的音(也称之为"浊音") ,如: 「b」「d」「g」。"无声音"是指发音时,声带不发生震动的音(也称之为"清音""半浊音") ,如: 「p」「t」「k」。"有声音"和"无声音"不仅发音上是对立联系,而且对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义也产生很大的作用。根据田守(2017) 所述,音韵和词义的联系尤其体现在日语拟声拟态词上,词头①的辅音由"有声音"和"无声音"组成的"拟声拟态词对"②有很多,这种成对的词不但发音极其相似,而且用于描写同样的事物,但是语感不一样。
  
  例: 「ころころ(KOROKORO) 」③和「ごろごろ(GOROGORO) 」这对拟声拟态词,词头的辅音分别是无声音"k"和有声音"g".这两个词的共同点是用于形容物体滚动的声音,不同的是前者形容小石头等小型物体的滚动声,而后者形容大石头的滚动声,甚至是像打雷一样强烈的声音。这种拟声拟态词对有一定的规律: "有声音"比"无声音"描写的事物更大、分量更重、数量更大、力度更强等特点。比如: 拟声词对的「きしきし(KISHIKISHI) 、ぎしぎし(GISHIGISHI) 」同样用于描述床摩擦时发出吱吱嘎嘎响声,但是声音的强弱不一样,前者无声音的声音比较弱,后者有声音的声音比较强烈。
  
  再比如; 拟态词对的「そろそろ(SOROSO-RO) 、ぞろぞろ(ZOROZORO) 」,同样用于描述走路声音,但是前者无声音的声音比较弱,走路的人数较少,而后者的声音比较强,人数较多。这些拟声拟态词对中,"无声音"一般表示"尖锐、轻、小、美、弱"的语感,而"有声音"则表示"钝、重、大、污、强、粗"的语感,两者在语感上有较大的差别。从词的褒义和贬义而言,"无声音"描写的是欢乐、美好等褒义的事物,而"有声音"描写的是难过、丑陋等贬义的事物。例如"无声音"的「とろとろ(TOROTORO) 」用于形容液体粘稠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是让人喜欢的。而"有声音"的「どろどろ(DORODORO) 」则用于形容液体过于粘稠的样子,让人感觉到不愉快。由此可见,日语拟声拟态词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中国人学习此词时,如果不了其规律性,容易导致对日本人的话做出错误判断,在交流时产生误会或交际障碍。

  二、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学习难点及其原因

  中国人学习日语拟声拟态词是件难事,其一是因为学习者把拟声拟态词当成是普通的单词一样死记硬背,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性。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数量非常多,如果逐个记忆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不注重运用的死记硬背会导致很多学习者对其产生厌倦感; 其二是因为我们把教育重点放在了语法讲解上,忽略了拟声拟态词的重要性。学习日语拟声拟态词的难点在于中日两国语言的异同,而这些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汉语和日语的辅音的分类体系不同

  汉语的辅音按照发音时是否呼出气流以及呼出气流的强弱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大类。

  "送气音"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强,而"不送气音"发音时无呼出气流或呼出的气流较弱。比如: 汉语中的"p、t、k"三个音是"送气音",这三个音和"b、d、g"三个气流呼出较弱的"不送气音"相对。"送气音"因为呼出的气流较强,所以表达的声音比"不送气音"要强烈,而日语正好相反。例: "噼里啪啦(PILIPALA) "这个拟声词发音时,词头辅音"p"属于"送气音".由于发音时呼出气流较强,一般用于形容像爆竹声一样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的强烈声音。然而"PILIPALA"在日本人听起来却是非常弱的声音。因为日语辅音的分类不是按照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进行分类,而是按照发音时声带的震动进行分类。同样是以辅音「p」开头的日语拟声拟态词 「ぱ ら ぱ ら PA-RAPARA」,「p」在日语中属于"无声音",用于形容"翻书声"等比较轻微的声响。汉语的"p、t、k"是"送气音",描述的声音比较强烈,但是在日语中则是"无声音",描述的声音是很轻微、很小的意思。这就容易导致中国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理解上的异同。

  (二) 日语的音韵和词义有一定的关联,而汉语则没有明显的规律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