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翻译实践中母语负迁移的作用因素略论[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一、母语迁移现象对翻译作用

  在语言学探讨领域中,“迁移”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的作用。奥得林(odlin) 认为,日语论文,迁移是一种作用,它来自于已习得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共性与差别。对比略论理论认为,母语语言的迁移是作用语言学习及语言输出的主要因素,也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在翻译过程中,母语的迁移影响尤为明显。

  对比略论理论指出,语言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交际时,往往倾向于借助母语的词汇意义、语序结构、艺术形式来表达思想,这就导致了翻译过程中语言的迁移现象。语言迁移可分为:正迁 移 (positive transfer) 、负 迁 移 (negativetransfer) 和零迁移(zero transfer) .当目的语的某些特征与母语近似或一致时,母语的这些语言特征就会对目标语的习得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即正迁移。以汉语和日语中的同形词为例,由于中日之间存在大量的同形近义词,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具有易于习得日语汉字词汇的优势。相反,如果母语和目标语的语言模式、规则不同,而学习者仍以母语的模式、规则作为参照,就会因母语的干涉而对目标语的学习及翻译产生阻碍,甚至出现误用现象,日语毕业论文,这被称之为负迁移。零迁移(zero transfer) 亦叫做中性迁移(neutral transfer) ,是指两种语言学习间不存在任何直接的相互作用。

  语言的迁移现象影响和渗透在语言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例如: 词汇、语法以及认知形式等。

  多数外语初学者,在精通目标语之前,都处于一个语言学习的过渡阶段,使用的语言属于过渡性质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 ,很容易被旧的语言习惯即母语语言体系所作用,因此,语言的迁移现象在外语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在日汉翻译实践中,母语负迁移是导致日汉翻译中误译现象的重要因素

  二、日汉翻译实践中母语负迁移问题的作用因素

  从日汉语言系统来看,日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言形态,日语是黏着语,而汉语是孤立语。由于中日艺术同源,日本的文字亦起源于中国,日汉语言系统在文字、词汇、艺术等方面的相似性关于母语为汉语的译者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迷惑性,因此,在翻译实践中极易造成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

  1. 词汇特点导致的负迁移

  日语和汉语的一词多用和一词多义现象比比皆是,而且某些词汇在日语和汉语中的语义范围和使用习惯存在较大异同。即便是从汉语中吸收的词汇,在日语语言体系中,其词义和用法也并不与汉语完全一致。因此,姑且不说日语的词序、助词等完全区别于汉语,仅是排除对汉语词汇的固有识别模式就绝非易事。所以,在日汉翻译过程中,面对数量庞大的汉语词汇,译者常常受到母语负迁移的作用而导致误译。

  例如: 後生だから、お許しください。

  错误的译文: 因为是后生(后辈) ,请原谅我吧。

  正确的译文: 求您行行好(高抬贵手积积德) ,饶了我吧。

  两种译文的区别在于对原文中“後生”和“許す”的词义选择上。由于受到母语词汇意义的作用,很容易导致误译,实际上,“後生”一词在日语中的语义范围远大于汉语中的意义。

  再如: “足を洗う。”由于受到母语词汇意义的作用,往往仅仅被理解为“洗脚”,其实,它还包含改邪归正、金盆洗手的意思。因此,仅从字面意义理解,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再者,如日语“自愛”一词,常常被误译为汉语中的“自爱”,其实这一词汇在汉语中对应的译语应为“保重(身体) ”.

  因此,在日汉翻译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领域、搭配习惯等综合因素来使用词汇,选择准确恰当的词义,切忌由此及彼,以母语词汇的标准想当然的推断日语词汇的意义。
  
  2. 语言习性导致的负迁移

  “习性”,即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下养成的某种特性、习惯。语言习性是民族艺术、风貌的生动体现。日汉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社会艺术理念的异同,形成了日语和汉语不同的语言习性,也直接导致了词汇及语句所赋予的艺术伴随意义的异同。这一异同是导致日语学习和翻译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日语是一种极具暧昧性的语言,暧昧指的是一种模糊、迂回或留有余地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避免唐突,起到润滑剂的影响。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