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日语教育中的艺术导入[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试析日语教育中的艺术导入

摘要:语言与艺术息息相关,在进行语言教育时,必须要融入艺术教育。中日两国的艺术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独特性。本文从语言与艺术的角度出发,说明了在日语教育中艺术导入的必要性,并具体阐述了艺术导入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语言;艺术;日语教育;艺术导入
  
   一、语言与艺术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艺术的结晶,它负载了人类世代相传的特定社会经验和艺术,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知识来源,因此要实现语言的知识功能,除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必要的语法知识外,还必须重视语言的艺术功能。艺术无所不在,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中形成的独特风格与传统的总和。
   长期以来,在日语教育模式中,我们一般认为只要掌握了其语法以及有熟练的口语便可以同日本人交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了解在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形成的日本人的语言表达形式、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措施,用中国人的思维去理解日本人的话,往往会引起双方的误解,而不能充分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影响。
  
   二、艺术导入的必要性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悠久、灿烂的中国艺术滋养了日本艺术,在日本的语言结构中溶入了大量中国艺术。因此有人说:“日语很容易学,一看日语里的汉字就能大体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不尽然。尽管日语受汉语的作用很大,其假名来源于中国汉字的偏旁冠盖或利用草书创造而成,其汉字更是由汉语传入,但经过长期的演变,日语已经变成了完全不同于汉语的一门独立的语言。
   比如,中国人在见面时,通常说“到哪儿去?”“吃了吗?”,其实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并不是真的想知道对方到底要去什么地方或是否吃了饭。而日本人见面时则多说「こんにちは。いいお天気ですね。」(你好!今天天气真好啊!)「よく降りますね。」(最近总下雨啊!)等等,都是有关天气状况或环境之类的内容。即使是问「どちらへ。」(你去哪里?),回答也只是简单地说句「ちょっとそこまで。」(到那儿去一下。)。
   再如,中国人接电话时通常先问“喂,你哪里?”“你找谁?”等,而日本人无论接电话还是打电话,通常先报自己的姓名或所在单位名称,然后再进行交谈。
   由此可见,中日两国的社会艺术有相同之处,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异同。因此,在日语教育中有必要导入艺术阐释,这样学生在了解日本艺术的基础上学习日语,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艺术导入的措施与途径
   艺术导入的措施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措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培养艺术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艺术环境中。
   1.课堂融入讲解法。教师结合课堂教育融入相关语言的艺术背景知识。对一些风俗、习惯或日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所体现的艺术特质进行详细的说明。
   《新编日语》第一册十四课会话中有一句话「日本の人はお互いの生活に利益のあることを喜び合います。また、不利のあることを悲しみ合うのです。つまり、あいさつを通して心をびつけてしくなるのです。」(在互相生活中,日本人对有利的事情共同感到高兴,对不利的事情共同感到悲伤。就是说,通过寒暄语把心与心连接起来,使大家亲近起来。)这句话如果不关系到日本艺术,是不能理解的。日本自古以来灾祸频繁,台风、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经常作用着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为了预防和战胜自然灾害,人们需要团结协作、共御天敌。这样的环境也催生了日本人对家族以及对团体的归属意识,只要共处在一个团体中,人们就会为这个团体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大家为了共同的成功而高兴,为了共同的失败而悲伤。
   2.对比略论法。中日艺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教师在教育中通过对比两种艺术的异同来导入艺术。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①日本有但中国没有的;②中国有但日本没有的;③中日两国都有但有异同的。
   例如,学到“食事の時、日本人は はしを使います。”(吃饭的时候,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可就筷子这一话题,结合中日饮食艺术的不同,解释中日筷子的不同之处。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自古以来,人们吃的菜以鱼为主,而中国地处大陆,所吃食物以动物的肉块为多,为了更好地挑鱼刺,日本人的筷子夹菜的一端比中国式的要细很多;又因为日本人习惯将饭菜分开成每人一份来吃,而中国人更多的是习惯在一大桌子上大家同时夹菜吃,所以中国人的筷子往往造得比日本式筷子较长些—这个话题,贴近生活,日语毕业论文,将它和学生们熟悉的中国艺术关系,学生们便会饶有兴趣,课堂气氛亦会异常活跃。
   3.展示·模拟法。教育中尽可能多地利用电视、多媒体、广播等直观道具或给学生创造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参加到实际的交流中去,应用自身掌握的语言,加深对日本人的艺术心理的理解。
  例如观看影视著作时出现了打电话或到别人家拜访的场面,教师就可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给日本老师打电话想早上去拜访这一场景,如果老师回答说:“さあ、ちよつと……”,那么学生就会继续问晚上怎样,结果老师的回答还是一样。其实这里所说的“さあ、ちよつと……”根本不是“有一点点事”,而是一种拒绝方式,因为学生没明白真正的意思,以至造成了交际的失误。纠正此类因艺术不同导致两个国家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出现的语言错误,不但能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熟练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言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存在于语言中。要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了解它的艺术。因此在日语教育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在有意识的语言习得同时,掌握必要的日本艺术,从而使跨艺术交际变得顺利通畅,日语毕业论文,使学生能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得体,日语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中国论文联盟
   [1]孙成岗《日语教育中的艺术干扰》日语教育与探讨,1998(1)
   [2]牟晓珠、高金花《试析中日语言艺术异同》中国教学导刊,2017(7)
   [3[唐宓《语言文化与教育探讨》云南学院出版社,2017(6)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