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说”促“听”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语言是以交流为基本前提的,听和说是一对“孪生姐妹”。平时的教育中,由于学生过于注重书面知识而疏忽口语知识,书本知识又经常与实际应用相脱离,导致学到的日语知识不实用;教师在教育中强调语法教育而忽视听、说教育,导致学生在用日语交际时不敢开口说或者无话可说。所以,教师在大一刚开设听力课时,就要充分利用语音室的信息化教室功能,播放原版的日本动漫和日剧,让学生反复训练、不断模仿剧中人物的语音语调。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用日语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对其中的语法错误及时予以纠正。听力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育方式,重视情境教育,从声、像两方面刺激视觉和听觉,并由教师引导,进行相关会话训练,锻炼学生的日语实际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4.以考级为抓手,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原动力。由于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日语能力测试等级证书,常以是否通过日语能力考试二级作为招聘条件。我们应以日语考级为契机,促使学生产生学好日语的持久动力。每年的考级中,很多学生在文字、词汇、文法、读解部分都拿了高分,但是在听力部分却不及格,从而导致未能顺利拿到考级证书。这主要是由于日语本身语速快,存在长音、促音、浊音、半浊音、外来语等特点引起的。再加上日语语言本身的变化性很大,经常出现流行语和外来语,日本人之间说话出现听不懂的词汇也不是稀奇的事情,日本的年轻人和老人之间出现沟通不了的情况也不少见。为了不让听力考试成为日语能力考试的“短板”,根据考级中听力部分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总结易错的题型作为典型案例详细讲解,让学生下次不再犯重负错误,从而提高听力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充分应用互动式教育,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实际运用日语的能力。现在的听力教育大多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日语论文题目,每个学生的座位都配有一台电脑,这就给听力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课前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日语动漫、电视剧、新闻观看,例如「日本人も知らない日本?Z」这部电视剧,背景就是日本的语言学校,内容就是对于外国人在日本学习日语遇到的一些问题,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针对其中出现的流行语和艺术常识进行讲解。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自然地感受日本人在说话时候的自然语速、语态、身体语言,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积累知识,自然而然地说出“そうです”、“勘弁して”、“ごめんね”等语句,以及学到课本上没有的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单词,并且能够自然地将这些运用到日常的会话中。 6.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当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缺乏外教,而且日语系教师队伍中既有高水平的日语能力,又有丰富的公司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非常少。日语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零起点,从一开始就让日籍教师纠正学生发音,培养学生主动开口的热情非常重要。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多引进日籍教师及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日语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学校间日语系教师交流、开设商务知识讲座、参加公司实践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总之,日语听力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情境教育的措施,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强化课堂教育效果。同时,定期开展高校间日语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校园网或者是教学网实现高校之间日语听力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促进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克服听力学习的障碍,全面提高听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