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本的学生相比,在基础知识,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比较弱。在学习过程中,听力方面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可以说听力课可以说是日语的课程体系中最薄弱的部分。日本语教学学会在对日本语能力测试的总结报告中曾指出,中国考生比其他国家考生在文字词汇,语法,读解上得高分,但是听力分数较低。另外,绝大多数的院校,听力课程的开设都集中在一,二年级,并且基础阶段听力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之后的听力水平。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听力课的设置 独立大学的日语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多以注重的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在外语体系中最体现语言技能的就是听说这两方面。其中对于听力能力的培养,虽然是多门课程相互交叉关联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听力技巧的训练主要还是在听力课上完成。对于日语系的听力课设置,以笔者所在的大连工业学院文化与信息工程大学为例,日语系的在大一的第一学期至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都开设了相对应的日语听力课程。但在08届至11届日语系的听力课程都是一学期32课时,也就是说一周只有2课时(共计90分钟)。从同学生们日常交谈及每学期期末反馈的意见中可以看出,关于日语系的学生们一周2课时的课时量是明显不够用的,听力课除了需要在课堂上教授听力技巧外,保证一定量的听力训练,特别是集体的共同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另外,独立大学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上也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在课后的自主学习同时,课堂听力教育在保证学生的听力时间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方面依然起着不可代替的影响。为此,笔者所在的工业学院文化与信息大学外语系的日语系的听力课时以大一下学期到大三最后一个学期为例,由原来的一学期的32课时增加到了64课时,这样既保证了一定量的听力课程,也把会话,听说相结合的元素加入到课堂来,改善了听力课课时少的薄弱环节。 二、听力课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听力课师资队伍的年轻性和不稳定性 许多高校日语听力教育的改革实践的探讨都认为,听力课的改革首先要高度重视师资配备。独立大学作为新生事物,成立时间还比较短,听力课的任课教师多为刚刚毕业的探讨生或者是从其他学校外聘教师担任,职称方面也一般都是助教或者是讲师,因此在教育经验的积累上略显不足。有时刚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又被分配安排上其他科目的课程。因此听力教师的队伍一方面需要高职称的富有经验和教育心得的教师加入给年轻老师以指导,同时保持听力课师资队伍和任课师资队伍和任课的稳定性有利于好的听力教材的沿用以及好的教育措施的延续。 (二)听力教材形式单一 在听力课所用材料方面,特别是一年级的听力教材中,各独立大学用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与精读书配套的练习册里的听力练习,有的用的是专门的听力教材。但在一年级阶段,独立大学没有增加所用的教科书以外的教材给学生训练,从听力内容上看形式比较单一,应该着重从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就让学生体会各种形式多样的听力教材,激发学生想听爱听的兴趣,彻底改变学生对听力的畏难情绪。但这个需要听力课教师在课外的备课上花大量时间,善于利用和发掘许多网络上的视频,音频资料,当然也需要多年的积累。 (三)听力课需要听和说的结合 关于听力的教育措施部分,有的老师采取的是先听后问题让学生了解内容→听文章→听选项选答案→读文章。有的老师一般课前让学生预习单词。课堂上按照教材顺序来,先听题目后对答案,看学生的正确率,根据正确率的情况决定再听的次数。关于较难的语段,先让学生听两三遍,让他们讲出语段大概内容及能够填的部分。这些形式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说这方面,显得不足。很多时候听说应该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外语学习效果。笔者在听力课上会把听力内容会话的部分作为作业,让学生两人一组要求在下次课背下来。背完后,笔者会就会话当中出现的重要单词及语法进行提问,这样每次听力课都会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会话的背诵练习。另外在课堂上会根据听力短文内容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这样就会反复训练学生的听完后就说的基本功。 三、听力课课后自主学习的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