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际日语能力测试的应对策略[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各领域交往的不断扩大,国内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日语学习高潮,日语学习爱好者也逐年增加(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2017年8月9日公布的“2017年海外日本语教学机关调查”结果显示,学日语中国人已经达178万4794人,占学日语外国人的30.6%,在学日语外国人中居首位),使得日语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小语种”。 2017年6月开始,新国际能力测试正式开始实施,探索应对新国际日语能力测试策略,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实际影响。
中国论文网
  1. 相关概念的阐述
  JLPT(Japa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日本语能力测试”是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及其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学协会针对以日语为非母语对象、于1984年建立的一套较为完整的考试评价体系。
  近年来,参加日语能力测试的考生不断增多,考试目的也从最初的测试日语水平扩增到就业、提薪、升职等范围。为满足考生的需求及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及日本国际教学支援协会对日语能力测试进行了改革,从2017年7月起开始付诸实施。
  2. 新日语能力测试题型结构的变化
  旧能力测试题型结构为:文字词汇——汉字读音、根据读音写汉字、从上下文选意思、近义词、用法、从意思选单词,阅读——长篇、中篇、短篇,语法——语法判断、长句子中语法、对话中语法,听力——有图、无图;改革后的能力测试的题型结构为:文字词汇——汉字读音、根据读音写汉字、从上下文选意思、近义词、用法、组复合词,阅读——短篇200字、中篇500字(N1还增加了长篇1000字)、综合理解、理解中心思想(长篇)、检索信息,语法——语法判断、组成句子、文章中语法,听力——课题理解、要点理解、概要理解、即使应答、综合理解。
  3. 调查结果及略论
  3.1调查结果
  为更有针对性地探索新国际能力测试的考试策略,笔者对北京林业学院日语专业的学生的成绩情况进行了数据略论。其中,实际参加2017年6月N2考试的考生共29人,通过率79.30%,单项合格率分别为:语言基础部分100%,读解部分100%,听力部分93.10%。实际参加2017年12月N1考试的考生共24人,通过率50%,单项合格率分别为:语言基础部分95.83%,读解部分95.83%,听力部分100%。N2的总平均成绩为121分,其中语言基础43.79分,读解43.55分,听力33.66分(各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见图一);N1的总平均成绩为101.79分,其中语言基础35.58分,读解34.92分,听力31.29分(见图二)。
  另对N2(图三)和N1(图四)的总成绩与各单项成绩的具体分布情况制定了折线图。
  3.2结果及原因略论
  图一和图二表明:不管是N1还是N2,考生最薄弱的部分都是听力,而N1听力的总体比值相关于N2来说有所提高。这说明考生听力的整体能力相对较低,而听力又恰恰是发挥最不稳定,又是最容易提高的一个部分。而语言基础部分和阅读部分的比值基本持平,且波动较小。这说明,语言基础部分和阅读部分的能力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并且这两项重在平时的积累和基础。
  图三和图四表明:各单项成绩基本与总分成正相关。听力比较高的学生往往总分也很高。
  原因:作用听力成绩的因素比较多,练习强度不够、对日常会话生疏、单词量不够、临场发挥受干扰等都是重要因素,因而波动性较大。
  语言知识的掌握其实就是为阅读文章做准备,而大量的阅读文章又能快速提高语言知识的储备量,因而这两项是相辅相成的。
  4. 新日语能力测试的解决策略(以N1、N2为例)
  根据上述日语能力测试的改革内容以及调查对象的数据略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新日语能力测试的解决策略。
  4.1语言知识(文字、词汇、语法)
  从上面提到的改革内容来看,可知新日语能力测试对考生的实际应用日语的能力要求更多。因而要改变以往机械式的记忆,更注重于日常的积累。
  Nagy&Herman的“偶然词汇学习假设”指出,习得者掌握的大部分词汇是通过在各种上下文中反复遇到而逐渐掌握的;习得者一般需要接触某个新词10~12次才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词。因而“可理解性输入”是增加日语词汇的最好途径。建议平时多看一些日本的影视著作,培养自己的语言兴趣,捕捉影视著作中出现的生活类常用单词,形成日语思维的模式。再者就是广泛阅读日语文章,通过上下文的理解了解单词在全文中的用法和意思,反复记忆。
  在语法方面,新日语能力测试涉及到三道大题。其中问题5保持了原有的题型,但问题6(排列组合题)和问题7(完形填空)是新题型。
  排列组合体实际上是考察日语学习者对语法和句型的掌握程度。这类题看似很难,但其实掌握了考试的句型,略论句子的成分,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因而,平时在语法的学习和记忆方面,可以从它的接续、例句等几个角度出发进行记忆,多关注一些助词的用法与语序,熟练掌握句型的使用规则。
  而所谓的“完形填空题”,这类题看似与后面的阅读题相似,但其实两类题型考察的知识点各有侧重。阅读题主要侧重考察日语学习者对全文意思的把握、根据问题找出匹配的答案等方面,但完形填空题主要侧重考察日语学习者对前后句子的联系的把握。因而,在平时生活多阅读文章,培养语感,学语法的时候多背例句,都有利于解答这类题型。
  4.2阅读
  改革之后的能力测试更注重应用所学的日语知识来看书、读报、查阅资料或文件等,因而增加了阅读的得分比例,还增加了全新的题型。例如综合理解和信息检索就属于新题型。
  综合理解需要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而且文章是竖版的文字,为适应这样的阅读环境,平时可以多看一些日本的报纸。另外,对比性的文章阅读前最好先看一下文章的出处和注解,从选项中找到关键词,总结相同点、略论不同点。
  信息检索需要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根据问题从文章中直接寻找到答案。分条写的文章需注意小标题,表格的文章需注意各条项的标题。

  其它长短篇类文章阅读时要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六个要点:事实联系、提出的问题、原因、解决意见、论证和结论。
  4.3听力
  新能力考试在听力方面做了大幅度的调整,题型更加的丰富。遵循听觉系统中的听力的解码理论,笔者认为可通过两个个模式——预测法和捕捉法来应对新能力考试的题型,提高听力能力。
  所谓解码理论,即听者对说者所传来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也就是说听者积极应用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情景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所听信息进行吸收和处理,正确理解说话人旨在表达的意义,获得对话语的整体理解的过程。
  下面应用解码理论,具体略论在新能力测试中如何巧妙使用这两个模式。
  (一)预测法
  从解码理论角度看,听者是应用自己大脑中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常识及背景知识,对语音信号或是利用文章中的多余信息来帮助解码,并猜测所听到的陌生词语或句子。预测过程能大大加快解码速度,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新能测试中的课题理解、要点理解和综合理解中,试卷上都提供了四个选项。应对此种题型,在听题之前应迅速对四个选项作简单的标示,推测题目可能的出题方向和会话场景, 迅速调动大脑存储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联想。即时应对要求考生对说话者迅速作出应答,不提供字面信息。当听到生词时,考生可以通过说话者的语气来推测对应的选项。
  (二)捕捉法
  语言心理学家Anderson提出听力理解包括感知处理、切分和应用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感觉记忆中的声音信号进行筛选,一部分进入短时记忆进行加工处理。但是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而言,一个人一次只能记8个不相关的数字,或7个不相关的字母,或6个不相关的单词,留存信息的时间也只有10秒。因而在听力过程中要选择性的捕捉有益信息:
  课题理解和要点理解中选项的四个内容不外乎两种情况:①选项结构相似,意思相反。②每个选项都至少有一个词在听力原文中出现或与原文某个词发音相似。这两种题型都应在听前对比四个选项的同异之处,划出关键词。之后听题时带着对比信息和关键词快速捕捉信息,定位听力原文中的对应句。
  概要理解和综合理解录音较长,难度较大,需要边听边做笔记,快速捕捉有用的信息。平时训练的时候可以多听一些日语学习网站的新闻,或是把一些学习资料中的长段话作为训练材料,以训练自己快速、准确地掌握信息的能力。
  除以上两个应对技巧,平时应多与日本学生或日语外籍教师交流,培养自己的语感;提高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加大训练强度,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以便快速适应考场氛围。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新日语能力测试的改革内容和考生成绩的调查略论,探索了应对新国际能力测试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日语学习者在复习方面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日本国际教学协会与国际交流基金,日本语能力试验改革指南 ﹝2017-5-28﹞
  [2]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网站省略/
  [3] 范玉莲. “偶然词汇学习假设”在英文报刊杂志阅读中的运用[J].邢台大学学报.2017年3月
  [4] 韩晓芳.论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解码行为.温美昕[J].外语电化教育,1998(4)

日语论文日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