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当数量的地方院校日语教师,在与学校、与学生的联系中处于复杂的境地。这当然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但亦不可忽视其间教师本人在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教育成果评价体系以及在教师再发展诉求等因素影响下的状况。针对这些因素,本文同时也尝试以教师个人的视角做出必要应因教育环境而改变的建议。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地方院校日语教师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师再发展 1 地方院校日语教学与教师的状况 近些年,随着日中经济联系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学改革与高校扩招的推进,全国开设日语系的高等院校由1994年的86所发展成2017年的434所。这其中,有约四分之一,是由省或地、市、县为主要投资人,由省政府教学部门管辖,以服务在地,服务投资人税收来源地为目的的本科层次地方性学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院校普遍具有“所培养人才的职业特征以科学和技术的创造性运用为主,教学类型主要为专业教学(Professional Education),或者说普通教学基础上的专业教学”的特征。本文所讨论的,正是具有此类特征的地方院校的日语系教师的近况。 应该承认,地方院校日语教师们构成了全国日语高等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同时也应该承认,日语论文,诸多新开设日语系的地方院校在为诸多日语学子完成各自梦想提供平台的同时,也为大多数日语系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环境,将每一位从业教师置于与学校,与学生的错综网络之间,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新的外界环境,也导致日语教师在对学校与学生履行其本应很简单的职责与义务时,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其中尴尬的一环。 与学校的联系:一方面,此类地方院校多以工科运用型为主,一般都欢迎开设日语等文学类专业以增加学院通识教学的比重,并起到调节学校的男女比例的功效。另一方面,这些院校又难免会存在过于重视工科科目,期望快速实现回报社会的实用主义倾向。学校难免会过于重视公司的需求,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率,从而导致关于日语教育与科研的忽视。 与学生的联系 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教育全过程的参与者,甚至还是“生评教”过程中的评价者,“教育相长”过程中的启发者。然而,我们也应该承认,地方院校学生却大多同时兼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较广的个人兴趣以及较弱的抗压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这类学生较容易变成开始兴趣很高,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却无法达到量化考核的要求。或者,学生有着足够的用心与努力,也达到了标准日语考核的必要水平,却面临着就业市场高度同质化的近况,尴尬地学无用武之地。这也从另一方面,加大了此类院校日语教师的压力。 2 造成此一状况的教师个人因素 我们承认,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日语论文,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人心浮躁的近况有关,与某些院校前期关于文科发展定位不明的状况有关,甚至与学生的个人情况有关。然而,作为教育环节的实际参与者,地方院校的日语教师,不应忽视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本身所应担负起的必要责任。 2.1 陈旧过时的教育理念 教师由于个人求学或从教的经验,关于博雅的学院理念过度的专注,导致将通识教学与运用型知识对立了起来,从而使教师无法适应地方院校以培养运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努力无法顺利转化成教育成果。 2.2 延袭传统以语法为重心的教育内容 在教育实践中,日语教师大多都延用了传统的以语法为重心的教育内容,使得日语运用的概念与学校其他院系的教学环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脱离过远,无法满足学生交际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 2.3 呆板落后的教育措施 虽然教育技术逐步发展,仍有部分教师坚持黑板、粉笔、教材这一单一的手段,继续着学生围着老师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措施,既无法真正做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参与,亦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4 有待商榷的评价体系 在地方院校的日语教学体系中,依然沿袭原有的评价与判断体系,难免会有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害处。而传统评价体系中关于僵化的语言形式的过分关注,也难免会忽略学生学习兴趣广泛的长处,无法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有效的语言能力。 2.5 缺乏有效而持续的再学习 应该承认地方院校关于工科类教育的关注,也从另一方面,使日语教师缺少必要的竞争。人性的惰怠,在没有项目而缺少监督的环境中,也使部分教师缺少了在科学与科研上追求进步的动力与信心,从而不愿也无法再参与到专业与专业间的交流,以进一步的满足学生与社会的需求。 3 针对教师因素的几点建议 在地方院校的新环境中,作为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日语系教师既要保证学院通识教学的必要推行,同时又要保证与外界环境进行灵活的沟通。这在实际上,就对教师本身素质提出了较于他者更高的要求。笔者谨以为,作为地方院校的日语系教师,为因应新的环境,需做出如下几项必要的改进。 3.1 更新教学理念 对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调整,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因应教育实践、院校方向与学生需求的对教师自身的重要改变。在新的环境下,教师个人应明确院校日语系的教学培养目标,自觉对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调整,把握好通识教学与运用型实践知识的比例,方能有助于理顺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其他教学目标为运用项院系、教师与学生间的各种合作与互助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师的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也只有通过教师个人对教学理念的调整,才能更好地帮助日语教学在地方院校中向更具有生命力的方向发展,开拓更大的作用范围,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3.2 对教学实践加以改革 相应地,在专业内,应对个人的教育内容进行新的调整与把握。为满足学生将来的需求,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而改变传统语言教学中对语法讲习的过分关注。在一、二年级的基础阶段,有意识的加大关于学生听读的训练,加大此类实践内容在课程当中的比重,启发学生关于日语学习中音的感受,以及关于句式的声与美的把握。尽量多的使用短小有趣而精简的日语原文作为材料,一方面引导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有意识的为学生展现多一面的日语艺术。而在三、四年级,在鼓励学生结合兴趣,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尽量多的参与合作办学、院校交流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加大教育中学生的输出训练,尤其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以满足社会关于多样人才的迫切需要。 3.3 对日语教育措施与手段部分加以必要的改革 本应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教育手段与教育措施,在地方院校日语教学中,由于其偏于僵化为以书本逐字逐句讲解为中心的特色,而急需加以改进,以吸引学生关于语言学习的兴趣,缓和学生在实践与使用过程中的焦虑,从而提高教育的成效。譬如:可以利用日语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先进的影音技术,展现日语在实践使用中的多个层次。可以在有效的利用中介语减低学生进入日语学习情境难度的同时,以浸入式的措施,尽力降低迁移的负影响。教师应当针对地方院校学生学习进度多有不一的情况,而在教育过程中,采用异同性教育与生成型教育的诸多技巧,以便更全面地向学生呈现实践运用型的知识,并将教育的调整来适应学生未来的需求。 地方院校日语教师,应努力结合各自院校的发展情况,制订合适的语言教育成果评价标准,以求能反应市场关于多层次日语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学生努力与兴趣的必要的肯定。 3.4 重视与争取教师自身再发展的机会 在从事日常教育实践的同时,地方院校日语教师亦应加强自身再教学、再发展与终身教学意识。一方面,应利用好平日中教育相长的机会,从日常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应该利用种种机会,进一步拓展与深化自己的知识范畴。利用好地方院校其他运用型教学师资力量强大的优势,向同事学习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运用实践知识;利用好校内、校际交流与专家讲座的机会,学习先进的教育措施与教育理念;利用好与校外公司、机关合作交流的机会,掌握社会的需求动向,以更好提升教育的目的性。另外,日语教师在地方院校中,不仅应积极争取单独立项或与其他院系合作立项的机会,亦应争取其他能够促进自身教育与科研再发展的机会,以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未来的新的需要。 4 结论 本文以教师个人的角度略论了地方院校日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复杂环境,略论了造成这一缘由的教师自身的因素,并不揣冒昧的建议教师能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个人再发展的诸多领域协调原来发展博雅教学的理念与现实地方院校培育运用型人才的倾向,以期能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更符合教学的规律,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邹晓平.地方院校战略规划的理论问题与个案略论[D].第5页,厦门学院未刊博士论文,2017年. [2]郭铭.地方院校文科运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第1页,广西师范学院未刊硕士论文,201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