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外语教育的目标已由原来的传授正确的语言转向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交际能力培养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作者从嘉兴大学平湖校区运用日语072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入手,略论了其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几点建议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语系毕业生 听说能力 人才培养
  
  一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无论在艺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强国,世界500强公司中,日本公司数量一直稳居着第二的位置。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日企进入中国发展事业。截至2017年,进驻中国的日本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10778家。众多日本公司的进驻加上两国之间日益频繁的艺术交流,对日语相关人才的需求一直保持着强劲的态势。
  然而我院平湖校区日语系毕业生在日语相关岗位的就业方面却存在着一定困难。以2017届运用日语072班为例,26个毕业生中,从事日语系工作的7人,从事非日语工作的16人,继续深造学习的2人,处于创业阶段的1人。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人数只占26.9%,不足三分之一,比例较小。与之相对,对日语感兴趣,在学期间获得相应日语能力证书,毕业后打算从事日语工作的学生却达到了20人,占比76.9%。另据了解,26人中有2人有日语能力考试一级证书,15人有日语能力考试二级证书。一级二级证书持有者共有17人,占65.3%。由此可见,欲从事日语相关工作且持有证书者的数量与实际日语相关工作就业者数量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多数同学是在面试阶段因听说能力弱而被淘汰,没能获得自己希望的工作。根据校区新版人才方案,运用日语系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道德涵养和职业修养,具有较强的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具备基本的商务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日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能在经贸、艺术、旅游、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人事、营销、文秘、管理等相关涉外工作的高素质运用型专门人才。上述定义的中心意思是培养运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既安排了日语系课程(日语精读、日语会话、日语视听、日语语法、日本概况、日语阅读、日汉互译、高级日语、实用日语写作等),又设置了对应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的模块课程(第四学期开始设有外经外贸、办公文员、涉外旅游三个模块,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模块,学习相关课程)。可以说无论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设定上,还是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上,都紧紧围绕着运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但实际效果,仅从072班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培养质量不容乐观。
  二
  问题出在何处?既然方案没有大的问题,那么关键就落在执行上面。语言专业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按实际使用中的重要性排名,第一位是“听”,第二位是“说”,第三位是“读”,第四位是“写”。我们学习语言是为了使用语言,在使用语言时,首先要听懂对方,然后要将自己意思传达给对方,至此双方交流才能成立。因此,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语言使用和学习中的首要问题。至于“读”“写”能力,相对来说,因使用频率较少,相对次要。日语运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日语“听说”能力的养成问题。如何培养“听说”能力?我们不妨通过思考普通人学习母语的过程来反思我们的外语教学。新生儿呱呱坠地离开母体后,语言学习就算正式开始了,日语论文,但第一年他不说话,而只是倾听。这样的过程往往要持续一年,然后才慢慢开始发音学说话。一般情况下要等上了学,才开始识字读书,然后学习写作。也就是说母语习得的顺序依次是“听”、“说”、“读”、“写”。“听”和“说”之间有一年左右的间隔,“说”和“读”、“写”之间往往又有若干年的间隔。上述是母语习得的一般过程,后期学习外语因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完全照搬幼儿学语,但学习一门语言的基本过程应该是类似的,如果不清楚这个道理是学不好一门语言的。针对该校区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我建议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和完善。
  1.课程设置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要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倾向。传统的日语教育以传授正确的语言为中心,把大量精力放在单词和语法记忆和辨析上面,在词汇、语法等课程方面投入较多课时,忽视了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交际这一主要任务。另外,把精读、语法等非听说类课程列为考试科目,而把重要的听说类课程列为考查科目,对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育思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专业要统一思想,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以培养听说能力为核心,合理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听说”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增加听说类课程在教育中的比重。近年来,有些本科院校取消了视听课程,提供给学生一个视听库,规定期末选取相关内容作为考题,把学习从课上搬至课后,促使学生打破课时限制,主动自主地多练听力,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值得借鉴。
  2.教师资源方面。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要培养优秀的学生,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多地使用日语授课,并尽量用日语和学生交流,努力营造日语氛围。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提高中国人教师的业务素质,如定期轮流派遣专业教师赴日本研修,提高业务水平,还可以与相关公司开展合作,将教师派到公司挂职,日语论文,增加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等等。同时,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日本教师任教,这对增加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多用日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积极创造外部条件。平湖是浙江省最大的日商投资基地,拥有全省唯一的日商投资工业园。截至2017年7月,落户平湖的日资公司有122家。常年工作生活在平湖的日本客商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达600多人,并且每年有3000多人次的日籍人士到平湖访问、考察。学校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区域优势,与相关公司的建立合作联系,将学生定期送入公司进行锻炼,并做好监督指导评价工作。近年来,也有院校在毕业阶段将学生送到日本,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海外实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他学校可以借鉴,或通过深入挖掘区域优势,达到类似效果。如平湖当地的绿阳大饭店,其投资方为位列世界500强日本电产集团,其管理者和客户多为日方人员和其他日企的相关人士,日本人较集中,日语氛围浓厚,是一个非常好的不出国门就能达到留学效果的实习基础,如学校能进一步与之发展合作联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另外,应定期、不定期地举行类似日语角、日本艺术节、日语知识竞赛、日语辩论赛等各类日语活动,提供学生锻炼日语听说的机会。
  4.能力培养和能力考试之间的联系。当今社会是一个重学历、证书的社会。但凡日语初学者,多数看重各种证书,尤其是日本语能力考试证书。原因有两点:一是想通过考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以考促学;二是想尽快取得证书,完成学习任务,以备将来升学、就业之用。于是,很多学生把考试放在第一位,早早地进行考试专项训练,轻视课堂教育,这种做法极不可取。与旧版能力考试相比,新版能力考试大大增加了听力部分的比重和试题的灵活度,但受制于客观条件,在会话和翻译能力测试上它和旧版考试没有任何区别(都不测试会话和翻译能力)。特别是会话能力测试的缺失,使其不如英语雅思考试那样能较科学地反映一个人的外语水平(这也是社会上一级合格者众多,但实际运用水平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因此,日语教育不能以能力考试为向导,而应通过优质的课堂教育和合理的评价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能力考试与能力培养两者之间的联系,建议学生在适当的时机参加能力考试,否则过早准备能力考试,只会是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
  总之,语言教育的重点在于“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条件的配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各个方面的联系,并努力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慧云.日语运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究[C].湖南社会科学,2017,(4).
  [2]马文波.创建高职日语系教育特色――试析如何面向社会需求培养日语运用型人才[N].苏州教学大学学报,2017,(10).
  [3]李萍.高职院校运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探究[N].鸡西学院学报,2017,(4).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