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育中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是日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语学习中,听是其它的基础,听不懂自然不会说,不能做到有效沟通。日语并非母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一种纯粹的语言环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比较注重单词语法的讲解,相关于对阅读能力和语法的讲授,听力往往是日语教育和学习者容易忽视的。如何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水平,除了教师的重视之外,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毕竟语言教育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中国论文网 1 日语听力教育的近况 1.1 传统教育模式 在当前的日语听力教育中,虽然各校基本都配备了语音室、多媒体室,但教师利用的情况并不好。多数教师局限在播放磁带,学生听,教师讲解下其中涉及到的语法,偶尔放一下日剧。如此培养出的很多是“哑巴式和聋子式日语”。就算是当前先进的教育措施也不过就是笼统地观看影视著作,收听时事要闻。尤其日语系的学生面临日本语能力测试考试的压力,因此教师在教育方面更侧重于应试教学,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另外,老师长时间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在日本艺术的补充及商务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也有所欠缺。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加深,传统的授课方式与现代日语教育目标相违背。 1.2 欠缺听力措施和技巧 学生的日语听力水平受到自身语言能力、听力材料的语速、听解时周边环境等多方因素作用的。很多学生在遇到听力材料中不会的生词的时候,日语毕业论文,往往就抓住不放,非要听明白是什么意思。这就作用了听力水平的正常发挥。此外,有些学生在听力的时候才用通篇听这种措施。结果只记住了文章最后的一点内容,浪费了时间,也谈不上提高听力水平。我们知道日语能力测试中的听力是只放一遍的,根本没有时间仔细揣摩,要想提高听力的得分率,除要有一定的听力理解能力,还要形成良好的听音习惯。正确的听音习惯既要求学生要养成快速记录的习惯,又要求学生听力的时候做到耐心、认真考虑。做简要记录是对听到的材料进行提炼、归纳后记录关键词句的过程。 1.3 艺术背景的欠缺 语言是艺术的载体,缺乏对日本艺术的了解.势必会增加日语学习的困难。听力材料的一大特点是会话占了很大的比例。比如日本独特的风土人情、历史成因、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由中日艺术异同所导致的某些艺术的不解,由此而带来的听力理解方面的障碍。 2 日语听力教育措施改革 2.1 选择适当的听力教材 随着中日艺术交流的深入,我们的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同日本人打交道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如何在上学的时候就给他们打好基础,让学生能听得懂,只有听得懂才能交流。因此,在听力教育在内容的选择上必须符合高职学生培养的目标。现在高职的教材多数是本科学校延续,内容都是相对固定或以能力考试为题型的应试型教材。教育是要有针对性的,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选取不同的教育材料。因此,教材的选取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材的时效性。网络时代到来,更多的网络用语收入到日语词汇中来,这就导致日语的更新速度变快。因此,听力教材的选取上注重语言及时性、口语化、实用性。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多种技能。为了适应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人们更趋向于让自己见多识广,知识信息不断更新。外来语作为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日常生活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听力教材的选择上能做到与时代接轨。 其次,教材的趣味性。要学生保持90分钟的注意力是很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听力教材时要广泛,选择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学习当中来并获取更多的知识。 2.2 多媒体和网络教育 现在的高校基本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下转第43页)(上接第37页)多媒体教室的运用丰富了日语教育的内容。在日语教育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教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有兴趣。根据心理学的探讨表明,学生能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更多的吸收知识,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的帮忙。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日语论文,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并在教育中补充相关的语言背景知识。学生课后也可在网上搜索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知识,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加深巩固。有了网络教育,就可以在网上和老师自由交流,使一些问题得以解决。另外,网络教育可以使学生们自主去解决一些问题,培养了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由于一些问题被自己解决,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给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 2.3 情景教育法的运用 情境教育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就某一题材引入情境模式,让学生进行表演的过程。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以达到教育的和谐统一。传统听力教育是以语法、句型为主。让学生听录音,填空、并回答课后问题,这种模式没有办法营造一种自然的语言氛围。情境教育法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可采用画图、音乐渲染、角色扮演等措施把学生带入到设计的情景当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所学的内容,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在创设情景时,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注意力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情感需要,努力创设真实、完整和有吸引力的情景,使课堂教育更有实效。此外,教师对为什么要设置情境,设置了情境后应该达到什么教育目标应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角色表演的情况判断其听力水平,然后进行略论总结,并对其中复杂词汇和语法稍作解释。 2.4 考核内容的改革 既然教育内容上有了不同,把传统的以听为主改为听说结合,那么考试的内容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在学生成绩的评定上要减少纯书本知识的比重,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的统一,突出考核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注重考核学生在某一问题上略论解决方面的能力。同时考核学生的创新与实际运用的能力,实施听力考试与过程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措施。 3 小结 听说读写译,“听”,是第一位的。但不是唯一的,而听又必须和说结合起来。在教育中师生间的互动很重要,要根据教育内容不同设置语言场景,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育手段,让学生在愉悦放松的氛围中练习听力,加上课外的自我学习,实现自身听力水平质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