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学习日语成为跨艺术交流的需要,但是在中日矛盾日益激化的今天,又再一次把日语教育的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方面,我们应该正视日语学习的需要,发现日语教育中本身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日语论文,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大环境下,中日联系的紧张关于日语教育的作用。学院日语的教育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学院日语 教育问题 教育改革 中日矛盾 一、大背景之下学院日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日联系下的学院日语教育 随着钓鱼岛问题的不断升级,中日联系急剧恶化,日本无理的举动已经引发中国对日本的反感,排日情绪不断高涨,使中日联系到达冰点,给原本就存在问题的日语教育带来严重冲击。在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大陆,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不满。关于日语,中国民间更是以不削为名,爱国情绪的热涨,也让学院生们压力重重。 (二)中日艺术异同下的学院日语教育 艺术和语言密切相关,日本的语言和日本的艺术有着天然的关系,中日两国的艺术是有区别的,各自有其发展的特点,日本与中国同属东亚,日本也受于中国儒家艺术的作用,以至于人们误以为其艺术相似,但由于历史发展、地域差别、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如日本的文字源于中国的汉字,但日文相关于汉语而言,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虽然中日艺术有其特有的联系,但却有严格的区别,艺术的异同必然给语言的学习带来挑战,虽然艺术也能促进语言的交流和发展,但学习日语,艺术的冲突不可避免。 二、学院日语教育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综合素质的不足 日语在大多数高校属于第二外语,甚至是边缘学科,教师的数量有限,而在有限的师资中教师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限,教师的专业分工不明显,没有体现学科的专业性特点,教师的授课方式没有创新,而且教师授课的方式都以传授书本教材为主,不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另外,教师对艺术的解读和了解不多,没有从根源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的陈旧 日语教育的教材在近年来都没有更新,许多教材陈旧单一,关于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和兴趣,学生关于日语的学习没有太多的新鲜感。教材的发展显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日语毕业论文,关于教育活动来说,师生的互动较少,目前日语教育还是相对传统,学生没有被吸引进入课堂。任何一门外语都有其学习的难度,教材的单一不能改变这样的近况。 (三)日语学术发展的停滞不前 日语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发展停滞不前,没有出现很多大师级的代表人物,学术的万马齐喑使得没有太多人对其进行学术专研,在专业选择时,人们也不会首先将目光投向日语系,很多人选择日语或是出于无奈,或是偶然的原因,因为并非兴趣,所以很多人不愿花太多时间去学习和深造。学术上的不发展也会让正在学习日语或对日语感兴趣的学生产生相应的作用,他们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或自己的兴趣产生怀疑。 此外,日语学科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学院日语教育中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日语的学科分支越来越细,而学校却没有解决好学科分支细的问题,弊端不断涌现,学校重数量而不重质量,重专业而不重技能。学生只是为学习而学习,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都不甚了解,没有良好的引导,学生将会迷失学习的方向。 三、学院日语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关于学校而言,应加大对师资队伍的投入,积极引进优秀日语教师,搭建日语教师交流的平台,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学术讲座,在课程设置上应趋利避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出发。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平时的教育传授中,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而应把教育放在课堂之外,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把学习融入生活。在教育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活动。鼓励学生课下多进行交流,相互学习。 (二)学生发挥主动性,自我学习 任何一所学院学生的学习都应是主动的,关于目前日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接受。学生应主动向教师请教相应的问题,学生除了认真学习教室教授的内容外,目光不能局限在课堂,要将学习转向课堂之外。自我学习很重要,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还进行专业拓展。如了解日本的艺术历史,风俗习惯,日本的发展尤其独有的特点,他的先进的科技和高速发展的经济都是学习日语中有必要去了解的。此外,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也有助于日语教育的发展,学生应自觉的在平时生活中用日语进行交流学习。 (三)避开矛盾,回避冲突 虽然钓鱼岛问题已经把中日联系推上了风口浪尖,但是学习毕竟应是积极向上的,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艺术,以包容的态度来看待艺术。也正是矛盾的存在,才更要求学院日语系开设的必要。 【参考文献】 [1]吴淑慧. 研讨学院日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外语天地,2017(290). [2]张婷. 学院日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考试周刊,2017(42). [3]王秋华,杨秀娥. 日语测试与日语教育的相互影响. 西安外国语大学院报,20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