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委婉表达方式是交际过程中的“润滑剂”。在叙述事情时,日语中往往借助于委婉表达来曲折迂回地体现说话人的观点,从而保持人际联系的和谐气氛。委婉表达借助语义的模糊性,将确定的判断与含蓄的语义结合为一体,构建出符合交际理念的表现形式。� ⑤ 一��ばかり旅行にいく。(去旅行一周左右。)� 在例④⑤中,“ぐらい”、“ばかり”与其说是表示大约数量,不如说是构成委婉表达。其中,“一つ”提示了物品的单位为“个”,“ ぐらい”将数量的外延由“一个”模糊至多个,但受到“一つ”的约束,不应该超过三个以上。“一��”提示了叙述的时间单位以“周”计算,“ばかり”扩展了语义外延,模糊了具体的天数。� 日语的副词在委婉表达中,通过修饰的途径来扩大其所修饰词语的语义概念外延,形成暧昧模糊的话语意义,回避彼此的分歧和对立。例如:� ⑥ ちょっと一つ�になったんですが、… (我注意到一个地方……)� ⑦ いや、どうも、…(承蒙您关照……)� “ちょっと”、“どうも”等在日语会话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例⑥中,省略的内容是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提醒,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说话人顾及自己的意见带给对方的感受,通过使用“ちょっと一つ”来模糊具体内容的量化和强度,借此隐匿了自己的主观判断与责任,缓和了话语气氛,避免了话语可能带来的冲突与矛盾,同时顾全了双方情面,保证会话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例⑦中的“どうも”既可理解为“どうもすみません(非常抱歉)”、“どうもありがとう(非常感谢)”的寒暄致谢,也可理解为“どうも久しぶりです(好久不见)”、“どうも失礼しました(非常不好意思)”、“どうもよくお目にかかります(难得一见)”等交际问候。“どうも”通过模糊其所涵盖的诸多语义,扩展了语义的外延,帮助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建立起相互沟通的桥梁,缩短了彼此间的交际距离。� � 3 增加适用性与委婉表达� 交际适用性理论认为交流双方均假定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最优的适用性。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都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和话题相关的信息上。交流的目的是得到对方的注意,这就意味着用于交流的信息必须是适宜的,必须保证其适用性。适用性理论的准则是付出的越少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即在认知过程中以最少的理解时间来达到最佳的认知效果。(张乔 1998:172)语言的模糊性可以增加交流信息的适用性。交际双方借助于语言的模糊性,在不过于追究细节的前提下,很容易对总体语义作出判断,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有效的信息。日语的一部分否定句式被用于委婉地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意见。这与否定句式模糊了说话人的主观语义外延,符合交际的语义适用性不无联系。模糊语义的内涵是不模糊的,只有到了外延部分的语义才出现模糊的过渡盲区。这一特点使得部分日语否定句式具备了表达委婉的语义功能。� ⑧ やさしいとは言えない。(不能说对我态度和善。)� ⑨ お金がある人が常に幸せだとは限らない。(有钱人未必总是幸福。)� ⑩ ��、とはいいきれませんが。(不能断定说绝对如何。)� 例⑧中,“とは言えない”通过否定“やさしい”模糊了“言える”在该语境下的语义外延,将说话人提供的信息扩大至“やさしい”之外的“�しい”、“普通”、“冷たい”等情况,说话人借此避免了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不过于追究的前提下,听话人完全可以作出总体的语义判断。说话人回避了尖刻、强硬的词语,通过迂回的句式得到了委婉的表达效果。例⑨中,“とは限らない”本身就扩大了话语的语义外延,为听话人提供了模糊的理解空间,并将听话人一并纳入主观判断的主体之中,便于听话人掌控理解范围,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如果将例⑩改为“��、と言い切る”的话,日语毕业论文,“��”和“ 言い切る”都是断定性表述,体现了说话人的强势主观意见。为了谋求言语交际的和谐和温婉,说话人采用“とはいいきれません”模糊了“��”这一主观判断,增加了语义的适用性,听话人借助于语境、和“��”的惯用语义等信息,可总体性地做出适宜的理解。� 双重否定在表达委婉语义、缓和语气方面也受到日本人的青睐。特别是在解释原因或道理、阐述可能性、提出建议时,双重否定句式产生的模糊性语义比非模糊的确切说法更可取。说话人通过双重否定句式,将交际双方的注意力集中到后续的表述中,强化了语义适用性。� �B11� そう言えなくでもないが、(那样说也未尝不可)� �B12� ��がないわけではないが、(不是没有问题)� �B13� 修理できないものでもないんですが、(不是不能修理)� 在例�B11�、�B12�、�B13�中说话人想要阐明“该如何说”“问题是什么”“修理的必要性”等意见。在日语交际中,与其采用明确的表述方式,不如通过双重否定的方式增加信息的适用性,借助语义外延的模糊性,规避强硬、断定的语气,从而达到委婉的表达效果。例�B11�中,说话人通过模糊地肯定对方,提示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说法,委婉地表达出与对方持有不同意见。例�B12�中,说话人可以直截了当地说“��があるが”并随后提出意见,但“��がないわけではないが”更有利于在回避强调问题有无的前提下,婉转地提出说话人的意见,这种方式更利于对方接受。例�B13�中,说话人也可以明确地表示“修理の必要がない”,但说话人采用解释能否修理,借助语义的模糊性将决策权转移给听话人,从而规避了做出主观决断的需要,增加了自我回旋的余地。� “否定/疑问”的句式被用来婉转地表达说话人的提议和请求。说话人采用否定疑问句式模糊地表示个人的主观想法,以代替率直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意见,从而避免引发不愉快、尴尬的气氛。� �B14� 映画でも�に行きませんか。(一起去看电影吧。)� �B15� �を�けてくれませんか。(打开窗户吧。)� �B16� �文原稿に目を通していただけないでしょうか。(请您帮我看看论文稿。)�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任何场合,任何情景,任何语境都使用绝对明确的语言,是办不到的,不需要的,有时反而是不利的。”(陈原 1983:182)在日语交际中,虽然存在明确、直白的表达用语,但交流双方为了不使对方受到刺激,维护和睦联系,在提出与对方有关的个人主张时,尽量采用非直接的表达方式。如果不顾对方感受采用直白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意志的话,会给人以过于强调自我的感受。在日本人看来,最重要的品格和处世技巧就是尽最大可能隐藏自我,以各种方式去保持与对方的和谐氛围。因此,说话人在向对方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请求等主观意见时,具有模糊性的“否定/疑问”的表达方式更便于应用。例�B14��B15��B16�中,说话人采用否定并疑问自己意见的方式向对方提出建议,其核心语义依然是“映画を�に行く”和“�を�ける”、“�文原稿に目を通してもらう”,否定/疑问的表达方式借助语义外延的模糊性,体现出委婉的效果。� � 4 模糊省略与委婉表达� 所谓省略句是“主谓句在一定情境中合理省略某些成分的句式”(贾娇燕2017:160)。世界各国语言中都有省略的现象,吕叔湘曾指出,国语的句法略论比较印欧系语言困难,其原因之一是隐藏和省略的部分太多。(吕叔湘 1999:45)受汉语和中国艺术作用深厚的日语,省略现象也尤为突出,金田一春彦曾说过,“の多いことを日本�の三大特色の一つとした”(存在大量的省略是日语的三大特色之一)。(金田一春彦 1999:79)日本社会非常重视集团内部的和谐氛围,日本人在交际过程中小心翼翼、谨慎自省。有时或出于礼貌、或出于自身为难,故意将部分话语省略,从而出现了诸多的省略句构成的委婉表达。例如:� ☆请求帮助时:� �B17� お忙しいところですが…(在您忙的时候……)� �B18� 分かり次第ご��を差し上げますので…(我们一旦查明后会马上与您联络,所以……)� ☆表达不满时:� �B19� もう少し早くすれば、��に�に合ったのに…(如果稍微早点动身的话,能赶上电车的……)� �B20� あのう、申し�ありませんが、声が……(对不起,您的声音……)� ☆表达反对时:� �B21� 明日はちょっと… (明天我不能……)� �B22� まさか…(怎么会……)� “日本人在相互交往中言谈举止、表情姿势非常机敏。模棱两可,捉摸不定,这种智巧是为了隐藏敌意,避免对立,保护自己。”(中根千芝 1982:113)用省略的方式巧妙地掩饰不好讲、不愿讲、可能给对方带来不快或伤害的话语,通过省略制造话语中的模糊性,将不便言明的话语交由对方去琢磨、领会,避开斩钉截铁的断定与锋芒毕露的直率表达,维持了集团内部的和睦与和谐,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理解这样的模糊性省略,交际双方需要有共同的知识储备、共同的感知基础。仅有词汇和语法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语言外知识,比如语境知识、艺术知识等。人的言语行为受地域和社会艺术背景制约,一种语言形式只有放在某一特定的社团、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有其确切所指,对模糊性省略的理解必须考虑语境因素。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日本人深信双方都具备“以心�心”(心领神会)的能力,听话人能够理解说话人通过模糊的省略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例�B17��B18�的说话人意图是请听话人提供相应的协助;例�B19��B20�的说话人意图分别是责怪对方行动慢和提醒对方的声音作用到自己;例�B21��B22�的说话人意图分别是拒绝对方明天的安排和不相信自己的推测。关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如果缺乏对日本语言艺术背景知识的了解,要理解省略表达在具体语境中的模糊语义并非易事。� � 5 结束语� 我们所生活的“由事物和特征构成的世界是连续的,而词语所表示的观念和意义却是离散的。词语意义反映外在世界时,产生内涵模糊、界限不清,在所难免”(华劭2017:27)。人类语言在其诸层次和诸方面上都存在一些与模糊性相关的问题,与科学术语相比较,普通言语的词语总是显出某种模糊性。日常交际中人们不去刻意追求绝对的精确,模糊语言常常被用作有效的交际手段。日本人非常重视维护和睦的人际联系,为自己准备回旋的余地,掩饰彼此的分歧和对立是其交际活动的准则。在长期的社会交际活动中,用无伤大雅、暧昧模糊的话语,委婉含蓄地表达个人意见早已成为日本社会的共识。日语的委婉表达正是借助语言的模糊性特征,以一种适度的、模糊的表达方式来代替率直地、确切地表达某种意志。在交际活动中,双方感兴趣的并非是语言形式本身,而是该语言形式所传达的语义内容,对日语委婉表达的理解不能脱离相关的语境和推理。� � 参考文献� 陈 原. 社会语言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 1983.� 华 劭. 语言经纬[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7.� 贾娇燕. 实用汉语语法[M]. 合肥:安徽教学出版社, 2017.� 刘佐艳. 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艺术[D]. 哈尔滨:黑龙江学院, 2017.� 路易斯•弗洛伊斯. 日欧比较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沙 夫. 语义学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束定芳. 委婉语探讨:回顾与展望[J]. 外国语, 1995(5).� 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99.� 张 乔. 模糊语义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中根千枝. 日本社会[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金田一春彦. 日本�[M]. 东京:岩波�店, 1999.� 仁田�雄.判断から��•��へ����•婉曲の表�を中心に[J].日本�教学, 1992(4).� 中田�.婉曲表�は常に丁�か[J].日本�教学�集, 2017(19).� 山本沙枝. 婉曲“ようだ”と�き手の�域[J]. 国文目白, 2017(2).� 收稿日期:2017-11-28【责任编辑 王松鹤】 2017年第6期� 总第163期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2017,No.6� Serial No.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