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外日语的教育,一直存在应试教学的问题,课时、学生的兴趣等诸多因素使得学生学习的效果不甚理想。关于同属汉字圈的日语显然与汉语具有可比性。从中日语言的异同性进行二外日语的教育,既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又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教育的目的;对比法;课堂教育模式 一、 二外日语教育的目的与问题 二外日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应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教育中,虽然日语是作为英语系的必修课,但常被理解为无足轻重的次要科目。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视与应付,从而形成应试教学的结果:一是应付毕业考试所要求的学分;而是为了考研二外日语的应试。前者不爱学,后者陷入题海战。显然与二外日语教育的大纲相违背。为此,作为日语教师自身理应重视二外日语的教育。除了备好课之外,课堂教育的措施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既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又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便是关键所在。 二、二外日语课堂教育的对策 (一)对比法的应用 中日两国同属于汉字艺术圈,且在地理位置上很接近,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而在文字,发音,词汇,语法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在日语教育过程中,可以将汉语与日语,进行对比探讨,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共同规律和相异之处,无疑是二外日语学习的捷径之一。 日语是由汉字和假名组成。日语中大量汉字的使用,给我国的日语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日语中的大量汉字的存在也给我国一些日语学习者的“望文生义”带来了“便利”。汉字原本是为了表记汉语而在中国的汉族间发展起来的一种表意文字,而后传到日本。后来日本人依据汉字创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与此同时,有些汉字传入日本后被直接使用,有些汉字字形发生变化,有些汉字字义发生变化。我们把汉语和日语中发音不同,而字形相似或相同的汉字称之为“中日同形语”。将“中日同形语”从表记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三类:1.表记完全相同,如:学院,学校,自由,先生,学生等。2.表记大同小异,如:汉语汉字“相对”“压力”“决定”分别对应日语的汉字“相对”“压力”“�Q定”。3.表记异同较大,如:汉语的“文化”“紧张”“缺席”分别对应日语的汉字“芸�g”“�o��”“欠席”。 通过对汉日汉字表记的对比,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在书写日文汉字时候出现的错误,尤其是第二类表记很容易与汉语相混淆。因而,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应当严格书写日文汉字。而从从语言的意义的角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词义完全相同如表示数字的“一,二,三,四……” 动物的名称“犬,猫,牛,虎……”这些词不但字形完全相同,字义也完全一样。 (2)词义一部分相同,如: 「得意」和「得意」汉语“得意” 指称心如意(多指骄傲自满);日语的“得意”含义较多――得意,满意,拿手,擅长等。如:王さんは日本�Zが得意です。小王日语很拿手。这句句子中的「得意」相当于「上手」表示擅长,拿手的意思。这一用法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3)词义完全不同,如:汉语的“勉��”的意思: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而在日语中是指“学习”。汉语的“经理”是指公司的负责人。而在日语中则指“会计事务”。 通过对三种类型的对比,能够使日语学习者从宏观上把握日语词汇,理解词汇,从而能够得心应手得使用。 (二)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在学院二年级下学期开设第二外语时,我们将对比法应用到说课之中,使得许多学生对日语产生初始的兴趣,许多学生选择了日语作为二外便是佐证。 然而,在之后的具体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好的教育措施导入,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比如五十音图的学习。如果单纯教假名的话便是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措施。对此,一方面精要介绍汉字如何演变成假名的;另一方面采用前述对比法中涉及的词汇来帮助学习,如汉语的“娘”指“母亲”,而在日语中则指“女儿”。在这可以采用发问的形式,如:日语是从汉语演变而成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意思呢?作为教师的课堂引导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我会首先介绍日语是从隋唐时就开始被引入到了日本的,那么答案就接近了。在古代汉语中的“娘”是指未婚的年轻女子――正是日语中“女儿”的来源。这样在有趣的词义异同中既掌握了「むすめ」这3个假名,又记住“ musume”的罗马注音。 这样的诱导方式不局限在五十音图的学习中,亦是下步词汇学习的重要措施之一。不过,由于日语存在汉音、吴音和唐音之分,除了词义异同,尚有发音的异同,这些不乏许多的先行探讨,如南京农业学院的成春有,游衣明《日语吴音汉音子音异同比较探讨》(外语探讨,2017年03期)等。作为日语教师,必须关注此类探讨成果,并应用于教育之中,既能将科研转化为实际教育,又能使自己的教育更有效果。即便是相对枯燥的语法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我在《日语知识》(2017年第11期)发表的《“太郎は学生でない”为何不自然》科研论文中,阐述了「は」强调否定的影响。不是有些学生只重视考研二外日语的应试吗?那么我就通过例题来讲解在实际语法考试中,必须注意作为日语句中心的谓语部分是否有过去时和否定式。随着语法律习的深入,令学生感到日语突然变难的地方莫过于用言的各种活用形了。连用形,连体形,假定形,未然形,终止形,命令形常令学生难以习得。对此,我采用肢体语言的方式进行讲解。 首先,还是采用诱导式措施。发问:围棋有几段?答:9段。再发问:那么中间段呢?答:五段。我再根据五个元音形成的“段”,竖着讲解。处于中间段「ウ」段便是五段,这就是五段动词的来源,即五段动词的词尾在「ウ」上。所以当我把两手平伸,这既表示动词的基本形又表示等于连体形和终止形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变化。而将手臂上弯一段「イ」时则代表连用形,手臂上弯是一种变化,所以连用形也需发生变化。再将另一手臂上弯「ア」则代表未然形,同样会产生变化。而将双臂同时弯向下一段「エ」时,则表示假定性和命令性,也是有变化。最后将一只手臂向最下段「オ」则表示意志形的变化。如此一来,肢体语言的形象化教育使得学生立即就能记住变化规则。进而为逐个学习形成框架式图解。 可以说,专业知识是教师课堂教育的保障,先进教研理论是课堂教育具有前瞻性,而用恰当的教育措施去引导学生,可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生动有趣的课堂教育,才能极大提高教育效果。 (三)互动外语教育模式与异艺术的导入 通过词汇和语法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一定的翻译和初步的写的能力。而听说的能力、交际的能力则是通过异艺术的导入和师生之间的教育互动才能达到。所以在课堂教育中,我们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师生互动教育模式。往往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兴趣会逐渐降低,这正是由于传统“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方式所造成的。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会导致课堂学习气氛沉闷,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体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必须强调课堂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师,应该首先提出问题,再采用诱导式发问的方式,再加上课堂讨论,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去理解、思考,最后由教师得出结论。这样的话不仅突出了课堂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也使学生学习的卓有成效。 另外,针对每篇课文内容的不同,适宜地导入异艺术,是学生全面提高日语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的课堂教育内容。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语言背后的艺术特征,才能够真正的理解语言的含义。 总之,只有激发学生的不断深入学习的兴趣,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先进、科学的课堂教育措施、手段,才能使二外日语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为那些考研二外日语的学生避开了单纯、枯燥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只有良好的师资与科学的措施,才能体现了二外日语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北京:教学出版社,1992. [2]飞田良文.现代日语形容词用法词典[M].北京:外语教育与探讨出版社,2017. ,日语毕业论文,日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