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词汇教育中艺术语境因素的导入[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传统日语词汇教育通常停留于对字面之意的解释,往往忽略对词汇艺术语境内涵的阐释。无论是初级还是高级阶段的日语词汇教育都应重视艺术语境因素导入。作为教育策略,可通过中日艺术语境的对比、艺术语境的直接感受、艺术语境下的对话练习等方式提高学习者对词汇背后蕴含的艺术语境的认知程度。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语词汇 艺术语境 教育策略
  一、日语词汇与艺术语境
  词汇是某个国家或民族在一定历史艺术语境中形成的语言。关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应了解形成这些词汇的艺术语境因素,才能充分理解该词产生的词源环境及使用方式。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家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语境概念,他指出:“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地关系在一起,语言环境关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语境的类型,马林诺夫斯基将语境分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艺术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可以说,情景语境是指语言行为发生时周围的情况,事情的性质,参与者的联系、地点、方式等。艺术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
  由于不同民族、国度所处的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艺术环境因素有所异同,不同民族、国度的艺术背景下,人们对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由此产生包含不同艺术意义的词语。艺术语境包含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同样,艺术语境视野中的日语词汇涵盖日本的地理艺术、风俗习惯、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等范畴。
  例如,地理艺术语境因素视野下的日语词汇丰富独特。由于日本属于岛国,“鰹”“鯵”“鰤”“鮪”“鯔”“鮃”等鱼类名称的词语数量繁多。又如,涉及节日艺术语境的词汇独具特色,如“海の日”“お盆”“艺术の日”“七五三”“大脢日”等词语带有鲜明的日本艺术色彩。此外,住宅艺术方面,涵盖独特的日语词汇,如“箪笥”“襖”“障子”“玄関”“縁側”等。同时,也不乏反映审美取向的词汇。例如,“物の哀れ”“幽玄”“侘び”“寂び”等代表日本传统审美取向的词语。此外,日语语言层面,能折射出日本人价值观的人称代名词及授受助动词等词语各具特色,应根据不同场合、对象选择恰当用语。
  二、日语词汇教育与艺术语境因素的导入
  传统的词汇学习方式通常围绕的是关于单词音、形、意的三方面掌握,其中对“意”的理解往往停留于字面之意,忽略了词汇艺术语境的内涵。语言是艺术的载体,著名的跨艺术探讨学者胡文仲先生曾言:“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艺术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在日语词汇教育中应导入艺术语境因素。由此,不仅能调动学习者对词汇背后蕴含的历史艺术因素了解的积极性,而且能扩大处于同一语境的相关词汇量。
  例如,教材《高级日语》第3册第7课涉及日本美意识的词汇,在讲解该类词语时应注意阐释其中隐含的艺术内涵。如“侘び”“寂び”等对于日本中世时期美意识的词语,可阐释其中的意识形态特质所在。“侘び”表示素朴中包蕴清澄、闲寂的雅趣,尤其在日本茶道艺术中受重视。“寂び”包含古朴平淡的意蕴,在俳谐方面被视为重要理念。另外,也可结合松尾芭蕉的著作讲解“しおり”“細み”等词语的艺术内涵。“しおり”“細み”都属于“蕉風”俳谐的理念,含义极为近似。前者指作者在语句中将关于某对象的细腻感情自然地通过“余情”表现出来。后者指因作者的意识渗透于对象而形成的美,以及由此形成细腻微妙的语句意境。由此,高年级学习者对日本中世、近世时期的艺术底蕴会形成较全面的认识。又如,该课文也包括音乐方面的词汇,如“長唄”“囃子”“俗曲”“三弦”“鼓”等,可通过略论比较不同种类的乐器、乐曲,揭示其隐含的艺术特质,从而由传统的词语字面意思解释扩展到对某类词汇蕴含的历史艺术意蕴的讲解。
  在解释有关日本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词汇时,也需介绍相关艺术背景,才能使学习者加强对该类词汇含义的本质性把握。例如,在介绍“艺术の日”时,可介绍日本各地举办的艺术体验活动。在讲解“大脢日”的艺术背景时,可介绍“門松”“注連飾り”等摆设品,日语论文,以及“お屠蘇”“おせち”等饮食方面的风俗。又如,在解释日本固有信仰宗教“神道”时,应以概括性语言揭示其蕴含的本质特征,即该宗教属于信仰自然的多神教。由此可引申到叙述与之紧密相关的其他艺术范畴,如该宗教与文学著作《古事记》的关联,以及与日本天皇制的联系。
  此外,关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而言,教育中应注意对同形异义语及相似词语的艺术语境因素的导入。例如,日语中“先生”除表示对教师、师傅等的尊称,还包含对医生、律师等职业人士的称呼。日语中“留守”既可表示留在家,又可表示离开家,与汉语意思有所异同。“あなた”对应汉语的“你”,但在日本一般只用于称呼联系亲近的人,如恋爱之中的少男少女称呼对方,婚后的日本妇女称呼丈夫时也常用该词。
  日语中人称词丰富多彩,这显示出对人意识观念的强烈性,教育时应注重相关艺术语境因素的导入。例如作为称呼对方的结尾词“~様”“~さん”“~ちゃん”,根据与对方的联系选择不同词语。称呼“花子”时,依据不同语境选择相应的称呼,“花子!”“花子さん”“花子様”“花子ちゃん”“お花さん”“お花ちゃん”。又如,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应注意授受助动词“~てさしあげる”“~てあげる”的用法。说“お荷物を持ってさし上げましょう”,虽含有敬语,但被视为不礼貌说法。在日本人的价值观念中,授受助动词“~てさしあげる”“~てあげる”表示一方主动向对方施予恩惠的含义,因而被视为给对方附加精神负担的说法。相比而言,应说“お荷物をお持ちしましょう”。可见,在日语词汇教育中不可忽视词汇里隐含的艺术语境因素,不能局限于字面意义解释,应考虑该类词汇所处艺术语境的场域,从而使学习者加强对日本艺术的理解,在异艺术交流中减少摩擦矛盾。   三、艺术语境下的日语词汇教育策略
  1.中日艺术语境的对比
  在日语词汇教育中应注意中日不同艺术语境的对比效果。例如须留心同形异义语的比较。中日两国语言中都存在“七夕”一词,但蕴含的风俗有所异同。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自古传入日本后,许多观念和习俗发生了变化。与中国习俗不同的是,日本的“七夕”节时人们通常会将自己的愿望写在书签上,并挂于竹枝上,期许梦想实现。此外,在日语词汇教育中应注意关于能反映不同艺术语境的中日同类词汇的比较。比如人称词“あなた”与“你”,“おばさん”“お姉ちゃん”与“阿姨”等词语不同使用范围的比较。总之,教育中应注意揭示同类词语在中日艺术语境中含义的异同性。
  2.艺术语境的直观感受
  在日语教育中可通过PPT的图片及音频、视频等方式让学习者感受某类词汇蕴含的艺术因素,使得学习者能够从视觉、听觉角度感受日本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艺术特质。在讲解有关日本饮食、服饰、住宅等方面艺术因素的词汇时,可通过图片展示让学习者获得直观感受。如展示饮食艺术中的“天ぷら”“茶漬け”的图片,服饰艺术中的“着物”“浴衣”的图片。可展示“縁側”“障子”等作为日式建筑的代表性部分的图片。通过能反映色彩、形状及空间环境等方面的图片,学习者能从视觉上增强对该类艺术语境的认知效果,从而提高对该类艺术语境认识的兴趣。教材《新编日语》第3册第8课中有涉及日本古代钱币的词语,可展示日本最早官方铸造的硬币“和同開珎”的图片,并展示日本古代、中世、近世等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银币的图片资料。又如,有关绿色的日语词汇可谓丰富多彩,如“若草色”“柳色”“松叶色”“若竹色”“浅葱”,可通过图片展示各种色彩的微妙差别,也可让学生感受日本的印染艺术。此外,在讲解涉及日本音乐方面的词汇时,如“三味線”“尺八”等日本传统乐器,“雅楽”“長唄”等音乐种类的词语,可通过播放音频或视频等资料让学习者在视听层面直观感悟独特的音乐艺术底蕴。
  3.艺术语境下的对话练习
  日语中有时同一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有异同,这联系到语言交际能力方面的因素,在日语词汇教育中有必要设定不同场合、人物的艺术语境,进行口语对话练习。比如,练习人称词的用法时,可选择家庭、学校、企业、银行等不同场合,人物联系可设为家庭成员、师生、员工或客户,从而让学生灵活掌握不同人际联系语境下的人称词用法,如“あなた”“~様”“~ちゃん”“~さん”“部長”“課長”等。又如,当询问对方需求时,涉及助动词“たい”的用法。倘若对方为长辈等应尊敬的人士,询问其喜好时不应直接使用该词。若直接使用,如询问道:“先生はこの新聞を読みたいですか”,因愿望助动词“たい”涉及对方心理,而被视为失礼用语。应改用“先生はこの新聞を読みますか”等动词形式。此外,日语中也有同一词包含截然相反意思的语言现象,如“いい”“けっこう”,既可表示接受、赞同等肯定意思,又可表示拒绝、反对的含义,后者属于拒绝对方的委婉说法。可通过对话练习让学生掌握这类词的用法。因此,通过不同场合情景下的对话训练,使学生根据不同艺术语境灵活准确选择恰当用语。
  总而言之,在日语词汇教育中可考虑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及方式的框架束缚,由词语字面解释拓展到对词汇艺术语境内涵的阐释层面。在地理艺术、风俗习惯、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等诸多要素方面加大对艺术语境因素的导入力度,由此提高学生对日本艺术语境的认知程度,使学生掌握同一语境内更多的词汇。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艺术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探讨出版社,2017.
  [2][日]金田一春彦.日本人の言語表現[M].東京:講談社,1975.
  [3][日]芳賀綏.日本人の表現心理[M].東京:中央公論社,1993.
  [4]蓝岚.国外语言学界语境探讨概述[J].安徽农业学院学报,2017(5):134-136.
  [5]孙成岗.日语教育中的艺术干扰[J].日语学习与探讨,1998(1):22-26.
  [6]罗国忠.从词汇和习俗看中日艺术的异同[J].四川外语大学学报,日语毕业论文,2017(3):104-107.
  [7]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3[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7.
  [8]吴侃,村木新次郎.高级日语3[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