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日语教育及对教师的要求[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建构主义理论彻底颠覆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法,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促进者。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育,浅析了如何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基础日语教育的具体问题,以期达到建构主义理论和传统教育法相结合,提高课堂教育质量的目的。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传统教育法 教师角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知识的权威拥有者,在受到人们爱戴的同时也兼有很多的责任——教书,育人。笔者从探讨生毕业后一直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大学任教,至今已七个年头。回顾这近七年的教育生涯,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得到学生认可,并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老师,实属不易。在这几年的教育生涯中,笔者不断地学习教育法,吸取他人的教育经验,在思考、摸索中,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有了浅显的认识,也在努力尝试在实际教育中应用此理论。那么,何为建构主义,如何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实际教育,实现建构主义理论和传统教育法相结合,达到增强课堂教育效果的目的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对这个问题进行研讨,以期达到和同行交流的目的。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瑞士的皮亚杰为最早的提出者。建构主义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影响、学习环境和教育准则六个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影响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促进者。教师必须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实验、独立探讨、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认识到教育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教育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加强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育
  (一)备课与教育设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达到完美的教育效果,课前的准备至关重要。备课不仅仅是对教育内容的准备,更重要的是组织好课堂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育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艺术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这就对教育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育设计不仅要考虑教育目标略论,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育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比如课堂上笔者经常让学生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讨论,而在讨论之前,让学生分成小组,课下动手查阅与此话题相关的资料。先小组讨论,最后将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找代表发言。或者根据某个表达,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呢?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在教育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日文歌曲、动漫、影视剧等十分感兴趣。所以笔者恰如其分地将日语歌曲、影视剧配音或者影视剧精彩片段等穿插到课堂教育中。在唱歌、配音、表演这些环节时,学生不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学习效果也相当好。学生记住了很多地道的日文表达方式,从而愈发喜欢日语。
  (三)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导入和体验艺术。
  学院日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不仅要求学生会说流利的日语,还要提高他们的跨艺术交际能力。但在课程设置上,本校只开设了《日本概况》这一门与艺术相关的课程。所以,在课堂上进行相关艺术的导入是很重要的。除了导入艺术之外,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自体验到这些艺术,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层面。比如在讲日本茶道时,笔者不是直接教授学生日本的茶道,即“和、敬、清、寂”。而是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然后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最后笔者再归纳总结。为了让学生体验茶道艺术,可以利用日本艺术室,邀请日本外教,在懂茶道的外教的亲自演示和指导下,让学生体验日本茶道艺术大餐。
  (四)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的存在的确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很方便的条件,但是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恰到好处”,也就是要把握好“度”,否则会适得其反。利用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教育的确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但无层次、无重点地罗列和堆砌一些图文资料,只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反而作用课堂效果。所以制作好的课件是每个老师必修的课程。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互动”,避免多媒体教育只是“教师演示文稿,学生看文稿”的弊端。
  (五)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育法相结合。
  传统的教育法,过于强调教师的影响,重视“教”。这是与建构主义教育观最根本的不同点。建构主义教育观虽然有很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可以归纳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那样,学生是彻底的知识的接受者)。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彻底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即由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变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教师由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即由传统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措施,积极学习态度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建构主义在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日语论文,也强调了教师的引导和促进影响。那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呢?笔者认为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外,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应具备“四心”——耐心、关心、爱心、责任心。
  责任心是每位老师的必备素质之一,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爱心是责任心的升华,耐心和对学生的关心更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将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孩子,严而不厉,松而不纵。
  列尼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老师,如果教师对学生具有父母一样的爱,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但不热爱教学事业又不热爱儿童的教师好。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日语论文,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炙热之心,热爱自己的职业,热心自己的学生,用爱心、责任心和实际行动感染学生,真正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2.积极进行教育反思。
  教师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进行反思,以便发现问题,找到改进的措施。通过反思,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发现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和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改善自己今后的教育。
  3.实现教育和科研的有效结合。
  只注重教育而不注重科研的教师,他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永远都只会停留在同一水平上一成不变。只有把教育和科研很好地结合起来的教师,才会使自己的教育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水平得以深化和提高。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反思,然后进行认真思考和总结,最后形成文章,供自己及他人学习、借鉴。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文化。我们应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传统教育措施,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同时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盼.试析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师生观[J].科教文汇,2017,1.
  [2]王聂飞.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日语教育模式探寻[J].知识经济,2017(17).
  [3]马占山.多媒体教育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青海师专学报(教学科学),2017(5).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