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贯彻实施“卓越工程师教学培养计划”的形势,日语论文,对如何将双语教育与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综合制图能力并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略论了双语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联系,总结了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在内的双语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介绍了培养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系和方法。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机械制图;双语教育;教育改革;工程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3-0236-02 在国际化程度日益深化的今天,实施双语教育已成为高等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对国外发达国家制图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深入学习和探讨后,我校自2017年开始面向机械类日语强化班学生开展机械制图日语双语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2017年教学部“卓越工程师教学培养计划”的实施,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培养目标驱动下,我校在如何深化《机械制图》课程日语双语教育的内涵与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综合制图能力并举方面进行了若干探究与实践。本文根据新形势下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所发现的问题,对如何在双语教育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改革问题进行研讨,以期能对今后的机械制图双语教育和实践性教育起到促进影响。 一、协调双语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联系 《机械制图》课程作为机械类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其日语双语教育实施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如何协调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如何在双语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综合制图能力。关于“双语教育”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结合的“教”与“学”问题,通过对双语教育实施效果的调查发现,双语教师往往比较关注如何在双语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等方面的问题,而容易忽略学生对双语教育过程中对专业基础知识所能接受的程度。而在学生方面,由于对专业知识、专业词汇较为生疏,所以对双语教育热情度不高。针对这一现象,协调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问题是双语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实施《机械制图》日语双语教育中,教师要明确不能单纯地将课程内容翻译为外语的授课。由于专业课程教育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较多,学生在此之前接触较少,因此就要求教师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可行的双语教育体系,日语论文,如教育内容、教材体系、教育措施等,并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在实施“卓越计划”的新形势下,《机械制图》双语教育应立足于在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的同时,学习发达国家工程素质培养的先进理念,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综合制图能力,克服教育中就图论图、从书本到书本的不足,努力开展实践性教育。通过工程训练、实验室零件测绘与部件拆装等各种实践教育环节,加深学生对实际零件、部件、机器等结构、工艺、装配联系等的感性认识,培养基本的工程专业素质。在此基础上,基于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构想—设计—实施—操作”的新型工程培养模式,引入模拟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模拟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能力,避免停留在用双语去讲解中国的制图知识体系,应引入双语制图标准和工程图样表达的内容,使学生们在专业知识与外语水平提高的同时开阔视野,提升双语教育的真正内涵。 二、日语双语教育实践 通过协调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联系,在教育环节中整合教材体系和教育内容、改革教育形式和教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践。通过课程跟踪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对双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为本,不断完善和充实双语教育的内容。 1.双语教育内容的整合。由于中日两国制图标准与投影体系的不同,不适宜直接采用日语原版制图教材。日本教材内容篇幅精练,实践运用性内容多,重视制图课程与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等的融合和关联,突出培养“设计制图”的指导思想;我国教材内容详细全面,理论性阐述内容较多,运用实践性内容不足,体现培养“制图”技能训练的教育理念。在探讨对比基础上,基于我国的教材体系,对双语教育内容进行了若干调整,删减画法几何学的内容,加大徒手图和轴测图训练内容,融入CAD计算机绘图内容,增加对中日两国投影法的介绍,增加中日零件图、装配图的读图与差异之处比较等内容。使得双语教育即可以成为开阔国际化视野的一个途径,起到举一反三的训练效果。 2.双语教育的实施。不同于英语双语教育,日语双语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日语系词汇。日语技术术语中外来语的比例很大,并且与原外语(主要是英文)的发音出入较大,难于联想到对应的原外语词汇,造成学生记忆困难。②学生的日语基础。课程开始时,虽已具备了开展日语双语教育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对专业词汇术语的接触很少,使得一些学生在日语双语教育之初有些不适应。基于以上特点,我们通过采用全日语课件,采用日语、中文交替使用的课堂授课模式,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率、听课兴趣和授课效果。教育效果调查表明,9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育有收效,其中收效较大的占59%;99%的学生非常希望引入介绍日本工程制图的教育环节。 三、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探究 在贯彻实施“卓越计划”背景下,为实现双语教育条件下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综合制图能力的目标,在构建基于实践性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性教育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1.构建基于实践性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从实践性教育的具体内容来看,零部件的工程图表中既包括了按投影的正确绘图内容,又包含了灵活正确应用国标规定的一系列表示法的内容。从以往的教育经验看,学生关于教育内容大多是机械式照搬而非理解。因此,尝试逐步推进基于CDIO的项目教育和考核体系的制图课程教育改革。与以往的单纯的零部件工程图绘制过程不同,项目教育的思路是:首先,从任务书下达到工作原理、简单的设计参数的资料收集整理,完成产品的概念设计环节;其次,从表达方案略论对比到方案确定,从零件造型、装配到装配图绘制、零件草图绘制等,完成产品的设计表达环节;最后,将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问题、收获、建议、体会等形成案例工作报告,从而完成整个项目教育的一系列学习训练。通过将学生置身于模拟的设计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升总结的全方位能力训练。 2.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①引入“讨论—学习”模式。在实践性环节教育中,融入分组讨论、教师点评的教育模式进行问题研讨,激发学生的思考性学习。②引入边学边练模式。从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的角度出发,将手工绘制工程图的授课从课堂教育转变为绘图室教育,从而实现讲练结合、以便学生对零件图、装配图内容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理解消化。③引入自主学习、教师点评模式。通过先自学后教师总结点评的方式,强化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 以贯彻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深入思考、探究《机械制图》课程的日语双语教育改革问题,将培养“制画”技能训练的教育逐步向培养与实际生产制造相近的“设计制图”转化,完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面向世界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不断探究提升双语教育内涵的《机械制图》课程教育实践是我们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焦永和,韩宝玲,李苏红.Engineering Graphics[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17:1-445. [2]林洋次.最新機械製図[M].日本东京:実教出版株式会社,2017:1-295. [3]江洪,等.美国工程图学教材对我国图学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工程图学学报,2017,(6):145-151. [4]张培.双语教育热点问题的冷思考[J].东北师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21-127. [5]舒宏,胡清泥,高菲.中日机械制图教材的比较及对教育改革的启示[J].工程图学学报,2017,(4):166-171. [6]舒宏,胡清泥,高菲.机械制图双语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17,(5):51-55. [7]陈东祥,徐健,郑惠江,等.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工程图学”教育改革[J].教学教育论坛,2017,(36):27-28. [8]王伟冰,张东梅,李玉菊,等.基于CDIO理念的新机械制图教育模式探讨[J].长春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1):171-172.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学院2017年度教育教改面上项目(MS201742)“提升综合能力的机械制图日语双语教育改革”,该成果荣获大连理工学院2017年本科教育成果2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