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日语系教育,主要是语言文学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不少高等院校在语言文学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专业方向性课程。旅游日语便是其中之一。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国旅游艺术的基本知识,翻译,导游的基本技能,能在旅游艺术领域从事翻译、导游工作,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一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旅游日语 教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7)05(a)-0015-02 引言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急需与之相适应的旅业方面人才。2017年10月,笔者主编并由南开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与市场接轨的新教材《新概念旅游日语》。所谓的新概念,一是编写内容新。全书涵盖当今时尚的生态游、民俗游、休闲游、健身游等旅游项目,以及吃、住、行、玩、购等旅游要素。二是编写手法新。课文形式活泼,分前文与对话。前文简要介绍景点,提示旅游亮点。对话以场景、情景为主,且情节连贯,日语毕业论文,引人入胜。全书以导游和日本游客在中国旅游为情节主线,通过书中所设置的旅游项目,将中国之旅的魅力,通过他们的观景感受,以及在旅游途中的亲身体验来表现。教材面世后,深受高校及旅行社导游的欢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出版社再次重印。 笔者根据两年来对《新概念旅游日语》教材的使用(以下简称新编教材),就旅游日语教育如何突出其实用性,谈三点个人体会: 1.旅游日语教育要与导游语言相结合 导游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职业特点的语言,称之为导游语言,一般多指口头语言。如何使旅游日语教育与导游语言相结合,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1.1侧重敬语的运用教育 日语导游如何为日本旅游者提供表达丰富,形象生动,准确无误,日语论文题目,且符合日本人说话特点的口头语言,这是旅游日语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日语导游的职业语言有其十分明显的特点,一是寒喧语多,二是客套话使用频率高。因为日本人初次见面,习惯鞠躬施礼,相互寒喧,客套一番。尤其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除寒喧、客套外,用敬语说话视为必须。而导游的职业特点则是迎来送往,接待、陪同,服务,多数场合也都是第一次与客人打交道,因此,导游的工作性质,决定导游在全程陪同过程中都需要寒喧、客套,使用敬语。由此一来,旅游日语教育,首先就是培养学生用职业语言说话的习惯。筒言之,习惯用敬语说话。 新编教材所有会话文,凡涉及导游向游客表达的口头语言,几乎全都使用敬语,并把日语中常见的尊他语、谦逊语、叮咛语(礼貌用语),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情景,分别采用敬语名词,或敬语动词,或敬语助动词,或敬语惯用型等表现形式,有意向学生灌输敬语教学,切实让学生学会并养成在接待、会谈、陪同、酒店入住、旅游途中使用敬语说话的习惯。两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通过在课堂进行会话文的朗读、背诵,以及让学生扮演书中导游角色,进行模拟训练,比单靠教师细说敬语的各种用法,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并牢记于心。 1.2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 导游的语言文化直接作用到旅游信息传递的质量。而导游的言谈是否得体,服务水准是否达标,又取决于导游的语言修养与导游语言文化。笔者认为,导游语言文化的表现,第一是准确性。从导游的素质层面讲,导游可谓民间外交大使,祖国山河的代言人,导游的讲解和语言交流务求准确。在将景点解说词翻成日语时,或口头向客人介绍景点时,导游首先应把握语法、语音、语调的正确性,尽量避免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所表达的语言要符合规范要求。新编教材突出了景点解说词的口语化,避免生硬、冗长的中国式解说,使学生在模拟导游练习时,大大降低了遣词造句方面的语言表述错误。导游语言文化的表现,第二是音义结合。也就是说导游语言文化应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因为导游语言往往是通过声音来表义的,或旅游途中,或景点现场,对景物发出赞叹、感慨、钦佩时,其声调常常起伏多变,语调也显得不同,随个人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产生不同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导游使用柔性语言,声音强弱适度,语调不高不低,更能获得良好的服务效果。另外,为了打动游客的心弦,还可随环境或场合,适度变换语调。 新编教材以串联“情节剧”的形式,模拟了导游和游客在各式各样环境下,遇到不同景物时,如何投入语言的感情色彩,如何应用恰当的语音来表达语义,作了很好的示范。如日语中的感助词“ちつ”的使用。“ちつ”意为汉语的“啊”,常表示惊异和赞叹。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下发出的声音,因其语音语调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特举课文中的游客佐藤小姐对感助词“ちつ”的种种使用表现。她一下飞机,看到市区道路两旁的椰树,情不自禁地:“ちつ!”声调很高,表明她非常兴奋,第一次见到椰子。在登五指山时,看到山蚂蝗,她尖叫:“ちつ!”那是惊恐,不用问,她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可怕的虫子。在五指山黎族村寨,看见黎族少女拽小伙耳朵:她不由得“ちつ!”一声。声调虽然平淡,但惊讶、好奇的表情已写在脸上,表明她不理解这种爱情表达方式。除了感助词,其他词语随声表现出来感情色彩也不尽相同。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总之,音义结合的语言表现方式,使学生在模拟导游的实训时,获益匪浅,不仅马上获得对词语的认知,而且很快进入“角色”。因此,“情节剧”式的课文对话,其好处是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自然吸收消化快,比教师单一讲解要生动得多,也更能让学生形成记忆。 1.3灌输导游行业术语 导游的行业术语,也称导游的行话,同行之间常用来进行沟通、交流、研讨工作。如接团方面的行话:全陪、地陪、领队、接待社、组团社、团队;吃住方面的行话:宾馆酒店的星级、中西餐菜谱叫法、日本料理的称法、风味菜肴名称来由;旅游项目方面的行话:休闲游、健身游、生态游;乘飞机出游时的行话:经济舱、头等舱;坐火车出游时的行话:软卧、硬卧;乘坐高铁出游时的行话:一等席、二等席;坐大巴出游时的行话:软席、硬座;乘船出游时的行话:一等舱、二等舱、三等舱;外国人入境时的行话:旅游签证、工作签证、入境申请、检疫证明、预防按种、携带品申报、逗留十五日可免签等等。 新入职的导游要熟练掌握工作中常用专业术语的日语表述,需要有一两年的工作实践和带团经历。新编教材则以“现身说法”,通过旅游知识之窗、导游100问答,将常用的导游行业术语的日语表述一一告诉学生,再通过教师课堂讲解、以及模拟导游的实训,使学生在一学年的旅游日语学习中,既明白这些行业术语的概念,记住这些行业术语的日语表述,同时又提高了掌握和应用这些导游行业术语的能力。为学生的“岗前培训”起到了重要影响。 2.旅游日语教育要与导游行为规范相结合 新编教材将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导游行为规范指导性文件《导游100问答》,首次译成日语版,以方便日语导游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知道如何应对,并妥善处理。《导游100问答》其行为规范,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2.1在机场、码头、车站迎接客人时遇到的问题,导游应该怎么办?如:飞机、轮船、火车晚点,客人因故没有按时到达,或导游因路途堵车或其他客观原因,比客人晚到等情形。 2.2在客人入住酒店时,发生问题,导游应该怎么办?如:出现生病、食物中毒、酒店着火、丢失东西、遭到抢劫等情形。 2.3客人在旅游途中跌伤,或发生意外交通事故,或其他情形时,导游应该怎么办?如:客人走丢或掉队,或客人要求改变原定行程,或客人要求自动离团,去见朋友,或单独去购买物品,遭到打劫,或遇到自然灾害或不可抗力的原因等情形。 2.4遇到客人对中国政治或敏感问题,有争议时,导游应该怎么办?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法轮功、人权问题、计划生育问题、官员腐败问题。 2.5游客离境时,要委托导游购买或委托导游托运东西时,导游应该怎么办?如:古玩、字画等收藏品或违禁物品。 《导游100问答》,既是导游的行为原则、工作指南,又是学生模拟导游的学习范本,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备书。新编教材每课配有五个问答,并作为模拟导游的重要实践教育素材,要求学生朗读、背诵,烂熟于心,期末列入考试内容。这种极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措施十分有效,使不少学生获得日语导游资格,并顺利走上旅游工作岗位。 3.旅游日语教育要与中国旅游艺术相结合 外国游客通过导游,解读一个国家,认识一个城市,了解一方水土,欣赏一种艺术。导游的服务水准是否让游客满意,除导游的语言修养外,还取决于导游的旅游艺术知识内涵。因此,旅游日语教育除让学生学会导游基本语言外,还应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旅游艺术知识。 新教材的旅游知识栏目,将中国自然山水、亭台楼阁、古代遗迹、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古典名作、风味菜肴、武术等囊括其中,可谓包罗万象。尤其是日本游客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艺术,如古代江南四大名楼、中国四大刺绣、中国四大名菜、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国书法、中国京剧、中国名茶等,以及改革开放建成的世界瞩目工程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还有当今兴起的红色旅游等作了重点介绍,同时,也为学生日语语言翻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名胜景点的翻译提供了权威的语言翻译蓝本。因此,课堂的讲解,重点以日语语言翻译为主,而不是知识本身的解释,因为学生上中学时,其内容大都了解,阅读起来十分轻松,但作为旅游日语,其旅游艺术知识,学生得重新整合吸收。特别是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物名)、古诗词、古语等学生必须重新掌握其日语的表述。如日本游客元旦喜欢来苏州寒山寺,源于唐代张继的诗,他们会一边撞响新年的钟声,一边情不自禁地吟诵。游杭州西湖时,免不了用日语赞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乘船游览桂林漓江时,免不了用日语,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些连外国人都知道的旅游艺术知识,作为翻译、导游必须了解,而且能用日语脱口表达。两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书中的旅游艺术知识,不断爱学,而且兴趣甚浓。因为他们是从学日语的角度,再度追求行业知识的积累,重新认识中华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这种着眼于未来职业的需求,有目的地给自己“充电”,是获得事半功倍的最佳学习措施。而掌握中国旅游艺术的基本知识,关于提升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维护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旅游日语教育与中国旅游艺术知识相结合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结束语 教材要有针对性,须与市场接轨。教育要突出其实用性,须做到社会、岗位需要什么,教什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方能学以致用,立竿见影,快出人才,多出人才。诚然,旅游日语教育要真正做到突出其实用性,除教材本身提供良好的剧本素材、情节、导游台词,以及实施与之相应的教育措施外,还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即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走出教室,把课堂搬到旅游现场,或请旅行社有经验的导游、翻译进教室训练学生,这样方能取得更大成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用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