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外资公司的日益增加,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这就要求从事中职日语教育的教师们应该培养出高水平和高质量的优秀日语系人才。但是,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日语能力往往不能适应实际的工作需要,因为死板的日语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日语的口语能力,在与他人用日语交流时,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本文对现在中职日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职日语;教育;有效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1-07 为了培养多元化外语人才,在20世纪年代末,我国正式把日语列入中学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可以看出我国对小语种教学事业的重视。但是,笔者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中职学校在日语教育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教育目标没有定位和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阻碍了中职日语系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说明需要从事日语教育的教师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究既符合学情又能跟上时代的教育手段和措施。 大部分老师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课本知识练习,死板的教育模式让本来学习懒撒的学生更加没有学习动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可以应用诱导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设计问题是教育设计的核心部分,是组织课堂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要设计好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检验不同学生的日语能力,还可以发现学生在日语学习中比较薄弱的地方;[1]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其学习能力。 1.整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是教育设计的核心部分,也是组织课堂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是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设计问题,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让设计的教育问题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教育问题时要注重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同时教材的教育内容一定要有独立性和完整性。大部分老师在日语教育的课程中只按照课本进行教育,课堂教育就会缺乏活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所以老师在教育课堂中可以设计问题,通过自然流畅的问题引出、引导学生质疑和讨论,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2] 这些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相互关系。 例如,老师在上日语课程的时候可以先拿出一张日语版的中国地图和一张汉字版的中国地图,通过比较这两张地图,日语毕业论文,让学生略论中文与日语在书写方面的区别。老师抛出这个问题后,可以观察班上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表现得非常平静,没有积极讨论或者不主动发言和思考,就表示这个问题设计得过于宽泛,不够有吸引力。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材的内容重新设计问题,可以将刚才的问题设置为若干个小问题,比如从地图中分别找到中文地图中的“上海”和日文地图中的“上海”,让学生找出日语中的汉字与汉语汉字“上海”的区别。学生会说区别在于中国的“海”字是两个点,日语的“海”字是一竖。进而告诉大家,日语的当用汉字基本借用中国的汉字,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日语字典“�啊薄胺薄薄盎凇钡鹊庇煤鹤值男捶ǎ�再让学生查找 “母”的写法, 然后提出问题:经过查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大家会说只有“母”的写法是与汉语一样的。这样一来,提出了有层次性的问题,也让学生对此加深了印象。 2.追踪时事热点,设计问题 日语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鼓励积极探索,使学生了解日语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像社会上的一些时事、热点和重大事件往往都是学生耳熟能详和津津乐道的,老师要是以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设计相关的课堂问题,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就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高课堂教育效率。 3.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设计问题 让学生“参与”“体验”是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和开展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新课标背景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问题设计融入日语学习中去,就会使学生处于情感和兴趣的亢奋状态之中,从而增强学习日语的动力。 总之,中职日语教育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研讨,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法。在以后的日语教育中要不断改变教育方式,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和高质量的技能型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安德,张 翔.论外语教育的艺术意识培养与艺术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育,日语论文,2017,(6). [2]申泰海,赵基天,王笑峰.详解日语语法词典(修订本)[M].吉林:吉林教学出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