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言文化中的中国思维源流[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中日两国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交流,也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下面略论一下中国文化思维日本语言文化的作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国思维日本语言文化;源流;作用
  一、汉字体现的中国思维源流
  1、汉字的传入对日语的作用
  公元四世纪初,汉字被传入日本。汉字的输入,使得日本人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文化。中国文化同汉字 一起传入,极大地提高了日本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使日本人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众所周知,中国的汉字是用来特定描述汉语的文字,日本的汉字是记述日语的文字。但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文字,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汉字。汉字是表意文字,确切地说是表词文字。它具有“音?形?义”三大要素。一字一音一词是汉字的最大特点之一。用它来表示汉语所要表达之意,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天衣无缝。可是,如果用它来表示性质含义完全不同于中国汉语的日语,各种不可避免的弊端便立刻显现出来。好像是一个人穿着不合身的衣服,走起路来总是感觉特别扭不协调。千百年来,日本人做了不懈的努力终于使汉字能有机地融于日语之中,。如创造了送假名、片假名、振假名、平假名、罗马字,用日语的读法来读汉语的诗歌,以及限制汉字的数量及写法等。如今日语中的有些汉字已经完全被日本化了,它已经与日语有机地融为一体。日本对汉字的改革如果得当必定会促进其语言的发展,否则,日本语言将变得千疮百孔、不伦不类变成四不像,甚至走向死亡。汉字与日语的联系就两手抓着热馒头扔还扔不得,拿着还烫手。就目前日语发展来看,这种情况看来还要长期持续下去。
  日语的外来语原本是用片假名来书写的。汉语词汇来自中国应属外来语,可是,外来语至今仍然用汉字书写。这种情况在其它任何语言中是不可想象的,更是不可能出现的。另外,日本人还利用汉字的结构和特点创造了“和制汉字”。汉字可一说是日本文字的基础。回顾日本两千年来的文明史,所有的科技资料、文学著作、历史文献等,都是用汉字或汉字与假名共同记载的。因此,是汉字构成了日本文化的核心,汉字已深深浸透到每个日本人的血液之中。语言文字是现在的人们与过去的人们乃至将来的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废除了汉字就等于割断了历史、隔断了过去的日本文化与今日日本文化的关系。况且,语言文字又是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血肉相连的。它是千百年来历史积淀自然形成的产物,并不因政府部门的一道命令立即消失。日本的文字改革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据日本国立国语探讨所调查,在日语所有词汇当中由汉字构成的汉语词汇已占将近半数以上。这些词汇被使用在日本社会的各个阶层之中。
  例如:
  食物:豆腐 煎饼 馒头 茶 果 豆 牛乳
  动物:狮子 骆驼 鸟 豹 大象 蜜蜂
  抽象:自由 民主 贫乏 正直 意外 哲学
  数词:一 三 十 百 千 万  本 匹 个
  2、汉字极强的造词能力对日语的作用
  具备最基础语言知识的人都应知道,汉字超强的造词能力是日语的一个很大优势。明治初年最早出现了废除汉字的呼声,但是,这些人却忘记了,正是因为汉字的造词功能才使得欧美先进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等源源不断地被引进日本社会。这一时期新产生的汉字涉及到日本的政治、经济、 教学 、 法学等制度 ,天文、地理、科学、 艺术 、医学等方方面面。如:议长、国会、融和、制造、文化、法律、答弁、被告人、天体、定期、航海、赤道、太平洋、精巧等等。这些词的绝大部分如今已成为日语中的基本词汇,有好多词又流回了我们中国。另外汉字也是日本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工业的媒介。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汉字就没有日本的现代化。但是,废除日语中的汉字又是万万行不通的,因为汉字对日本语言、日本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深远随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日语毕业论文,汉语词汇逐年增加。如:「无感地震」「教职员組合」「高等学校学生用品」「中小企业 金融 」「不良债权」「阪神大震灾」人身事故」「国运难民高等事务所」「精神分裂病」。而且历来日本的年号也都是一一用汉字来表示的,如,「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等。试想,如果取消了汉字,这些事物该用什么来表示呢?
  二、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潜移默化
  1、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日本的传播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是循序渐进地进行发展的,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好几百年里,儒家文化始终是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佛、道文化业的日益兴盛,虽然儒家文化在中国依然处于统治地位,但是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佛、道文化的极大冲击。这个时候,非儒家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与包容性,儒学文化思想在华夏大地上不断成熟的同时,日本的本土文化也在进行不断地演化。儒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源于日本应神天皇16年即公元285年,百济人王仁带着十卷《论语》和一卷《千字文》到达日本。这是儒学经典作品《论语》第一次到达日本,也是有史可考的儒学第一次与日本的接触。王仁应该是在日本推行儒学文化的开路先锋。自王仁以后,日本贵族和僧人开始研习汉语和《千字文》和《论语》,全面学习中华文化。712年成书的《古事记》和720年成书的《日本书纪》,是日本纯粹的汉语史书,其中就有儒家文化的初步影子。
  据可靠考证,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2次,每次最多时200人到900人不等,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及政治体制,均在唐朝时期由浅入深地被日本民族吸收。当时儒家思想深深地作用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自从圣德太子执政(593~621)奖励儒学以来,经过不断提倡和弘扬,好儒习汉的风气很快便在日本社会上形成,儒家思想随之很快普及到日本各地。孝德天皇(749~757)在位时更是全面效仿唐制,令全国每户人家备孝经一本,以此主张“孝为百行之先”。平安朝初期的文化继承了奈良时代学习唐代文化的遗风,汉文学学风强盛,约历时一个世纪之久,被誉为“贞观文化时代”。这也是中国儒学文化思想在日本传播的高峰时期。在江户时代的初期,朱子学说在日本上升到了统治地位,这标志着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日本传播达到顶峰,朱子学传到日本,经过350多年的传播,逐渐地兴隆起来,日语毕业论文,并被德川幕府奉为“官学”,并成为江户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后来随着中国明代阳明学和清代考证学的传入,日本又相继形成了阳明学派、古学派、考证学派等儒学流派,并最终达到了日本儒学的鼎盛时期。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