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夏目漱石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对夏目漱石的人生观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影响。夏目漱石特别喜欢老子的哲学观点,用相对性的观点去观察客观世界是夏目漱石终生坚持的世界观。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老子;相对性 被称为塑造了日本人灵魂的日本文学大师夏目漱石出生于1868年2月9日,在他7岁(1894年)的时候进入户田学校学习,后来又转学到市谷学校,在此读完了高小第八级。在这阶段夏目漱石还经常去大儒学家荻生徂徕创办的图书馆,饱览了众多的与汉学有关的书籍,接触到了许多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78年2月17日夏目漱石发表了他最早的一篇文章《正成论》,该文章是用汉文调书写的。之后不久夏目漱石进入了山岛中州创办的汉学私塾二松学舍,这里设立了论语・孟子・荀子等科目,在这里夏目漱石系统地学习了《文字蒙求》《文章轨范》《唐诗选》《唐宋八家文》《论语》《孟子》等科目。夏目漱石自幼喜欢汉学,进入二松学舍后更想把汉学当做自己终生安身立命的手段。1884年夏目漱石17岁时进入东京帝国学院预备学校。1889年9月9日夏目漱石完成了他的汉文暑假游记《木屑录》,这是夏目漱石最早汇集成册的著作,其中有如下记述,“余在京闻鲷浦之奇熟矣,乃赁舟而发。距岸数町,有一危礁当舟。涛势蜿蜒,延长而来者,日语论文题目,遭礁激怒,欲攫去之而不能,乃跃而超之,白沫喷起,与碧涛相映,陆离为行,礁上有岛,赤冠苍胫,不知其名。涛来一搏而起,低飞回翔,待涛退复于礁上,余与诸子呼奇不歇。” 以上描述虽然不很规范,但漱石的汉语功底由此可见一斑。《木屑录》署名为漱石顽夫,这是他的正式笔名夏目漱石的来源。漱石来自汉语成语“漱石枕流”这一典故。1890年7月夏目漱石从预备学校毕业,利用暑假休息时间游历了旅游胜地箱根,并写了多首汉诗,其中一首题为《函山杂咏》的汉诗如下。“昨夜着征衣,今朝人翠微。云深山欲灭,天阔鸟频飞。驿马铃声远,行人笑声稀。萧萧三十里,孤客已思归。”同年9月夏目漱石进入东京帝国学院文大学英文科学习,之所以违心地选择了英文,这完全是出于生活的考虑。在校期间书写了论文“论老子”。夏目漱石于1893年7月学院毕业,同时升入同学院探讨生院。离开东京帝国学院夏目漱石首先选择了教师的工作。最先就职的单位是东京高师,这里的工作环境令他感到失望,于是有着强烈正义感的夏目漱石毅然地辞掉了这份工作,去了远离东京的爱嫒县松山中学。据说他的这一举动是受到了陶渊明思想的作用,赴任当天他就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了他酷爱的《渊明诗集》,因此在他的汉诗中我们常常可以依稀看到陶渊明的影子也就不足为奇了。1990年5月夏目漱石被文部省选为公派留学生赴英国伦敦留学。受到中国文化熏陶的夏目漱石,目睹当时英国的社会近况,产生了文化冲突,在精神方面感到很不舒畅。1902年12月5日,夏目漱石结束了两年多的留学生活,踏上了归国的航程。归国后,夏目漱石在东京帝国学院和东京第一高级中学任教。教育之余,夏目漱石写了他的处女作《我是猫》。《我是猫》中的主人公是一只被人遗弃的猫,著作通过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无情地揭露了人们由于自私自利而产生的种种丑陋的行为,嘲笑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虚伪,并通过苦沙弥这一人物的嘴说,“死是痛苦的,然而死不得就更痛苦。对神经衰弱的国民来说,活着比死去更痛苦”。并且预言,“从今天说起,再过一千年以后,人们都必须会实行自杀的。一万年以后,一谈到死,除了自杀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死法了。”这部著作表达了夏目漱石对人类前途的悲观和关于未来的失望。《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反响非常强烈,因此夏目漱石心中产生了辞去教职工作,从事对人心有教化影响的专职作家工作的念头。1907年进入朝日新闻社,开始了他的专职作家生涯。之后,夏目漱石又陆续写了《三四郎》《从此以后》《门》前期三部曲,以及包括《虞美人草》在内的众多脍炙人口的著作。夏目漱石的后期三部曲是《行人》《心》和《过了春分时节》。《行人》这部小说的书名是引自中国古典著作《列子・天瑞编》。书中有这样的记述,“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著作中的主人公三郎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理想,苦苦追寻不思归家的人。长篇小说《心》是先在朝日新闻上连载,后来又由岩波书店出版了单行本,日语论文,封面由夏目漱石亲自设计,采用的是夏目漱石十分钟爱的中国石鼓文图案。这种别致的图案后来多次被用于夏目漱石全集的封面装饰。夏目漱石在修善寺大患之后,对禅尤其是汉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乎每天下午都要写汉诗抒发情怀。夏目漱石在自己画的水墨画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起卧乾坤一草亭,眼中唯有四山青,闲来放鹤长松下,又上虚堂读易经”。在另外一幅画上这样写道“唐诗读罢倚阑干,午院沉沉绿意寒,借问春风何处有,石前幽竹石间/”。夏目漱石在距去世前的第12天写下了他最后一首汉诗,抒发了他对世况的无奈和淡淡的孤独。“真踪寂寞杏难寻,欲抱虚怀步古今。碧水碧山何有我,盖天盖地是无心。依稀暮色月离草,错落秋声风在林。眼耳双忘身亦失,空中独唱白云吟”。夏目漱石虽然对日本社会非常悲观,但是他没有放弃过用中国传统来文化改造日本人道德观念的想法。1916年12月9日夏目漱石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令他感到担忧并充满了矛盾的人类社会。 夏目漱石的著作种类繁多,涵盖小说诗歌杂文评论等等。要想准确地理解他的著作并非易事。例如,他在小说里刻画出的形形色色人物都是矛盾的,没有正面人物也没有反面人物。另外,读他的评论或讲演稿也会令我们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很难归纳出其中的论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由于受到了老庄思想的作用。 在《漱石山房藏书目录》里我们可以看到《论语》、《诗经》、《文选》等许多与儒教有关的书籍,但对夏目漱石作用最大的还是老庄的哲学观点。漱石自幼喜爱老子学说,1893年,漱石在读学院期间写了题为《论老子的哲学》的论文,该论文总括了老子的哲学观点与黑格尔哲学的区别,夏目漱石在论文中对老子的“玄”是这样理解的。“所谓的玄就是用相对的目光去认识世界”。夏目漱石认为现实社会中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事物的内部包含着两个相互矛盾的对立面。夏目漱石深信这个矛盾的存在是所有真理的最基本的原理,同时这相互矛盾的对立面又相互依存,一方消失的话,另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人也不例外,也是矛盾的存在。夏目漱石在演讲中曾说:“在人世间,不存在绝对的恶人,也不存在绝对的好人……绝对的忠臣、孝子、悌女是不存在的。”夏目漱石始终是用怀疑的目光来审视我们生活的这个相对的社会。他认为,所有的真理、规则、价值、社会现象都可以根据人们所处的不同立场,做出不同的理解和结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社会中不存在客观的真理标准,所有的事物都是流动的相对地存在于客观现实中。夏目漱石的这种哲学态度反射到他的著作当中,就使其著作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令人百读不厌。 夏目漱石虽然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上只生活了四十九个年头,但他给我们人类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使现在读到他的著作我们依然感到震撼,令我们放弃矜持与武断,用冷静的目光观察世界,同时也警示国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用科学的措施认知这个复杂的世界,使我们变得理性,让正义的阳光充满人间。 参考文献: [1]江藤淳.《夏目漱石和他所处的时代》,新潮社1970。 [2]小森阳一.《重读漱石》筑摩书房。 [3]何乃英.《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北京出版社1985。 [4]三好行雄.《夏目漱石事典》,学灯社 1998。 [5]武田胜/.《漱石的东京》,早稻田学院出版部 1999。 (作者单位:北华学院外语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