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世绘看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受容与传播[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浮世绘在中国明清插图版画的熏陶下初现雏形,融合日本民间文化后逐步发展成为日本美术上最具本土特色的艺术形式。在19世纪后半叶,浮世绘流入西方后,对西方美术中的印象派产生了作用。在这次文化流传的背后,日本在面对外来文化受容时所具有的盲目性、趋优性和创造性与转播文化时所体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及开放的态度使其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浮世绘;日本;外来文化;受容传播
  作者简介:
  毕克寒(1978-),男,博士,东北学院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张萌(1990-),女,硕士,东北学院外国语大学探讨生。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1
  日本的浮世绘是一种表现世道风俗的民间绘画。 “浮世”常喻人生无常苦短,须尽欢处且尽欢。故浮世之绘尽写繁荣俗世香艳娇美之姿,试图将瞬间的浮华之美以这种形式流传于世。作为东方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浮世绘与中国明清版画有着很深的渊源。
  一、浮世绘在东方的缘起
  任何一种艺术的产生与兴盛都离不开滋养它生根土壤与培育它发展的历史文化环境。自古以来,日本几乎没有间断过对中国汉籍典故的传入,到了江户时期,其传入的规模与数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
  随着中国大量插图书籍与画谱在江户画坛的风靡,中国式的趣味对日本画家的艺术理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浮世绘的一代巨匠,日语论文题目,锦绘的创始人铃木春信的著作中就不难发现许多的中国明清版画元素。据著名浮世绘探讨学者高云龙在《浮世绘艺术与明清版画的渊源探讨》所记载,春信存世的600多幅浮世绘的著作中,绝大多数是美人画,这些美人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这些著作中美人的脸部似乎没有任何表情,“千人一面”。因此,与其说她们是从生活中写生出来的真实的美人面容,不如认为这些一个模型形成的美人画是春信对中国仕女画的临摹更为使人信服。这种千人一面的美人面容美感正是在他大量临摹明代仕女画后,审美情趣产生潜移默化转变的结果。
  虽然世人一直认为是浮世绘日本独创的艺术,但无论是从它艺术理念、审美趣味的产生还是从其画题与画法的发展过程来看都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着血乳交融的渊源。用日本学者的话说,浮世绘的题材“确实反映的是日本式的风俗,但不要忘记如果没有中国明清版画的著作和技法的传入,浮世绘就不可能发生和发展”。[1]
  二、浮世绘对西方印象派的作用
  浮世绘一方面吸收了大量的中国元素,经过日本本土风俗文化的沉淀与洗礼重新融合创造出了拥有日本特色的浮世艺术。另一方面,浮世绘传入西方后,也对西方印象派绘画产生了重大作用。
  对于浮世绘版画对印象派画家的作用,英国著名教授迈克尔·苏立文在《东西方美术的交流》一书中提出了三种方式:一是“日本化”,是指在画中添加扇子、和服、花瓶、屏风和其他日本式的器具,以创造出日本文化的印象。二是“日本主义”,指画家采用日本绘画的技巧,却不一定要画出日本式的道具。三是“日本风格”主要是指按照日本绘画的方式画出一些较为琐碎的东西点缀在自己的著作中。[2]
  在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先驱人物马奈的《左拉肖像》、德加的《舞女》等一系列著作中都出现了所谓“日本化”与“日本主义”的浮世绘风格。莫奈对日本浮世绘版画也十分赞赏,从他的著作《穿和服的女人》可以看出“日本风格”对他的吸引力。这幅画以莫奈夫人为模特,各式各样的日本扇子作为背景,画中女子的形象、服饰和姿态显示出典型的东方风格,日语论文,看上去就像是一位身着和服翩翩起舞的法国美人图,这是西方传统绘画中从未出现过的题材。
  浮世绘不仅为马奈、德加、莫奈等印象派画家带来了启迪,许多后印象派画家也从浮世绘中吸取营养。“凡·高笔下湛蓝的天空、金色的向日葵等色彩艳丽的著作就是从浮世绘中获得灵感的,其油画《梅树开花》则能明显看出广重的作用。”[3]正如有学者所说:“如果说出最典型、知名度最高的日本绘画,那么就必然首推浮世绘了。浮世绘对西方的作用,是从来取惠于他国的日本艺术第一次推动了世界艺术的进程。”[4]
  三、日本在浮世绘的形成与传播中起到的核心影响
  纵观这场以浮世绘为中心的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我们发现时代的推动与社会的发展与其有着无法切断的关联,然而作为这场文化神交的更核心的动因,日本在其中所起到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日本在接触中国明清小说与版画时,对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来文化以一种狂热喜爱的态度将其全盘的吸收,这也不得不说是具有一定盲目性的。然而,随着明清小说与版画在日本的盛行,日本人对其的态度也由狂热盲目吸收模仿,渐渐趋于冷静,在日本本土文化的重新融合与洗礼后,具有日本特色的浮世绘逐渐初现雏形,并不断地向着符合日本审美意识的方向传化。浮世绘的一代巨匠铃木春信,借中国插图书籍和画谱大量在江户流传之机,通过自己的努力临摹中国明代仕女画的笔法,尝试以清新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没有肉欲、纯真的美人画像。春信的匠心独运在不经意间提升了日本浮世风俗画的精神领域的同时也美化了江户町人的文化。[5]日本在面对具有中国元素的外来文化时,善于将其与本土文化融合,向着美好的方向转化的趋优性有创新性在这里得以体现。
  伴着江户兴亡而起落的浮世绘,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已渐渐走向尽头,然而却在不经意间传入了西方,而改变了命运。这是偶然的传播中隐藏着的却是必然的因素。以日本为首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相遇,并不是单方面的传播与灌输,而是好像两个不同的事物相互吸引,各取所需。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双向交流与融合。不可否认的是,促使这种交流存在的前提就是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文化需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走上了全面西化的道路,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与文化来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所以日本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将本国的文化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流入西方。而西方印象派画家的艺术革新运动正急迫需要一盏明灯来为他们指明方向。因此浮世绘在西方的传播关于那些在茫然探素的画家们来说犹如久旱的甘露,它的迅速盛行便是意料之外却又处于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结语:
  如上所述,在这次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日本以独特的外来文化处理方式将中国元素完美的融合与本土文化中,结出一颗璀璨的艺术果实——浮世绘,又在不经意间将这颗果实不着痕迹的移植于西方土壤之上并使其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如何变冲突为交融,关于这一课题的进一步探索,依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注释:
  [1]谷信一,美术史[M],山川出版社,1968年,第474页。
  [2]迈格尔·苏立文,东西方美术的交流[M],陈瑞林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250页。
  [3]赵德宇,日本近代文化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年,12月,第25页。
  [4]刘晓路,江户艺术论 [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56页。
  [5]高云龙,浮世绘艺术与明清版画的渊源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第68—72页。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