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研讨如何解决高校日语系普遍存在的日本文学方向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上,结合黑龙江学院日语专业本科生、探讨生日本文学课程设置情况,研讨如何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乃至学生毕业后的信息跟踪等多方面的教育互动,做好课前铺垫、课中渗透引导和课后信息交换,尽可能多地培养日本文学方面的探讨人才,壮大日本文学教研人员队伍。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文学;教育;互动;信息交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39-02 一、师师互动,做好课前铺垫 日本文学课程,不管是日本文学史还是日本文学著作选读,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日语语言功底,还要对日本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日语系课程设置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在黑龙江学院,精读、泛读等语言基础课贯穿整个本科教育,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著作选读等课程则安排在第三、四学年完成。 教师作为主要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影响,是教育任务完成的根本保障,教师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教育任务完成的优劣。鉴于日本文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相关度高的特点,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但要了解所承担课程的教育内容、重点、难点、课时分配等,还要了解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在整个四年制本科生教育设置中所占的比重,尤其是同一学期中各个相关学科的教材、课程内容、课时分配等。所以,集体备课――即教师之间课前准备阶段的互动交流很重要。 当前,高校对集体备课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认为它就是在同一学年、同门课程教师之间进行,其目的是对教育中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或统一认识。笔者认为,集体备课并不仅仅为某一学科或课程服务,它还应该成为整个本科乃至探讨生教育过程中的一环,其目的是使本专业的教育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所以,不但同年级同学科之间,而且不同年级同一学科、同一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相关学科、同一年级相关学科,都要进行集体备课。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在熟悉本科生及本学科培养方案、了解本科生及本学科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参与本学年、本学科、不同学年相关学科的教材选择、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及考试难易度分配等,通过积极、多元的交流和研讨,互通有无,达到资源、信息共享和教育上的互相渗透与互相促进。 二、“文史”互动,实现课程的无缝对接 这里的“文”指日本文学著作选读课,“史”指日本文学史课。文史互动,是指在教育准备阶段,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教师之间所进行的集体备课等形式的信息交流活动。 文学史课程一般分为古代部分和近现代部分,相应地,文学著作选读也是这两个年代的著作选集。一般来说,这两门课程由不同教师担任,教材选择也是分别选择,而两门课程却是同时进行。如果它们的文学流派、作家、著作恰巧在相同或相近的时间段出现,则会相互关联,便于联想记忆和触类旁通的理解。但实际上这种巧合的几率非常小,往往是文学史讲到无赖派而著作选读却在读《在城崎》,甚至是《源氏物语》。还有一种情况是,文学史学习古典部分,而著作选读却只选近现代著作来读,这样学生对古代文学史只能是单纯的记忆,不能达成事实依据基础上的深刻理解。反之亦然。所以,文学史与文学著作选读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这种互动的形式可以体现为集体备课,也可以体现为随时随地的沟通。内容可以包括教材、课程内容的取舍和讲解详略度,讲解重点、难点的分配等。 其实可以把日本文学当做一门综合课程,下设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著作选读等分科课程。这种分法可以打破传统的从一门学科中选择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从相邻相近的几门学科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某一学科的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可以互相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得到加强,并在学习中形成正迁移,促进其他知识技能的学习。 三、师生互动,消除学生的畏惧和排斥心理 这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互动。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下课即走人,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不了解;学生上课时拿起教材,下课后放下教材,教材只在课堂上属于学生,他们不提问也不想积极思考。这样一来,“教”与“学”都成了各自为政的被动行为,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作为教师,应该利用现有条件,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拿日本文学著作选读课来说,现有的教材一般是根据文学史的年代或流派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确定著作的出现次序,这样一来,一些较难读懂的文学著作,比如《舞姬》、《我是猫》、《刺青》等就会给学生“日本文学课太高难”的印象。更何况它们涉及的时代、社会状况等背景知识范围广,不好理解。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知难而退”,放弃深入学习。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选择一些浅显易懂又非常畅销的现当代文学著作,比如津岛佑子、村上春树的一些短篇小说,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并及时给予鼓励和适当的指导。待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加深著作的难度。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不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及整体上的文学传统,对动辄“爱”、“性”、“死”的日本文学有一种排斥心理,说它“要么男女之情、要么阴暗抑郁”。作为教师,应通过问卷调查、课上询问或个别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再通过讲座、经典欣赏、学术论文介绍等方式,使学生对文学、尤其是日本文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消除误解。 四、本研互动,做好课程的过渡与衔接 “本研互动”是指担任本科生与探讨生日本文学方向课程的教师之间通过信息交流,达到课程内容设置、教育等方面的补充和递进。 具体来说,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教育方面,使本科生与探讨生日本文学课程过渡与衔接顺利、顺畅地进行,使探讨生课程真正成为具有一定难度、一定科研含量、一定探讨价值的课程。当前有一种情况,本科生和探讨生阶段都设有日本文学著作选读课程,探讨生阶段是普选课程,即不分探讨方向都必须选修的课程。如果同一教师承担这两项教育任务的话,日语毕业论文,很容易出现本科生阶段已经讲完的内容,到探讨生阶段再次重复教授的情况。这样,探讨生课程的科研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笔者也同时承担本科生和探讨生的日本文学著作选读课程。具体做法是:(1)避免本科生与探讨生阅读内容的重复;(2)本科生阶段以文本阅读、解说、欣赏为主;探讨生阶段则使文本阅读在课前完成,课上1/4的时间解决文本阅读中出现的问题,2/4的时间阅读并讨论文本的专业性评论文章,其余1/4时间动员学生就文本发表见解。如果这两个阶段的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担任的话,则要他们及时交换信息,使本科生阶段成为基础和铺垫,探讨生阶段成为在此基础上的拔高和升华。 第二个目的则在于日本文学方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具体来说,就是使更多的探讨生选择日本文学作为探讨方向,这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从黑龙江省高校(尤其黑龙江学院)日语教师的专业分布和学历水平上看,担任日本文学课程、从事日本文学探讨的教师人数较少,整体学历偏低;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看,语言、文化方向多于文学方向;探讨生则是语言明显多于文学方向。这严重制约了语言、文学的均衡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日本文学学科的梯队建设。鉴于此,可以通过教师有意引导和渗透,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选择其作为探讨方向,还可以利用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在本科生阶段就发现有兴趣致力于文学探讨或者具有文学探讨天赋的学生,引导其选择文学探讨方向。 五、校校互动,拓宽人才培养空间 如第四部分所述,黑龙江省高校从事日本文学探讨的教师人数相对较少,学历偏低,既制约了语言、文学的均衡发展,同时也不利于该方向招收探讨生。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也为该方向的人才队伍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因为人数少,竞争条件和激烈程度相应地也会降低。所以,只要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能够发挥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就可以根据现有状况和实际需要,扩大日本文学方向的招生和培养。 具体来说,如果各个高校能够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关系和信息交流的话,就能够知己知彼,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按需培养人才。所以,不但要了解本学校的人才储备情况,还要了解各兄弟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包括教师人数、学历情况、探讨方向、需要进一步深造的教师人数等;生源情况方面,则要了解本科生和探讨生的人数、毕业论文的探讨方向、要求进一步深造的学生人数等。 再有,作为黑龙江省高校日语系的领头羊,2017年黑龙江学院获批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下设日语语言文学等方向。2017年该方向已招收语言方向的博士生,文学方向因为师资力量等原因尚未招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文学学科人才紧缺、梯队建设准备不足等问题。所以,如果我们认识到该问题并积极主动地给予解决,就会提高黑龙江省日本文学学科师资的整体水平,使语言、文学齐头并进,均衡发展,更有助于提升黑龙江省高校日语系的办学层次和社会声誉。 上述谈到的五个问题,就是加强“师师”、“师生”、“校校”的关系和互动。其中校校互动并不只限于省内高校之间,日语毕业论文,它还可以扩展到各省市乃至全国各地开设日语系,尤其是日语系探讨生课程的学校之间。本文的出发点是为了缓解日本文学方向人才紧缺的问题,同时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师教育、科研各自为战,科研挂帅、教育遇冷,教师硬着头皮搞科研,致使科研没有创新,教育毫无起色的近况,期盼高等教学,尤其是文科类,能够以教育为本,以教育带动科研,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柳海民.教学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17. [2]王志松.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M].北京:外语教育与探讨出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