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日本文学中以悲为美的“物哀”思想[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在日本传统的文化里,物哀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在物哀的基本文化概念和来源的基础上,探讨日本文学著作中的“物哀”现象,详细略论了物哀的作用因素和对日本文化的深远作用,在文化的角度上更好地理解日本的物哀思想,希望通过略论,更好地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文化 物哀 文化内涵
  在日本传统的文学、美学和诗学的理论中,物哀是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物哀之美,是对生命的悲凉思考,是对岁月无情的感叹,是对生活无常的悲剧感慨,它是日本文学的诸多特色之一,值得认真研读与品味。
  一 物哀的基本概念和文化内涵
  1 物哀的概念
  “物哀”是日本文学历史上最为古老并一直流传的思想因素。现在,一些探讨日本文化的文人会把“物哀”翻译成“情感”“情趣”等,但是由于物哀思想的广泛性,使得许多学者对物哀的翻译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色。当前在日本文学界对物哀的探讨一直兴盛不衰,每每总会出现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据日本史书《古语拾遗》中记载,“哀”是一个感叹词,可以表达任何的情感意思。在日本古代文学里,它的影响就如同是古汉语文言文中的“啊”“呜呼”一样,可以感叹兴奋、激动、愤怒、悲伤、感慨、惊诧等众多复杂多变的情绪。当中国文化流入日本,汉字传入之后,日本文人就使用汉字“哀”来代替原有的日文,但是汉字“哀”的本意就是悲哀,它使用在日本文学中又不是很贴切。至此,日本文学传统基本形成,文学中的美学观念也基本完善。物哀,在其基本的悲哀伤感的基础上,还被赋予了多种情感要素,比如同情怜悯、凄美壮观、感慨动容、悲怆沧桑等。
  2 物哀的内涵和文化特征
  虽然物哀产生时间已久,但是在日本文学历史上,第一次将“物哀”观念正式提出来的是江户时代的著名国学家本居宣长。在日本许多的文学著作中,“物哀”包含了其最基本的悲哀思想,但是物哀不仅仅是悲哀,日语毕业论文,它有着更为广阔的情感内涵。我国著名的日本文学探讨学者叶渭渠经过多年对日本文化的细心品读,他也认为,日本文艺中的物哀,狭义来说,可以是悲哀美,它对他人、对自然、对世间万物都有着悲哀的情绪;但是更应从广义上来看带物哀,它在人、自然、世界等不同层次中,又体现了高于悲哀情绪的情感共鸣。它逐渐从悲哀一步步消解、升华和超越。因此,要更好更深刻地理解日本的物哀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人内心情感的真情外露。一般来说,文人比一般人对世界更加敏感更加柔软,当他们接触外界时,对他人、对自然、对世界万物有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心随物动,诗人情怀自然而然地流露,也许是喜悦,也许是悲哀,也许是苦涩,也许是快乐,有时缠绵悱恻,有时迂回婉转,有时情到浓时,有时思绪万千。有这种真情流露的人,才是真正理解物哀的人,这也许与中国文化中的“性情中人”有点相似了。
  很多不了解“物哀”一词的人看到日本文学中的“哀”时,会直接理解为悲哀,这恐怕是受日本文学中普遍存在的无端自杀情结作用,但这种理解显然是较为片面的。其实,“物哀”很多时候在文学著作中被用作为有感而发的语气助词。比如,在《源氏物语》里,主人公看到什么美景遇到什么事,心有所感都会发出“哀”的叹息。看到绚丽的自然景观,会发出:好美的花啊,好圆的月亮,好美的日落的赞美;遇到某些事情时,会发出:这真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这真是值得开心的事的感叹。无所谓对物对事,都是一种内心的触动,正所谓,心感外物,也就是物哀意义的延生。关于那些没有深刻理解物哀的人来说,就是没有悟性的人,不能被这个世界的事与物感动内心,感无所触,情无所发,就是天生愚钝之人,不是天生豪迈潇洒之人,不是真性情之人。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之美,除了它的“真情流露”的深刻内涵之外,还有几个显著的特征:
  (1) 物哀是文人对客观事物表露出的一种自己的主观情感,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而引起的作者内心的共鸣;
  (2) 物哀引发的情感共鸣不仅仅局限于真实存在的事物,还可以引申为他人和其他的情感,因此,它是具有一定生命意义的情感形式;
  (3) 物哀从人到自然再到万事万物的延生,日语论文题目,是一次直抒胸臆,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用内心的情感把握现实的世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趋势,值得高兴的就高兴,值得悲伤的就悲伤,不拘泥于一种感情,动之以情,从心出发。
  二 物哀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1 中国儒家思想的作用
  日本封建社会制度与中国封建制度相似,日本的儒学也受到了中国儒学的作用,并在它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了日本的享乐主义。《源氏物语》里就深刻地体现了日本的现世精神。日本儒学虽受中国文化作用甚深,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主张自然,但是却反对中国儒学中的禁欲思想。在《源氏物语》里就有很多对爱对性的描写,描写的十分唯美、十分质朴,体现了对人的本性和生命意识的尊重。
  2 佛教思想的作用
  日本学者曾经指出,在《源氏物语》里的“物哀”思想,有着无尽的空虚,悲哀与寂寞,从中可以看出佛教思想的厌世与生命无常。日本本土的神道宣扬的是现世的思想,佛教宣扬的是消极的人生态度,在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之后,日本的神道最终接受了神秘的佛教思想。根据可用的准则,它发扬了佛教思想中对自己有用的要素,废弃了佛教中的清规戒律,慢慢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日本佛教,宣扬真诚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现实世界。至此,“物哀”思想不单单指悲哀,还衍生为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3 道家玄学的作用
  道家玄学强调真实真诚随心所欲,这种宣扬人性的自然,夸大了道家思想中的自然性一说,这也正好符合了当时日本社会进化的特殊时期的需要,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人性自然的思想能够被更多的日本人民所接收,并不断大幅度地作用着日本文化。“物哀”指的是主观感情关于客观事物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而直接抒发的一种美的情绪,它不仅代表着日本文学的思维,也代表着日本民众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态度,这些思维最终都演化成“物哀”。自然界中的自然之物与人的内心的自然情感都是自然的产物,都应该遵循它的自然之性。日本民众这些思维方式与思考措施都与玄学中的和谐之论相仿,因此玄学才能够在日本发扬光大。从来源上来说,老庄的自然而然发展成为了玄学的人格独立,再发展成了人格之上的思想,在统治者的宣扬下,又发展成了“人欲即天理”,而又把这个作为了人类社会的真理。一切只从自己出发,忽视客观社会,抛开理性与伦理,只以我为尊,用自然艺术的措施看待面对这个世界,这就是“物哀”的文化特征。由于中国古代玄学的作用,进一步作用了日本人民的重情感、缺乏理性、注重细节的文化特征。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