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较教育法的影响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历史教育应着重采取比较教育法。为了便于比较教育,可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变法前后、战争时期及和平年代。这三个阶段于日本相对应的同一历史阶段进行比较教育,更能使学生在心灵上深受震撼、警醒,日语论文,并由此产生深沉的反思,课堂教育效果更为深刻。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日;比较;历史教育 在中日比较中学习历史,让学生们产生紧迫感,危机感,让他们知道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却几乎灭掉曾经多么强大的中国,原因何在?这是摆在每一位历史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可以贯穿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问题。为了便于系统教育,本人把整个中国近现代以及当代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变法前后的比较教育 两国的变法前与变法后国力相差悬殊,在这一教育阶段,比较教育尤为重要,可挖掘出许许多多的教育亮点,而每一亮点无不引起学生精神上的震撼。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无比灿烂的历史文明;而日本,却从来没能够在历史舞台上展露头脚,他们甚至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许多文明的东西是从中国学来的,是中国的附属国,是个可有可无的弹丸之地。 两国国力的分水岭是在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曾经的“学生”赶超了年迈的“老师”。为什么会有这一变化?为什么日本的变法取得了成功,而中国却不能?教育中可围绕重点,充分展示出历史教育的意义所在。如可从革命大势、文化异同、社会基础、领导能力、变法阻力、推进措施、改革侧重、斗争策略上等进行比较略论。但要注意,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为现实服务的,从这点上说,要着重略论哪点,在于它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据此可略论比较两国的斗争策略不同,而使学生身受有益启示。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关系了人民群众,利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决心和力量,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以及拥护下,取得了变法的胜利。而中国呢?仅想依靠皇帝,疏远群众,缺乏与其他阶级的关系,故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 这一阶段的比较教育,当然不仅仅局限于变法本身,其它可用于比较的内容还有很多,这里仅举变法本身的一例。在实行素质教学的今天,我们只有紧紧地抓住了这点,才能引起学生对学习历史的重视,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才称得上学习历史是为了现实服务的。 二、战争前后的比较教育 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侵略者为打败中国,以中国为假想敌作了总体战前准备,以及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现单以最值得一提的,最具代表性的小川又次制定的《清国征讨策案》为例,该案内容中的“攻击策案计”分三篇,即:“彼我形势”、“作战计划”、“善后处置”。在第一篇“彼我形势”中,小川对中国军备调查极其详尽,而在第二篇“作战计划”中,小川对中国的地形地势,以此采取何种进攻态势,都已了如指掌胸有成竹。从一定意义上讲,日本在战前所进行得较充分的总体战准备是战胜中国的重要因素。 让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后,再转入我们的清政府。中国对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的发展与变化,完全不理解,仅听到一些传闻,仍然抱持着轻视日本的心态,关于日本长期对华战争准备一无所知。李鸿章还夸口“以中视西,或未可轻敌,以剿倭奴(日本),是操胜算也”。因为当时中国人都以为自己的海陆军都强于日本的。然而战争一开始,中国便一败涂地。 通过这一比较之后,老师的激愤情绪也感染了学生,他们都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有说清政府怎么没有想到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贤早就给出我们宝贵的遗训呢?《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有说日本关于我国的国情了如指掌,而我们关于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却一无所知,再加上清政府的骄傲自满。夜郎自大,我们怎么不吃败仗呢?也有说作为学生的我们,往小的说为自己,往大的说为了我们的国家,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历史教训。 三、和平年代的比较教育 在八年级下册的《中国历史》中,战争已基本结束,中日两国都处于和平环境之中,经济建设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仍可使用比较教育法,但注意应更多地关注人才教学的问题。众所周知未来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那么身为教学工作者的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未来国家建设的人才,究竟怎么样呢?作为历史教育者的我们应结合教育内容给予关注,发挥历史学科为现实服务的影响,让我们的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自身的不足之处。 四、比较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历史知识的积累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能够举一反三、博古通今,教育中用得上的国内外事件,能够信手拈来。在学生的眼里,某一教师的魅力,其实就是某一学科的魅力。因此,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水,是比较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注意“两度” 即在抓重点的前提下,注意深度及广度,要针对不同的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采取不一样的比较教育。如果比较难度太大,范围太广的话,势必会事半功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把握“两主” 即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互动教育当中,注意“导”与“体”密切结合。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而只是发挥监督的职能,在讨论环节中时刻留意学生出现的离题、怪题,将学生的比较思维引向正确的历史思维轨迹。在此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日语论文,积极发表自我看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充分地体现,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才得以充分地调动起来。 (四)切准时代脉搏 历史教育,也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国际风云变幻,面对天下发生的大事,指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历史事件与现象进行全方位地比较,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必定为之高涨,更为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历史如同喜欢童话故事一般,枯燥乏味无用之感随之荡然无存,为本人多年从事历史教育所追崇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不断地进行探究尝试。不知以上所写妥帖与否,愿与同行共商讨。 参考文献: [1]周彦,于春梅.论甲午战争前日本的总体战准备.2017,(6). [2]张琪.论日本明治维新的胜与中国戊戌变法的败.西安联合学院报.2017第5卷第3期. [3]何捷.简论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之差异.黔南民族师范大学学报.2017第1期. [4]孙云晓.夏令营中的较量.少年儿童探讨.1993.第2期 [5]孙云晓.13年后的较量,中国青少年体质仍不及韩日.中国青年报.2017.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