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和婚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电视关心的主题。自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次把婚恋节目搬上了荧屏,各国的电视人对婚恋节目进行过不同的探究,演绎出不同的节目形态。现在世界各国婚恋节目的形态多达数百种。 中国论文网 中日韩三国同处在东亚文化体系下,日韩的文化积累深受中国文化的作用。因此中日韩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有着相通性,存在交流沟通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生产几乎都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欧美/日本首创-港/台移植-国内“星火”-国内“燎原”。婚恋节目也是这样,早期台湾的婚恋节目《非常男女》的节目原形就是从日本拷贝过来的,随后国内的湖南卫视开播了《玫瑰之约》,东方电视台开播了《相约星期六》。近年来,韩国的《情书》、日本的《恋爱巴士》和《恋爱观察室》也通过网络渠道进入中国,由于文化的相通性,这三档日韩婚恋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关注。 本文尝试在东亚文化背景下,对当前正在热播的《相约星期六》、《情书》、《恋爱巴士》进行比较探讨,希望能给广大电视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一些启示。
一、三种节目形态比较略论
《相约星期六》、《恋爱巴士》、《情书》是中日韩三国电视人分别制作的三档婚恋节目,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和风格,《相约星期六》的“红娘”服务深得人心,青年人争相参与;《情书》的娱乐渗入骨髓,让人捧腹不止;《恋爱巴士》真实彰显恋爱的过程,让人身临其境。三档婚恋节目在各自的市场中都有不错的收视表现。 1.《相约星期六》 国内的《相约星期六》节目是东方电视台1998年起开设的一档以爱情、婚姻、家庭为主题的谈话类综艺节目,专为单身的青年男女服务,日语毕业论文,是一档扮演“月老”角色的节目。男女嘉宾绝大部分是白领未婚青年,偶尔也有中老年专场。 《相约星期六》选择的是模式化的节目形态。节目的参加者是社会中的普通大众,他们有自己固定的职业和生活环境,没有经过专业的表演训练。作为一档速配型节目,男女嘉宾接触的机会很少,只能通过外貌和节目的几个小时的短暂接触来了解对方。感情不是感觉,爱情不是激情。婚姻是终生相伴的结合,相识只是个机会,在一两个小时的短时间内,是不能从对方的一点点表现中判定一个人是否合适自己的,更何况对方的表现是不是真实还很难说。由于恋爱双方没有经过真正的感情培养,大都是一见钟情型的,因此节目结束后,最终速配成功的情侣很少。 去年,该节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相比较于原来单一的棚里录制,此次改版最突出的就是“互动”这一全新的方式,增加了短信互动、外景棚互动、街头随机互动等环节。改版前的《相约星期六》更多的是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似乎称之为谈话节目更加合适,节目制作比较保守。改版后节目加强了与场内外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收视率稳步上升。 2.《情书》 大型综艺节目《情书》是韩国SBS电视台每周六下午4:50~6:50播出的《实际状况――星期六》中的一个板块。这档速配型婚恋节目和《相约星期六》有很大的不同,《情书》定位于明星纯娱乐性节目,嘉宾多为当红艺人。在主持人的指挥下,男嘉宾通过跳舞、游戏,展示自己的魅力,最后赢得女主角的芳心。由于最佳配对的竞争只是一场娱乐游戏而已,主持人和嘉宾经常会不顾自己的形象,把节目的搞笑做到极致。 《情书》节目由一向搞怪而不计形象的姜虎东主持的。身兼韩国两大娱乐节目“X-MAN”和“情书”的主持人姜虎东,摔跤运动员出身。早在2017年,他就在MBC主持过一档明星配对的节目――《天生缘分》,在韩国青年中作用较大。 《情书》节目形式变换频繁,每一期的游戏都很有创意,给观众很强的新鲜感。 第一季的《情书》节目形式是由一个女嘉宾和八个男嘉宾对阵,通过男嘉宾的个人才艺秀,由女嘉宾选出当期的“完美男士”。2017年至今改版后的第二季节目,参加的嘉宾为七(八)个男嘉宾和七(八)个女嘉宾共同配对游戏,“八男抢一女”变为“一对一配对”,增加了节目“笑点”。 《情书》作为一档娱乐节目,每期都有众多明星参加,节目的可看性较强。当前的《情书》主要分七个环节:开场秀,男生游戏,女生游戏,第一次组合(持花男子或跑道竞赛),“给我出来”(摔跤),情侣游戏(抢椅子或者抢答问题),最后组合(最佳配对),每两集节目合为一代,讲述完整的配对过程。 《情书》节目有自己的剧本,主要是对于节目流程、出场顺序以及开幕和谢幕时的表演。“开场秀”中最吸引人的就是舞蹈竞赛,各位艺人可以在此尽显舞技。其中也不乏搞笑舞蹈的诞生,如“鸡腿舞”、“走狗舞”、“洗头舞”等。 作为一档娱乐节目,《情书》以其绚丽多彩的电视画面和强烈的音乐冲击共同构成了欢快热烈的现场气氛,强化了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带来了纯粹直观的当下快感和强烈的现场感,感染着节目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其精美的后期制作和夸张的内容表现,更满足了受众寻求暂时放松的短期娱乐效应。 此外节目还利用明星的八卦新闻来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如韩国娱乐界流传的JUNJIN和张英兰在交往的绯闻,现今搬到《情书》节目中,既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又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把生活中的绯闻搬到节目中,利用参加者的绯闻来增加节目的娱乐性,是该节目创新之处。艺人在节目中并非拍连续剧般的按部就班、照本宣读,也不像参加一些娱乐通告般宣传自己的影片和唱片,他们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参加节目,应用自己的表演技能来娱乐观众。 节目自2017年10月份开播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其火爆程度曾让其收视率跃居韩国综艺类节目的榜首。据调查,《情书》第一季收视率有25%左右,创韩国综艺节目收视率新高。但是由于圈内艺人毕竟有限,《情书》嘉宾经常重复,观众容易引起审美疲劳。而且《情书》节目模式化也比较严重,现在节目收视率也在下滑。 作为韩国SBS电视台最火爆的一个综艺节目,《情书》在产业开发方面也做得不错。SBS旗下艺人以嘉宾身份参加《情书》节目,《情书》中的舞蹈和音乐都是嘉宾的主打歌曲,艺人借这个节目展现自己的才艺,扩大了作用;《情书》节目由于当红艺人的参加,提升了收视率,形成了双赢。《情书》被誉为韩国的流行制造机,在节目中的服装和经典语言都会在瞬间被人们喜爱,还有一些流行时尚也被观众模仿。如女子组合“Th eRed”的组员裴瑟琪在《情书》中表演的复古舞蹈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名气迅速上升,韩国网上“裴瑟琪”和“复古舞蹈”的搜索率排进了前几位。此外,张英兰也因为《情书》这个节目而窜红,现在忙于接拍电视剧了。这样围绕《情书》节目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节目捧红艺人-艺人引领时尚-时尚创造新人-新艺人再度提升节目收视率。 3.《恋爱巴士》 《恋爱巴士》是1999年开始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的深夜节目,一辆粉红色的小巴士从日本机场出发,车上带着7名对恋爱怀抱梦想的男女(4男3女)组成的恋爱旅行团,开始环球旅行。 在这漫长的旅行中,男女生可以互相了解,培养感情。当找到自己所爱的人要告白时,必须告知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帮你把心仪的对象约出来,其间则必须前往开车的司机那边索取返回日本的机票。告白结束后,被告白的人有一晚的时间考虑,隔天如果对方同意,就当众接吻一起回国。反之对方则会把机票还给告白的人,回到车上,而告白的人则必须自己回国。另外有时也会发生因疾病和家庭事业等因素而必须独自离开的状况。 《恋爱巴士》采用真人秀的节目制作方式,节目风格真实、自然,其节目内容安排可称的上是一部完美的连续剧了。嘉宾无需施展各种手段,只要“表现”即可;受众感受的不是奇异的举止、残酷的斗争,而只是平凡人的“表现”,惟其平凡,才是真正吸引受众的因素。例如有一期中,女孩爱慕上了那个男孩,但是男孩已经心有所属。在墨西哥的郊外,在女孩的深情告白和挽留下,男孩出现了犹豫,僵持了整整2个小时,最后男孩还是忘不了自己心中的女孩,拒绝了她。可以说这种细腻情感的表现远远胜于电视剧中的表演,让观众身临其境。该节目正是以这种真实性俘获了观众的眼球。 自1999年开始,这辆粉红色的小巴士已经承载了100多位怀抱梦想的青年男女,他们有的已经结婚生子,经营家庭,有的还在继续追寻着梦想,但那美丽风景下的动人告白是他们无法忘怀的,也是关注他们的观众们难以忘却的。现在《恋爱巴士》还在继续拍摄之中,在简单的规则下,日语论文,有着真实感人的故事。其幕后成功率也很高。 《恋爱巴士》现在除了一系列的商品外,还出了7本小说,一本恋爱教科书和一本介绍恋爱巴士经过国家美食的书籍。现在日本甚至还开办了一个跟恋爱巴士有关的游乐园,充分发挥节目品牌效应。
二、中日韩婚恋节目会产生异同的原因
中日韩三个国家的婚恋节目的定位分别为服务型、真人秀和娱乐型,节目形态有较大异同。缘何三个国家的婚恋节目形态会产生如此异同,我们认为这和中日韩三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有关。 中日韩三国都属于以儒学为正统思想的儒教文化圈,在中国,儒教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日韩的文化积累深受中国文化的作用。朝鲜在14世纪(李氏朝鲜)、日本在15世纪(江户时代),朱子学说就被统治者阶层接受,同时儒教也开始传播到民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都经历了从一个政治社会到经济型社会的转型,不同的是日本和韩国的这种转型要早于中国。①有人这样形容中日韩文化的特点:“中国人到处是墙,心中有墙,因此历史上闭关锁国;日本人地上无墙,心中无墙,因此能大量吸收外来文化;韩国人大多是半截墙,因此半遮半掩,对外来文化欲拒还迎,心态复杂。”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接受西方文化比较晚。受几千年传统婚姻观念的作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曾经是大陆青年择偶的主要方式。这种“包办”式婚姻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很长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第一部《婚姻法》的颁布、实施,青年自己选择对象、自由婚姻的比例不断上升。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处于剧烈的社会变动时期,青年在择偶问题上的自主意识更加突出。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作用,许多人认为婚姻恋爱是属于个人隐私的话题,认为在公众面前过多地暴露自己的隐私不合适,又担心亲友同事误会自己找不到异性朋友,愿意在电视上亮相的更是少之又少。 上世纪90年代,湖南台《玫瑰之约》火爆时,国内各电视台先后开过三十多档婚恋节目,如辽宁卫视的“一见倾心”、陕西卫视的“好男好女”、山东齐鲁台的“今日有约”、北京卫视的“今夜我们相识”、河南卫视的“谁让我心动”、四川卫视的“特别心动”等等相继亮相荧屏,爱情的玫瑰花在电视的包装下开放得热闹而喧嚣了。但这些一度火爆的节目后来都陆续停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参与的选手不足。《相约星期六》节目由于地处上海,在国内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作用,因此参加者还是比较多的。《相约星期六》中的嘉宾已经是具有一定表现力,通过选拔的参加者,可是在节目录制过程中还是会出现羞涩怯场的场景。《相约星期六》10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收视率,说明这种保守模式相对能够被国人所接受。 日本受西方文化作用较深,在西方的恋爱过程中,求婚是在公众场合进行的,恋人们愿意把自己的恋爱过程展现给观众,希望大家来见证他们的爱情,亲友也愿意了解恋人感情心路的变化历程。因此婚恋真人秀能够在日本盛行。日本《恋爱巴士》的嘉宾就是这样,他们在节目中大胆地展现自己的内心感情历程,节目中会出现感情的竞争,两女争一男或者几男追一女,就犹如电视剧中的曲折离奇的感情展现,嘉宾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丝毫不忸怩做作,完全展示自己的细腻感情世界,让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能身临其境。嘉宾的真情演绎加上观众的现场体验成就了《恋爱巴士》这档经典的真人秀节目。 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婚恋节目在制作上更偏重于嘉宾间直接的对话与表白,为嘉宾提供的交流空间仅限于演播厅,时间仅限于节目制作时间段。相对而言,中国的婚恋节目更贴近“速配”,为情感交流提供的时间和空间都过于狭窄了。 国内也曾经尝试过真人秀形态的婚恋节目,如2017年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改版,采用真人秀的形式推出全新纪实版《玫瑰之约・红丝带》。参加这档节目的是一位美女和9位酷男,在20天的时间里,根据机会对等的准则,他们进行9次一对一的单独约会。栏目组用摄像机在远处进行跟踪拍摄,把嘉宾们在交往时的每一个细节、情感的深入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玫瑰之约・红丝带》推出后虽然收视率一度攀升,却受到了很多批评,认为他们把爱情当成了游戏和娱乐,多次被停播。 真人秀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构类节目的综合体。但是真人秀应用到婚恋节目中也是需要环境的,这个节目形态要求的是参加节目的嘉宾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能力,同时还要求受众关于这种真人恋情表演具有接受能力,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比较开放。这也是真人秀型婚恋节目为何在日本茁壮成长,而在中国却惨遭夭折的重要原因。 韩国对外来文化欲拒还迎,心态复杂。韩国的文化内蕴,虽说受西方现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作用较大,但本质上仍属于泛化的东方传统型社会道德或伦理规范,如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包括尊重同校的学兄,称之为“前辈”)。韩国传统文化中“孝”占有很大比重,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年轻人仍然尊敬甚至服从父母的安排,婚姻大事上也很重视父母的意见:赞成固然很好,不赞成会通过自身努力尽量争取父母的同意,实在不行才会自行结婚。③韩国汉城市立学院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当今韩国社会的婚姻观念依然倾向保守,特别是进入婚龄的韩国青年男女,在选择配偶时,大都要求对方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等方面与自己门当户对。④在影视文化方面,韩国的很多青年制作人远赴欧美学习,学成归国后结合自己国家的发展状态,进行改进。关于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地制宜。早期韩国有《天生缘分》这档节目,更多的是谈话内容,缺少互动,《情书》中引入了很多互动元素,节目中嘉宾是主角,主持人担任丑角,充分展现个人的魅力,在婚恋节目方面还相对保守,因此真人秀在韩国还有待发展。 中日韩东亚三国是在同一东方文化体系下的,在保持自身文化的同时,如何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使得我们的婚恋节目既能保持自己的东方特色,又能借鉴西方先进的制作理念。这是值得三个国家相互交流的。我们期待三国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创造出更优秀的电视著作,从而繁荣亚洲电视市场。■ (作者分别为东方卫视高级编辑、上海财经学院媒介管理专业探讨生) 注释:①李兴国房磊:《传承与嬗变――对中日韩三国家庭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反思》,《当代电视》2017年第12期②金文学:《中日韩三国文化比较》,《基础教学》(上海)2017年第1期③陈鸿秀:《现代观念和传统意识的交织――韩国爱情片〈那小子真帅〉与〈狼的诱惑〉的文化解读》,《当代韩国》2017年第4期。 ④王英斌:《韩国婚姻注重门当户对》,《世界文化》2017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