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中小学体育的比较与启示[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本文对我国与日本的中小学体育教育进行了比较,从日本中小学体育改革中得出了对我国有益的启示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本中国中小学体育体育改革启示
  
  上世纪90年代,为了制定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改革方案,日本文部省对全国学校体育的近况,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的执行情况,学生的体力、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略论,认为,日本小学体育在以“问题解决”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目标学习”方面,中学体育在“选择制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具体表现为学生主动参加体育学习,对体育的关心程度和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欲望和态度有明显的提高,说明日本学校体育在执行现行学校体育学习的指导要领,培养学生爱好体育活动的兴趣态度、养成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习惯,实施快乐体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对学生的体力、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却令人担忧,测试的成绩均比10年前有所下降,特别是学生的运动能力下降幅度较大。在健康方面,肥胖症和近视的学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另外,乱用药物、援助交际、生活习惯等心理健康疾病也逐渐增加。针对上述问题,1995年至1997年日本中央教学审议会日本保健审议会和日本教学课程审议会先后公布了“21世纪日本教学和体育改革”的报告书,报告书提出了日本21世纪学校教学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具体对策。依据上述3项报告书的基本思想和准则,日本对学校体育进行了改革,并对学校体育学习指导思想、准则及指导要领(学校体育教育大纲)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学校体育学习指导要领已在2017年实施。
  
  一、中日两国中小学体育比较
  
  (一)学校体育目标的比较。
  中国、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都突出了运动和健康两条主线。中国5项学习领域目标中有2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为运动主线,有3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为健康主线;每项领域目标又分为6项水平目标,每项水平目标又呈递进联系,相互关系。日本有专门的体育领域和保健领域课程目标,有一套完整的实施体育、保健体育课程目标的计划体系;在贯彻一般目标、实施具体目标的过程中,注重认识目标、社会行动性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意目标,注重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的有机结合。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贯彻课程目标比较具体,体现在5个领域6个水平;日本则比较简练,表现在2个领域4个(具体目标)方面。
  从学校体育目标的认识来看,两国都非常重视学生体质的增强。还可以看出,学校体育功能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学校的范围,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需要紧密相连,强调培养终身体育能力,是21世纪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我国,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认识存在不同的见解,但总的认识比较一致。主要体现在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审美教学,发展智力,培养文明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在日本,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认识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具有“宽大胸怀”、“强健体魄”、“丰富创造力”、“自由自律”、“具有公共精神”的世界级日本人。以健身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增强学生的体质,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向学生传授锻炼身体的措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力,使学生获得有关运动、健康方面的知识,培养对运动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和社会观,使运动生活化,同时也树立民族的生活态度。
  
  (二)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的比较。
  从2017年初开始,日本文部省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正式实施“五日制”改革,由过去的“六日制”改为“五日制”,总课时减少,体育课时也相应减少,新修订的体育学习指导要领将每学年105学时体育课(每周3学时)削减为90学时(每周2学时),体育教育内容也相应地进行精选。精选的准则是重视基础基本的学习内容,削减重复的教育内容。因此日本中小学采取的是弹性化方式。其中小学体育教育主要采用“目标学习”为主,包括设定目标、选择问题、决定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能力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体验运动的愉悦,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主动活动的欲望。如:小学采取混合排课的措施。对小学生一二年级的课程进行混合排课,不限定哪个课先上哪个课后上,三至六年级增加体力训练内容,体力训练以外的运动项目的课程可进行混合排课,如五年级“跳箱”、六年级“双杠”,或反之,或同一学年两个都上。
  初中和高中实行“选择制教育”,学生可以从分类的活动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主要调整的是运动项目的种类和范围,以适应减少的课时。初中一年级在体操、器械运动、田径、游泳、球类运动、武道、舞蹈这7个领域中进行项目选择学习,初中二三年级在上述7个运动领域中选择1―2个领域进行学习,准则上在器械运动、田径、游泳这3个领域中选择1个领域进行学习。教育时根据运动项目编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选择运动项目,明确学习进度和教育计划。通过选择制学习,学生能爱好或擅长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在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对学生“学力”的培养。新“体育学科能力论”把培养学生终身爱好运动和自主地应用知识、机能和态度作为核心内容;把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表现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第二位;第三是知识理解和机能。新“体育学科能力论”注重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关于培养学生主动进行体育运动,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课改中虽也增加了选择制教育,但是当前由于条件的限制,只在一些高中或高等院校里实行。
  
  (三)课外活动的比较。
  在日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旧的教育大纲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此,文部省从1990年开始实施新的教育大纲。1993年文部省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表明,有55%以上的学生参加各种不同项目的课外体育活动,平均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左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多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学生凭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其主要活动内容依次为足球、棒球、篮球、田径、游泳、柔道及野外活动等。上世纪60年代末文部省规定中学必须设置运动部,并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之中。运动部的活动内容以运动项目为主,是体育课教育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活动时间为每天90分钟。运动部活动由校长负责管理,各课擅长体育的教师作为各部的指导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各部活动。为进一步提高运动部活动的质量,文部省对学校运动部活动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规定今后学校可向社会招聘兼职教师担任运动部的指导工作。为了保证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学生可根据季节和兴趣选择两个以上的运动参加活动,并要求学校运动部活动与运动训练相结合,为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作贡献。同时,学校运动部活动向家庭和社区延伸,形成学校运动部活动和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运动部在提高学生体力和运动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为终身体育和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在我国,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运动竞赛等形式。国家要求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往往不能保证,导致常见疾病多发。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作出了《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学的决定》,突出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各级学校正在采取强有力方法,落实决议,转变教学观念,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仍有学校为了应付而开设一小时的活动课,但没有做任何实事。

  
  二、日本中小学体育改革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从日本学校体育的改革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学校体育目标。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期一些新的观点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不断修正学校体育目标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作为我国教学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我国教学方针,与德育、智育密切配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体魄健壮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二)加强对学生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
  体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主动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思考与创造力)和体育实践能力。新世纪的体育将进一步向高度化、大众化、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应用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进行独立创造的能力,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体育实践能力包括主动进行体育活动、科学锻炼身体、体育竞技欣赏和体育娱乐能力。对学生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体育教育,还应在课外体育活动和家庭、社会体育中全方位进行。
  
  (三)体育教育实行选择制。
  体育教育实行选择制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目前发达国家学校体育教育从中学开始基本都采用选择制教育。我们要有计划地在具备条件的学校实行选择制教育,逐渐在全国普及,使我国的学校体育同发达国家的体育同步发展。
  
  (四)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
  为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学校体育必须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特别是学校实施五日制以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时间增多,因此,家庭和学校要分担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责任,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以家庭、社会体育为辅的一体化模式。
  
  (五)学校体育和体育教育责任的重新定位。
  迄今为止我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育基本上都是由体育教师负责,而体育教师数量有限,难以完成如此繁重的工作量,致使学校体育难以有更大的发展。学校体育是学校教学德、智、体三育中的一育,理应由全校教师负责。对于这个问题日本解决得比较好,日本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队训练由各科擅长体育的教师进行指导,体育教师只负责体育教育,以便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只有把学校体育和体育教育的责任重新定位,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学校体育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六)学校体育实施多项体育保险。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娇生惯养,体质较差,而且在体育活动中身体的损伤有时也是无法意料。这造成很多教师不敢上体育课,学生也产生畏难心理。只有加强学校体育保险,给予教师与学生一些后备力量,才能让他们在体育场上生龙活虎。在设立保险时,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学校体育保险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国家和公共团体是承担保险费用的主体,个人只是象征性地缴纳部分保险金。第二,具有完整的体系。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种类多,且相互补充。第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中国基础教学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17.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四川教学出版社,2017.

日语毕业论文日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