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人无论看长相、皮肤,都几乎难分难辨,但各自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体验、文化风土培育出不同的意识结构、行为方式、民族习惯,《东亚三国志》一书通过三国的人文比较,描绘出了三国人的真实面孔。作者金文学是出生在中国大陆的朝鲜族第三代,曾留学日本,从事比较文化探讨。 中国论文网 日本人“急”韩国人“急中有慢”中国人“慢慢的” 日本人的急躁、没耐性在国际上早有定论。只看走路的姿势,我们就会发现,日本人特别快。在日本人里,大阪人走路的速度最快。根据统计,大阪人每秒走1.6米,在日本绝对排在第一,与每秒走1.33米的最慢的鹿儿岛人相比,一分钟竟有16.2米的差距。 在喝酒上,与中国人和韩国人相比,日本人也特别快。中国人、韩国人和西方人喝酒为了助兴,尽量慢慢喝,而日本人却快喝快走。尽管日本人喝酒次数居多,他们却似乎无视饮酒过程中的愉悦。 韩国人的缺乏忍耐力、性子急和日本人不相上下。在首尔,经常听到的韩语是“叭利、叭利”(快快)。对韩国人来说,干什么都快是美德。睡觉“叭利”,起床“叭利”,吃饭也“叭利”,学习也“叭利”,如厕也要“叭利”。所以中国人最能听懂的也是这句“叭利”。 但是韩国人的性子急和日本人的急躁却不尽相同。如果说,日本人对肮脏的环境和浪费时间容易急躁的话,那么韩国人则与其相反,对环境还有一定的忍耐力,主要在人际联系上容易急躁。 日本人自古受惠于山清水秀的岛国,生活在洁净的环境里,所以特别难耐污浊的环境,可在人际联系上却有忍耐力强的一面。因为日本文化自古就强调控制感情是美的,所以即使意见相左也能忍而受之以求保持圆满的人际联系。 韩国人生活在不太优越的自然环境里,有对环境的忍耐力,日语毕业论文,但在人际联系上却缺乏容忍。由于感情奔放也具有美感,所以如若与人意见不和,就忍无可忍地一吐为快。 与日本、韩国的急躁大相径庭的是中国人的“慢慢的”。这个“慢慢的”已经成了表现中国人悠然自得的国际通用语了。 中国人的忍耐力、“慢慢的”节奏,是从古至今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不断发生战乱的历史环境中养成的。土地辽阔,时局因天灾人祸而总是处于不安定的状态,所以人口流动大,人们在逃荒路上要花好多时间。于是,性子急是要不得的,“悠然”也就成了中国人在这种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的智慧。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特殊性,与中国人的交往就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富于忍耐、喜欢“慢慢的”中国人,也有出人意料“快快的”时候,在急于赚钱上,中国人比谁都快。以精于商贸而闻名于世的华侨更以快而著称。为了赚钱不能浪费时间,抢先一步是经商秘诀。 韩国人“表现”日本人“被动”中国人“含蓄” 接触韩国人总让人感到他们确实是善于表现的天才。 韩国的招牌美得无与伦比,服装和物品的原色系列设计能够让人一下子过目难忘;日本的设计稳重清洁,让人感到“寂静”;中国的设计,既不华丽也不简洁,让人感到有一种优裕、留有空白的有待完成的沉重。 一位做导游的朋友说,在中国,大多认为韩国的旅游者是最热闹的外国人。日本人,总是跟在中国旅行社的导游身后,一边静静地记笔记一边配合导游工作;可是韩国人,也许是由于个性强,什么事总是个人意志优先,不守规矩,所以带他们真是不光身子累,心也很疲劳。 韩国人表现激情最典型的是一句口头禅“唉沟”。韩国人张口不离的“唉沟”,既是悲痛的时候发出的咏叹,也是感激时发出的感叹。让我们看一下飞机遇难者家属的行为,韩国人是捶打地面,放声大哭;而日本人则默默地哭泣。 比起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不表现的韩国人,中国人当然具有大陆化的强烈表现力,但却不像韩国人那样为表现而表现。就像吝啬的人总是把花钱控制在最小限度一样,中国人控制表现,更注重强烈的隐蔽意识。 中国的成语“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就是这一隐蔽意识的最好说明。在著名的《菜根谭》里,有这样的教诲:“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这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想法:出头的椽子先烂,退一步海阔天空,爱叫的狗不咬人。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消极地对待人生和缺乏上进心。这正是中国人在表现与隐蔽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更好的生活下去的智慧之一。 与韩国人的表现意识、中国人的隐蔽意识有所不同的是,日本人具有一种“被动”意识。日本人没有韩国人那么旺盛的表现力,也没有中国人那种控制表现的能力。但是,不善于自我表现的日本人,在善于接受对方这一点上确实很优秀。 日本人“尚武”韩国人“尚文”中国人文武兼备 在日本,最受大众喜爱的文学著作是《忠臣藏》,在韩国是《春香传》,在中国当然是《三国志》(或《三国演义》)。尤其是《三国志》,在东亚乃至世界都有众多读者。 其实在比较探讨各国历来受到读者欢迎的文学著作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作用较大的文学,其产生的背景中往往隐含着这个民族的诸多文化特性。 《忠臣藏》从序幕的刀伤,到闭幕的剖腹自杀,是一部充满了刀光剑影的著作,《春香传》从李道令读书起,到与春香对诗传情,科举中第,都是不离文笔的“文戏”;《三国志》既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又有外交场合的“舌战群儒”,不仅场面壮大,内容之丰富堪称人学的百科全书。 《忠臣藏》描写了赤穗浪士和吉良家(幕府)的决斗,表现了日本特有的腹艺的形式,刀的残忍是该书的文化特色。 《春香传》正好相反,它以李道令和春香之间的爱情为主线,在对诗传情,宴会斗智的优雅气氛中,虽不见刀下流血,日语论文题目,但是贪官污吏却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可以说,这两部著作,一个是尚武文化的结晶,一个是尚文文化的典型。 《三国志》在世界上拥有众多读者的最大理由,就在于小说融文治世界与武功世界于一炉,尤其是人治世界,规模宏大,是不可多得的人学文本。刘备的忠义、关羽的英勇、孔明的智慧、孙权的大度、曹操的狡诈……生存在乱世的人际联系学和处世哲学等人生教学,使这部小说成了世界最重量级的畅销书,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人广大的视野、悠久的历史和深奥的哲学的无穷魅力。 日本是武的文化,韩国是文的文化,中国是文武兼备的文化…… (冯国伟摘自《洛阳晚报》2017年05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