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图学教学比较探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通过对中日两国课程状况、教育措施、教材及图学探讨的侧重点的略论、比较探讨中日两国图学教学的差异,希望这一略论对我国图学教学工作、图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国;日本;图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1-0245-02
   《工程图学》作为其专业基础课在中、日等国家理工科学院都开设,由于两国的体制不同,在图学教学方面有一些差别。其教材内容的选择、本科教育计划的设置和教育措施随着专业与社会需要有各自的特点。
  一、课程状况
  1.学时分配。在中国《工程图学》是属于本科专业基础课,涉及画法几何、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三部分,根据近几年中国有关的教育大纲,机械类学生本门课程总学时为120~150学时。每部分约30学时左右,一般分二学期进行。
  日本机械工科类学生的教育中,本门课程称为“设计制图Ⅰ”,其中“画法几何”部分约120学时,“机械制图”部分约120学时。分“前期”和“后期”两学期上,总学时大大超过中国的学时数。(计算机绘图作为绘图的一种措施属于本课程的一部分,是其中的一章)名称为“设计制图Ⅱ”,这也体现了工程制图是设计制图的一部分的密切联系。
  2.教育要求。日本图学教学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比较多样,在教育大纲的制定内容上规定比较简洁,不存在统一的教育基本要求与基本相同的课程设置,因此对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安排,日语论文,学校教授有比较多的自主权。我国高校因由教学部制定的各门课程的教育基本要求,在规范教育内容、保证教育质量方面起了很大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育内容与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不利于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图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掌握图示图解法、制图标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为空间构思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乃至毕业后的实际设计能力打下基础。但由于毕业设计及实际设计的是以各类工艺、设备结构为主,以空间构件的图示、图解法为主的课题极少,就连相贯线也采用简化画法。所以,点线面作为培养空间能力的知识,日语论文,其实用性和必要性究竟应该用多长时间、掌握在一个什么尺度,需要认真探讨。按照中国的教育体系,如果不讲基本体的投影以及面上取点,则无法讲授截交线与相贯线。但在日本不专门讲述立体投影(多正面体除外)及表面取点,也不讲截交线的求法,而只在相贯线的求法中提到表面取点。这样的安排要让学生掌握好相贯线的求法,其难度是较大的。
  二、教育措施
  日本虽然计算机软件发展很快、电化教育设备也比较完善,但在课堂教育中,仍然是传统的黑板板书教育,没有使用CAI课件,只在需要时才配以投影作辅助。每位教师在讲课前,将本次课的内容与要点打印后发给学生,也使学生心中有数。针对学生普遍感到画法几何比较难学的具体情况,日本高校开始考虑用绘图软件来展开画法几何的教育,有的学校已经付诸实践。如:东京学院经济系一位教授开发了一个简易的绘图软件,这一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几何元素的三视图,让学生在学习点、线、面的投影、投影变换、轴测投影等内容时,通过操作软件来完成学习内容。这一措施有助于学生掌握投影的基本概念。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日本比较早采用了网络化教育模式,以在校学生为对象的,影响仅是常规教育手段的辅助方法,具体的教育措施是教师将教材、讲稿、习题放在网络上,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教育进度自己学习相关内容,从网上下载习题,再通过网络上交,教师通过网络给学生以指导。更多的是用于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中国很多院校都在开发自己CAI课件,类型也多种多样。这与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师生比例愈来愈大有关,多媒体教育是一种高效率的教育措施与手段。而日本方面在客观上没有这种需求,CAI课件开发只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无论类型和数量都不及中国。日本院校担任图学课程的教师,同时也是专业课教师。有自己专业探讨课题,能比较有针对性地将新的专业知识、实践知识融入到教育中。
  三、教材比较
  1.教材类型。根据不完全统计,至2017年,中国高校中共有教材170多部。种类多、编写单位多,但相似内容比较多。日本方面很少有教师编写教材。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日本教授是聘任的,他们不需要这类条件。中国教材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日本教材强调广泛性和实用性。日本教材内容广泛,篇幅少、例题少,没有单独的习题集,而是附在教材中,教材与习题十分精练。强调教材的经典性,例如东京学院工学博士幸田彰著的《图学与制图》一书从1957年初到2017年版共38次印刷发行,工学博士幸田彰著的《图学与制图》,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2.教材特点。中国教材注意培养学生的图示、图解和空间思维能力。对几何元素的表示法,空间相对位置和截交、相贯比较重视;对最大斜度线、垂直问题、综合解题等重点阐述。而日本教材却各具特色,有的教材重视迹线表示法,几乎各章节全部都用迹线来表示;有的教材重视点线面一般表示,对“展开”也比较重视。删去了“最大斜度线”、“立体表面取点”、“截交线”、“相对位置综合问题”等部分。中国教材中认为这一系列内容是十分严密和系统的,可以说是“画法几何”中的精华之一。日本有的教材有多面体(正十二面体、正十六面体、正二十四面体等)投影,且将换面法、旋转法结合起来解题,将“表面展开”与“相贯线”放在同一章节中,体现了不拘一格、新颖简洁的教材风格。还有的教材(中村贞南编)将CAD作图放在“运用图法”一章中,体现了古老的图学内容与最新科学技术的结合。日本教材一开始就将两面体系投影与换面法概念同时提出,并且将第一角投影与第三角投影同时提出。在画法几何部分的一些例题中使用第一分角,而在机械制图部分全部使用的是第三角绘图,并用一章的篇幅列举了零、部件图,既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又是注重实践并与国际接轨。
  四、两国图学探讨的侧重点
  由于中日两国体制不同,图学教学探讨的形式和内容也体现出了不小的差别。中国图学教学探讨多采用政府或学校立项的形式进行,需要申请立项、结题、鉴定等环节,有固定的程序,能够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探讨结论也通常作为成果来看。而日本的图学教学探讨基本上属于个人行为,有较强的随意性,所从事的教育探讨也多由学校和教师的具体情况而定。探讨范围很宽且与专业甚至生产实践有关,如:计算机图形学及运用、对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测评、课程考试与结果评价、美术系学生三维图学教学、三维商业CAD软件图形库及专业探讨。
  中、日两国家在图学教学课程上的差异,是由于两国的国情的差别,进行两国图学教学的比较探讨有利于在理解的基础上取长补短,使图学教学更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画法几何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17.
  [2]幸田彰.图学与制图[M].培风馆,2017.
  作者简介:李平,女,哈尔滨理工学院机械动力工程大学图学与数字媒体系,职称:教授,探讨方向:图学教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