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中国公司海外发展的3个阶段,分别选择了我国和日本的3家代表公司,对3对公司的海外发展进行略论和比较。探讨表明,与日本公司海外发展初期的20世纪50、70年代的大环境不同,当中国公司开始海外发展时,日语论文题目,大环境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跨国并购成为全球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中国公司迅速地顺应了这一大环境的变化,认真学习并积极采用了海外并购方式。 二、中国海尔与日本松下 (一)海尔集团 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亏损147万元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德国利勃海尔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事电冰箱的生产和销售。到2017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企业,据市场探讨机构欧洲透视(Euromonitor)发布的数据,海尔在全球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5.1%,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跨国企业。海尔集团海外发展有以下特点: (1)海尔是中国常规型海外发展的典型公司。 (2)海尔是中国公司投资新建方式跨国化的代表者。海尔的海外投资采取了以绿地新建为主的进入方式,请见表2。 (3)海尔是中国公司渐进方式跨国化的代表者。无论放在中国的范围、还是放在全球的范围,海尔都是一个渐进主义的典型。海尔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还有以下特点:1)地域的角度:由进到远。先是香港(设贸易企业),然后是东南亚,再后是美国欧洲,等等。2)经济文化的角度:从相似到异同。先是在发展中国家里选择了华人经济文化作用较大的印度尼西亚,然后在发展中国家里选择了英语和天主教文化的菲律宾,再后是西方文化的美国欧洲,等等。3)产品/业务的角度:从单一到多样。先是选择与当地企业相比最具竞争优势的一个产品/业务进入,然后再逐渐增加产品/业务。 (4)高度重视合资合作。海尔作为国际家电行业的一个后来者,在至今为止的十几项海外投资中,只有美国工厂、意大利工厂和泰国工厂是独资的,但他们只承担生产职能,营销企业仍然是合资的。在产品设计环节上,海尔同样采取了合资合作的方式。 (二)松下 日本松下电器企业是日本工业公司战后首批海外直接投资者,并且长期保持着日本公司海外子企业数目最多的第一位置。 二战后日本松下电器企业的国际化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产品出口阶段,1951~1960年。1951年松下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南美出口干电池、收音机等产品;1953年出口扩大到美国,先在纽约设立了办事处,1954年出口美国收音机,1959年在美国设立了贸易企业。在这个阶段里的1952年,松下企业与荷兰飞利浦企业在日本建立了一个合资企业,引进了飞利浦的先进技术。 2) 发展中国家建厂,1961~1967年。1961年松下企业在泰国进行了初次海外投资,与当地企业合资建立生产干电池的工厂,揭开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工厂的序幕。到1967年底,松下企业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了8家工厂。 3)发达国家建厂,1968~1978年。1968年松下企业分别在澳大利亚和法国投资建厂,进入在发达国家建工厂的阶段。1973年松下企业进行了首次海外并购,在西班牙收购了一家小型吸尘器工厂。 4)发达国家建大型工厂,1979~1989年。1979年松下企业在美国投资建设大型彩色电视机制造厂,进入在发达国家进行大项目投资新建的阶段。 5)大型海外收购,1990年起。1990年松下企业耗资71亿美元收购美国音乐企业(MCA),开始大型海外收购。对MCA的收购最后以失败告终。 (三)松下与海尔的比较 (1)先谈相同之处,松下与海尔同为各自国家公司海外渐进式发展的典型代表,也是绿地新建进入方式的典型代表,还是合资合作的典型代表。日本松下企业一直是海尔学习的榜样,张瑞敏曾指出:“松下就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经过四五十年的奋斗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品牌。人们都说通过松下来了解日本,日语毕业论文,那么能不能通过海尔的努力也形成一个大品牌,依靠这个品牌来了解中国。”我们认为,海尔学松下企业学得非常好,在有些方面还超过了松下企业。 (2)松下企业在日本电子行业公司海外发展中,实际上是一个战略跟随者,他跟随的是真正的先行者索尼企业。例如:索尼企业率先在海外设立工厂――1960年5月在爱尔兰建立的收音机工厂投产,松下企业跟随着于1961年底在泰国建立工厂;1961年索尼企业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发行ADR(预托证券)的日本公司,后来在1970年其股票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而松下企业则在1971年也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索尼企业1989年耗资34亿美元收购美国哥伦比亚影视企业,松下1990年耗资71亿美元收购美国音乐企业。 海尔与松下不同,他在中国家用电器行业海外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头羊的地位,例如在出口发达国家市场、自主品牌、海外建厂、收购欧洲公司等等。 (3)海尔在海外发展的速度/节奏上明显快于松下。请见表4,我们可以看出,在海外发展的每个阶段,海尔都比松下明显的快,几乎都要快一倍。 (4)在干部当地化方面超过松下企业。日本企业在跨国化上最差的项目就是干部当地化,尤其是CEO当地化,松下企业也不例外。从表4的第7项可以看出,海尔在CEO当地化上超过了松下企业。张瑞敏曾谈到:“有时候我想美国企业为什么往往会比较成功地进行国际化,日本企业为什么有时候不太成功,因为日本企业很难接受外来人。例如在中国,一个人到日本企业去干,升到比较高的位置不太可能;而美国人在中国开企业,有时候甚至美国人都可以不来,全用你中国人,反而比他们自己在这儿做要好得多。” 三、中国联想与日本索尼 这一对公司在可比性上不如前两对公司,我们选择他俩主要是想略论国内市场影响的异同,因此采用简练的表述方式。 联想企业1984年诞生于中国北京的中关村,虽然也有一些国有背景,但一直被视为民营公司。初期,由于行政管制不许可联想生产电脑,只好在1988年闯到香港去开发经营电脑主板,面向国际市场销售,获得成功。1994年联想出口主板500万套,占全球市场10%,进入全球前五名之列。 电脑主板业务的成功,联想被中国政府批准生产电脑。从1990年起联想在国内建立起个人电脑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在1996年打败IBM、康柏等成为中国PC市场第一,并保持至今。随着在国内PC业务的上升,联想逐渐放弃了主板的生产和(国际)销售。2017年,一方面中国加入WPO,另一方面PC行业平均利润下降,联想采取多元化战略,仍然面向国内市场;三年后宣告多元 化战略失败,裁员收缩战线。此时IBM找上门,希望把PC部门卖给联想。联想决定一搏,2017年底以17亿美元收购IBM-PC。 日本索尼企业1946年成立,由于国内电器市场规模有限而且竞争激烈,“战后才产生的索尼在国内难以取胜”。所以从1953年起决定把经营重点转到国内市场,第一个目标是外销内销各占50%:1959年基本实现该目标后,开始海外建生产厂和销售企业。进入70年代,索尼在美欧多地大兴土木建工厂,逐渐形成全球生产体系。在索尼总销售额中海外市场的比重,70年代末已达到65%,1990年则达到75%。 索尼与联想在各自国家同期的公司中,都是拥有优秀公司家和较多技术能力的佼佼者,但主要由于日本与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异同,使两者走上不同的成长道路。索尼很早就把重点转向国际市场,并越走越坚决;联想在初期由于行政管制被迫去开发国际市场,一旦行政批准就一头扎入国内市场,并完全放弃国际市场,即使遇到困难后仍以国内市场为目标实施多元化战略,最后是临危一搏抓住IBM送来的机会开始跨国化发展。不过联想的这种跨国化方式也创了一个记录:大型公司以大型跨国并购方式直接“走出去”,在日本公司中尚无先例。为此我征询了多位日本学者,也得以证实。 四、小结 日本公司一直是中国公司在成长和国际化方面的学习对象。从以上三对公司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公司超强的学习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实际成果。 在中国公司海外发展的初期,首钢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与日本川崎制铁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公司没有经验、由于体制的原因胆子又大,所以,往往事倍功半,成绩不理想。 但是到了第二个阶段(1996~2017年),通过海尔与日本松下企业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海尔的学习非常优秀,在发展速度和任用国际人才方面,已经开始超过老师。 在第三个阶段(2017年至今),联想企业等中国公司正在尝试超越老师的模式。联想的国际化道路在中日公司成长的历史中创了两个记录:一个第一是大型公司以大型跨国并购方式直接“走出去”――这在日本公司中尚无先例;另一个第一是在制造业以“蛇吞象”方式跨国并购――2017年联想年营业额30亿美元,IBM-PC年营业额90亿美元――这在日本公司中也无先例。当然,这种通过跨国并购一步就实现全球化的“联想道路”,是公司国际化诸种道路中风险最大的极端形式。 2017年以来,中国公司在制造-业领域频频出现大中型并购发达国家公司的事项――2017年中国吉利企业并购瑞典Volvo轿车又是“蛇吞象”――其比重和频度超过了日本公司。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并购上升为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主导方式。根据《世界投资报告》上的数据推算,在全球向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中跨国并购的比例,20世纪50年代大约是30%,60年代大约是40%,70-80年代在50%上下,90年代发生重要变化,请见表5。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的统计口径并不一致,所以表中括号中的比例数只是近似数。从表中可以看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中跨国并购的比例在90年代中期以后已经达到80%上下,2017年高达89.3%。 与日本公司海外发展初期的20世纪50-70年代的大环境不同,当中国公司开始海外发展时,大环境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跨国并购成为全球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中国公司迅速地顺应了这一大环境的变化,认真学习并积极采用了海外并购方式。从这个角度,可以认为中国公司开始超越日本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