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它不仅作用着人们的社会行为,而且也作用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相反,思维方式的异同又是造成文化异同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文化体系的特征、伦理价值的取向和自然观念的认知三方面对传统文化视域下中日两国的思维方式作一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异文化中的“异”,己文化中的“己”,有利于我们对日本语的学习和跨文化的交流。 与上述“孝道至上”伦理价值取向相异,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忠德优先”伦理价值取向,由于是建立在以天皇崇拜为和兴的神道信仰和“主恩从报”意识基础之上,所以其效忠的对象是非血缘联系的天皇和自己从属的主君,其价值的实现,是在天皇所代表的国家以及武士所属的集团,这种以“忠于天皇”为核心的“忠”的伦理价值取向,关于日本保持历史的连续性和民族与国家的完整统一起了重要的影响。战后日本人“忠”的伦理价值取向,迅速转移到了个人所属“社会集团”或“公司集团”身上,形成了虽说“为亲族以外的人服务,与亲族以外的人合作”,这是一种基于非血缘之间施恩与报恩意识的道德原则,所以在这种伦理价值取向下,上司代表集团整体利益,给下级以“庇护”,下级对上级以服从为天职,竭尽全力贡献“忠诚”和力量。集团成员之间出于一荣俱荣、一焚俱焚的命运共同体的心理,克制自己,尊重他人、体谅他人,以达同舟共济之目的。日本人就是通过尽忠的这种方式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可以说,“忠”是日本伦理最高的价值取向。无论“忠”的对象如何变化,“忠”始终体现在唯效忠对象的命令是从,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不管正确与否,绝不改变“忠”心。当效忠对象的生命受到威胁时,竭力保其周全,即使败势已定,也要陪同效忠的对象从容赴死。 可见日本的“忠德优先”是无条件的,而中国的“重孝轻忠”伦理是有条件的,“仁”是“忠”的先决条件。虽然“忠”在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取向中,是统治者极力强调的,但只是居于“仁”“孝”之下的道德原则。天子之所以享有帝位,是因为在施“仁”政,文武百官更是如此。父母之所以能得到子孙的孝顺,是因为父母对子孙施以关爱。孔子说:“臣事君以忠”,但前提是“君使臣以礼”。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由此,“仁”已成为检验一切人际联系的试金石。而“忠”始终未成为绝对的道德标准。“在中国儒学中‘仁’被定为凌驾一切之上的德,而在日本,‘仁’被彻底地排斥于日本的伦理体系之外”。[7]82―83 三、从自然观念的认知比较中日思维方式 显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日本的传统文化中都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尊重大自然,珍视大自然,但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受民族文化地等的作用,中日两国的自然观念各有特色,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 1、中国的“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既包含崇尚自然,反对对自然的干预,追求对自然本性的顺从,又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的适应和遵循,也意味着人的主宰、命定的被动地顺从和崇拜。总体来说,中国人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把自然神圣化。所以古代把自然看作上苍、天命。天子即位时,必得祭祀天地封禅名山,祈求天下太平。先民把自然灾害等自然变化,认为是上天对人的惩罚,必得杀鸡宰羊祭天来祈求风调雨顺,祈求上天的保佑,更多希望人与“上天”的和谐联系;中国人怀着一种友善的态度,把自然道德化。认为大自然尽善尽美,对人类万物有情有义,所以,儒家文化有大自然“仁民爱物”;道家文化“道法自然”,回归自然的境界;佛家文化更讲泛爱众生;中国人赋予大自然更多的理性成分,把自然人格化。孔子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就是以一种道德的眼光寻求人与自然内在的精神契合。人们不仅关注天然的花朵草木,而且向大自然的花朵里灌入人类的品格、道德、情操等。这是人与自然在审美过程中的双向流通而形成的中国人特殊的审美定式,中国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意识带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观念,即“人工美意识”;中国人对自然赋予一种本体的意义,把自然哲学化。“礼”是传统文化的大概念,是人在处理与自然的联系中产生,在祭祀活动中产生,体现着社会的大秩序、大联系、大现象并且又是效法自然界的大秩序、大联系、大现象形成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礼”是合天意的,是与大自然和谐的。“仁”就是“道”,道法自然,“道”就是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即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和谐,这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以“天人合一”为依据的思维方式所形成的中国文化,重整体轻略论,重直觉轻知解,重实用轻理论和疏于逻辑证明与整体建构的特征,显然,不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导引下,客观的外在事物,尤其是自然界未能作为独立的认识对象却成为伦理化的自然。 2、日本的人、神、自然一体化 与中国人相比,日本人特别顺应大自然,与大自然特别协调,认为人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正如中村元在《东洋人的思维措施》中指出:“在日本人的思维措施中,最基本的准则是,原封不动的肯定为了生存所处自然环境或者各种客观条件。他们往往把所有的客观现象都视为绝对的东西”。由于日本位于温带季风区域,四周环海,具有温和湿润的气候,所以岛上青山层峦叠翠,众多的湖、溪、河、川点缀其中,四季景观美不胜收。这也使得日本人十分关注大自然的变化,对自然界的一动一静十分敏感,因而形成了人、神、自然一体化的特征,充分体现出日本人“爱草木、喜自然”的自然观。举例而言,日本的建筑非常讲究自然形态,如出云大社、伊势神宫等悠久历史的神社的神殿,几乎不用色彩和装饰,而且仅仅利用直线形白色原木来显示其结构美和自然美;日本的园林也特别讲究自然情趣,如京都的龙安寺,那里有山,有海,有神的世界,有人的世界,有生,有死,是世界本来的象征性表现,也就是微观的大自然;日本姑娘的和服绚丽多彩,日本的秋景很美,于是将美丽的秋天景物染在和服上,从印有菊、樱、梅、牡丹等图案的邹绸到腰带以及木屐上带子都装饰着花鸟草木图案,就连颜色的名字也取自于自然,如樱花色、桃色、棣棠色、葡萄色等洋溢着自然趣味儿;日本的食品种类繁多,其中取名于自然界名称的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有的以植物取名,有的以自然景观取名等,包括餐具、陶器等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本身的美。此外,日本人在“水”“茶”“气”等前面加敬语“御”字;在日常会话中,对事物、自然等使用敬语,这些习惯都是对世间万物客观性、神圣性存在的承认;在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拟声词、拟态词,使日语在发音时,犹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日语具有其他语言所不能比拟的音乐感,这与日语本身的结构有关,更与日本人酷爱自然的天性密不可分。日本文化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感,而且强调自然与神灵一体化。在日本,日语论文,神社是非常神圣的地方,神社里的神殿,像狐狸、蛇、牛等都是日本神道信仰的先祖神,而且神圣的地方不能没有树木,因为在日本人心目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具有像树木那样巨大的生命力。认为树木本身就是神。佛教的开山鼻祖最澄提出“山川草木悉皆佛”的思想,大大强化了日本原来以人为中心到此以自然为中心的佛教,由此佛教在日本扎深根、生繁叶。后起的宗教也平等趋向。禅宗的开山鼻祖道元,更是认为一切皆是佛,就连一粒米、一滴水都是佛陀的生命,不能随便处理(日本人很节约资源)。即使被人类远离的粪尿,在日本的神话《上古记》(上卷)里,也当作粪神和尿神,排泄物都被神格化。可见,日本简直把人、神、自然的统一发挥到了极致。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只有建立当代的统和观,客观略论思维方式的共性和异同,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姜成林 思维方式若干理论探讨的新进展――评《中日思维方式演变比较探讨》〔J〕管子学刊1999(1) [2]费孝通先生80寿辰聚会上16字箴言 [3]施惠中日两国语言行动的比较探讨〔J〕 2017 ( 2) [4]金文学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M〕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7. 第一版 [5]王家晔著《改革与革命性改革》(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 [6]本尼迪克特.《菊与刀》(中译本) 〔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第一版 [7]刘少东 儒学在日本考论―以“忠孝观”为中心 〔J〕 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5) [8]姜勇浅 谈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表现 〔J〕 科技信息2017(13) [9]中国文化概论 〔M〕中山学院出版社 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