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和斯巴达的教育[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7)05-0191-01
中国论文网
  摘要:在西方教育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继承下来的教育传统,一种是集成雅典的教育,是一种注重文化的教育,另一种则是斯巴达的教育,是一种注重体格的教育,在这里我们要研讨的是日本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的相通之处,以此引起我们对教育的比较。
  关键词:日本;斯巴达;教育
  1992年,一篇对于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的纪实报道——《夏令营中的较量》轰动中国。16年后的2017年,新华社刊发的一组日本幼儿教育的照片,日语论文,再次引起人们的思考。照片上,日本东京的一家幼儿园里400多名小朋友正赤裸上身,在寒冬的操场上锻炼。日本的幼儿园为什么要对这么小的孩子这样训练?这种教育方式的背后是一种怎样的教育理念?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古希腊斯巴达的教育,斯巴达人在婴儿时就要接受生命的考验,父母用烈酒为他擦洗,然后还要让长老检查他们的体质是否健康。凡是经受不住考验或被长老认为是虚弱的就被抛在弃婴场。
  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是日本教育的一大特点,日本小孩一般都不怕冷,冬天都穿得很薄。家长认为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孩子的体质,也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在日本,体育好的孩子最受同学尊敬。孩子们的梦想,最多的是运动员;在斯巴达。任何一个儿童每年都必须经受一次严厉的鞭笞,只有那些咬紧牙关,面无惧色的人才成为合格者。七岁的男孩进入国家的教练所,孩子们一年四季光头赤足,只穿一件单衣,白天吃的是不足以饱腹的饭菜,晚上睡的是粗糙的芦席垫。能忍受或能采取抢盗方式谋生者都会受到奖励。
  在日本,孩子吃苦是必修课,日本人认识到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日益优越,同时也减少了下一代磨炼意志的机会。日本教育界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吃苦的机会。日本的幼儿园都有“远足”锻炼课。保育员常带孩子到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园游玩,沿途有多路汽车可直达,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步行往返已成为习惯。中学和小学高年级,几乎每年都要定期组织学生们到田间、海岛或森林去“留学”,不仅让孩子了解农村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大部分日本父母要求孩子在家里必须做家务劳动,日语论文,包括帮忙做饭、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等。上大家后,家长只为孩子提供学费,生活费全由孩子自己打工赚取。在斯巴达,关于子女的教育并不是由父亲的意志来决定的,法学也不允许父亲照自己的意愿来培养和锻炼孩子。当孩子们长到7岁的时候,来库古就命令把他们由国家接收并编入连队,他们在连队中受着统一的锻炼与教养。他们同吃同睡,接受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掷铁饼、投标枪、角力等;也有军事训练,如斗拳、击剑等。斯巴达人希望用这种棍棒的训练方式教育出坚韧不拔、英勇不屈的战士。在少年团队里,他们终年必须赤脚走路,穿粗朴的衣服,吃简单粗糙的食物。在冬天里,他们必须在冰冷的河里洗澡,睡在自己编织的未经刀削的芦苇垫上,只放一些蓟毛借以取暖。自14岁起,他们就跟随青年参加屠杀希洛人的活动,白天潜伏在隐蔽的地方,侦探希洛人中的强悍者或有反抗嫌疑者,到夜间便摸进希洛人的村子将其杀掉,以此训练勇敢精神和对希洛人的残酷无情。
  日本军官学校主要采用德式体制,除了攻防、军械、筑城等有关军事课程外,尤为重视向学生灌输封建忠君思想和军国主义毒素,培养学生的武士道精神。为了磨练学生的“意志”和适应任何恶劣环境的能力,教官们时常会逼着学生重装操练于烈日当空之时,薄衣僵立于寒风彻骨之夜,训练是非常严格的。各种剑术、柔道、相扑从来不是拉拉花架子,而是实打实地干,常常将受训者作践得满身血痕。在斯巴达有意识地训练青少年忍耐痛苦的能力,倒是确有其事。每年,在亚特米斯(希腊女猎神)神坛前举行一次鞭打,不许儿童大声喊叫和啼哭求饶,越是忍得住鞭打的,就越被认为有毅力。希腊历史书上都提到这样一个斯巴达儿童:这个孩子在上学路上抓到一只活狐狸,怕老师发现,就把它藏在上衣贴胸的地方。上课时,狐狸开始用锋利的爪子的男孩子的胸部乱抓,尽管疼痛难忍,孩子却一丝不动,最后活活地让狐狸咬死。之后,凡经受痛苦而不哼一声的男孩就被誉为“小斯巴达”。斯巴达的儿童就是在这种棍棒教育中长大,没有欢乐,没有爱抚。
  日本人对教育(特别是强制教育)抱有几个重要信念。他们认为所有学生有能力学习知识,学生的努力、坚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学术上的能力是决定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学习及行为习惯是能够通过讲课及训练而学回来的。所以,小学及初中学生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而编班授课,也不是适应各学生的异同。日本全国性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强制教育让学生得到一个同等学习的机会,而各学校的财政分配是相对性相同的。不过,这种制度被评为缺乏弹性、缺乏理解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兴趣。日本教育在80年代进行了改革,新制度特别强调弹性、创意、表现自己的机会,但只是有很少的进展。批判性思考不是日本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概念。学生一般要求背诵测验内容,所以学生高分的原因并不能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战士来保卫城邦、维护公民的地位。军事体育教育通过斯巴达拥有了全希腊最为精锐的陆军部队,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斯巴达人屡次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斯巴达军事体育训练的成功。当其他希腊城邦因外族入侵而失去独立时,斯巴达却是不可征服的;当发展个性的浪潮淹没整个希腊并导致许多城邦的混乱时,斯巴达人通过其严格有效的教育制度保持了集体的团结和稳固。然而,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斯巴达的军事体育教育则是非常失败的。原始落后的社会生活、狭隘片面的教育制度制约了斯巴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出现了倒退。公元前7世纪以后,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夺得冠军花环的再也不是斯巴达人了。这种原始落后的教育又反过来阻碍了斯巴达社会迈向文明的脚步,加重了斯巴达人性格中保守、狭隘、孤傲的缺陷。斯巴达人蔑视知识,拒绝文明,反对变革。当雅典人在文学、戏剧、雕刻、哲学、史学乃至教育等领域取得一项又一项令后人赞叹的辉煌成就时,斯巴达人却依然固步自封,顽固地坚持着原始部落遗留下来的各种传统和习俗。斯巴达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能征善战、只知有国家不知有个人的士兵,却没有培养出一位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或科学家,这正是其原始、片面的军事体育教育制度结出的恶果。虽然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击败雅典取得了希腊世界的霸权,但它仍停留在原始社会的思想和教育使它没有能力担负起领导希腊诸邦发展、强盛的重任,所以斯巴达和希腊城邦的衰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滕大春著《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夏之莲著《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3]厉以贤、李明德合著:《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研讨》,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4]张斌贤等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博伊德?金著:《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曹孚等编:《外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7][古希腊]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8]马骥雄著:《外国教育史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