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7)11-0166-01 中国论文网 【摘要】日本的迅速崛起让世界瞩目,这与日本极其重视学院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通过略论日本学院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能为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爱国主义教育;特点; 启示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与国俱存的历史现象。爱国主义教育之所以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因为它能够凝聚民族和国家精神,推动民族国家奋发图强和不断发展。日本作为迅速成长起来的亚洲国家,其经济发展另世界瞩目,探讨日本学院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更好地促进我国学院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1 日本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 1.1 理智灌输教育:理智灌输是对爱国主义思想进行大力的宣传,成为人们的共识,以理服人。比如日本学校开展的理智灌输教育从忠诚于国家的教育入手,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要有纯正的爱国心,即忠诚于国家,致力于它在国际事务中价值的提高。”这是日本在《中小学道德指导纲要》中对忠诚于国家的教育的具体要求。 1.2 危机意识教育:危机意识的教育是在祖国正处于危机之时,注重强调国家面临的困境,以激起青年为国排忧解难的报国之心。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尤其是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其发展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8种主要战略资源的自给率都不足20%,日本是当今世界第一进口大国和名副其实的“资源小国”。由于战略资源几乎全部依赖国外,国际形势的每一次变化都会波及到日本的经济。 1.3 优越体验教育:优越体验应是注重强调国家的优越与先进,宣传祖国的成就和进步,激起学院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国家繁荣与进步而出力。日本的这种爱国主义与其狭隘的民族主义密切相关,即只爱本国、本民族,而蔑视他国、他民族;其理论基础是所谓“大和民族优秀论”,认为日本民族及日本的经济和文化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日本应该扩大在世界上的作用而不受任何国家的支配,最终确立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2 日本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2.1 民族性:日本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而日本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激发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外侵略战争中的一致性最终促进了这种民族主义的形成。当其成为强国之后,一方面表现为对内的专制,以赋予神权的天皇的名义,使国民服从天皇,建立绝对服从和灭私奉公的国家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亚洲邻国的蔑视,最终给周边国家人民,也包括本民族在内带来灾难性后果。时至今日,其意识仍然沉淀于日本民族之中。当下,日本当局参拜靖国神社和修改教科书行径就充分表明这点,其狭隘的民族主义无限推崇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地位,而无视其他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利益,对国际联系具有极大的破坏影响。 2.2 阶级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从国内联系上说,“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同时,在阶级社会里,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紧密关系在一起。因此,阶级利益联系不同必然制约着人们关于现实生活的相应政治价值取向――要么就是属于统治阶级的爱国主义,要么就是被统治阶级的爱国主义。 2.3 时代性:爱国主义教育突出时代性的特征。全球化赋予爱国主义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使命,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措施应与时俱进。在迎接21世纪挑战时,日本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要培养“世界中的日本人”的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清楚本国的情况,还要熟知世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日本培养的有爱国心的青少年是站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来爱国的。从而促进了日本学生爱国主义的与时俱进性和世界性。 3 日本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3.1 加强忧患意识教育:现阶段忧患意识教育在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很长时间以来,谈及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人们关注较多的是祖国壮丽的山河边疆、优秀的文化传统、感人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的建设成就。但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将忧患意识教育纳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对学院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首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日语论文,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用正确的理论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日语毕业论文,增强其拒腐防变的能力。 3.2 加强理性爱国教育: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情感,有基于理性的,也有基于感性的。我们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将情感与理性结合起来,并突出理性爱国的教育,培植学院生理性的爱国情操。如,在中日联系问题上,前不久,日本右翼势力再次通过修改教科书来篡改历史,激起了曾深受战争栽害的亚洲和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 3.3 加强社会功德教育:我国围绕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而进行的历史教育内容较少,法制教育、基础文明教育。社会功德教育较为薄弱,围绕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而进行历史教育应从两方面展开,其一是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教育中应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背景,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展示强盛文明的中国。唤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由衷的感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其二,是民族使命感的培养,侧重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国耻教育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大好局面和紧迫形势,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让爱国主义旗帜在新一代青少年中重新飘扬。 作者单位:410219 湖南省长沙医大学人文护理学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