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美国和日本动画著作的教育功能[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
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在消费文化日益泛滥、传统文化不断断裂的环境中,动画是否还能肩负教育功能?又该如何有效实现教育价值?本文将简要对比略论中、美、日三国动画著作的教育性,希望能借以阐明动画著作中教育性的普遍性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同性。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国动画;艺术;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86-01 当下,中国动画行业既面临巨大挑战,也有巨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因为市场的需求扩大、国家的政策扶持、传播媒介的拓展等,给予了动画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世界各国动画的激烈竞争。 一、中国动画的“寓教于乐”与“教化至上” 中国历来注重艺术著作的教育性。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有“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的观点,这种观点及其作用延续到了中国动画中。我国最早的动画长片是万氏兄弟于1941年完成的《铁扇公主》,在片头就有一段立论式的文字,阐述了“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妖魔”的主题,这在抗战时期,显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教育意义。 新中国建立以后,政府对动画的宣传教育影响显然很重视,于1957年集中全国的优秀动画创作力量成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日语毕业论文,为新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上美厂在三十余年间所拍摄的大部分代表著作。要么强调对一些传统价值观念与道德判断的传承与弘扬,要么是体现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动画对“寓教于乐”的追求已经很明显,要注重著作的现实教育意义,就使得我们将年龄层次低的儿童作为观众的主体。 此外,日语论文题目,中国动画由于承载了价值塑造和道德培育的重任,在受众设定上偏向低龄儿童,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相对也不易深化和个性化。所以中国动画著作体现出另一有趣的现象:受众看到的是简单易懂、但也缺乏深度的著作;而关于制作者而言,又着力制作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著作以便于在国际舞台上体现和证明中国动画的身份与价值。而这些著作往往显得过于“精英化”而游离于大众视野之外。比如被誉为中国水墨动画高峰的《山水情》,其无对白的设计、经典古琴曲的配乐、写意山水的画风、高人隐士不流俗的志趣等主要表现方式与思想内涵,相关于普通大众而言,在欣赏趣味和审美方式等方面陷入错位状态。 二、美国动画的“娱乐性”和“美国价值观”的传播 美国动画是在强调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商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之初,就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因为只有将票房收入、观众喜好和商业盈利视为动画创作的主导性要素,才能保证著作的投资能获得市场回报。沃尔特・迪斯尼曾经说过“我的工作就是为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带来欢乐”,“卡通动画作为叙述故事和视觉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为世界各地、各年龄的人们带来欢乐和信息”。美国动画对娱乐性的强调,使著作的视觉形式感倍受关注而获得较大发展。 美国动画非常注重对“寓教于乐”中“乐”的追求,动作设计精细、画面视觉效果突出、滑稽搞笑人物贯穿剧情始终、大团圆结局等都是其著作的普遍特征。但是美国动画并非因为强调娱乐性就没有教育性的追求,相反,美国动画同样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而关键的区别在于美国动画所蕴含与推崇的是美国主流的价值观念。在美国动画著作中,表现较多的是普通个体的追求与梦想,强调个人价值、创新意识、独立自主等美国主流价值观念。 和中国动画相比,美国动画的教化功能显得比较自然,唯美的画面和精致的动作设计、大团圆结局等因素使其著作市场接受度很高,在国际动画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 三、日本动画教育性的“个性化”表现 日本动画在二战后快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可以与美国动画相抗衡的力量。日本动画的画面感和制作精良程度与美国动画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日本动画特别注重著作的故事性,很多著作体现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追求故事趣味性的同时,日本动画同样注重著作的教育意义。宫崎骏就曾经表示他希望能通过著作作用日本的青少年,特别是对道德价值观念的塑造。 日本动画中教育性体现出的一个特点是强烈的个性化。美国动画以市场认同为主要目的,创作权一般由创作企业主导,日本动画则比较注重导演和编剧的个性化、艺术化追求。著作的教育意义除了大众认同的道德与价值之外,还有创作者的个体理解与认识。再加之日本动画具有为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分众创作的传统,所以日本动画中思想内涵的主观性更为突出。从受众的角度而言,选择面更广阔、作用也更深远。 此外,日本社会的高度商业化、东西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及其对人的作用,都表现在了著作中的个体在社会快速变化时期的不同反应,也使得个性化特征得到彰显。 四、小结 动画电影较之于其它电影类型,在娱乐性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著作的教育意义,通过喜闻乐见的故事来帮助塑造、作用或改变幼儿或青少年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正所谓“寓教于乐”。而要保障著作教化功能的实现,须得有能吸引受众的故事与形式,还要有经得起回味的内涵,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观念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佳.世界动画电影史[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 社,2017:65-66.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