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本女作家 口一叶是明治维新时代妇女社会角色变化的先驱者。虽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饱尝了作为女人和作家的艰辛,但她却如永不凋谢的昙花,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本文试通过对其著作《十三夜》所处时期的略论,研讨了日本明治时期的婚姻观,进而对日本明治时期的离婚观加以论述。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口一叶 《十三夜》 婚姻 明治 离婚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口一叶,原名口奈津、口夏子,是日本明治初期主要的女性小说家。作为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早期的开拓者之一,口一叶19岁才开始创作,其主要著作有《暗樱》、《下雪天》、《琴声》、《花洞》、《暗夜》、《大年夜》等22篇著作。其中,《大年夜》、《浊流》、《十三夜》、《岔路》、《青梅竹马》为其最优秀的著作,博得了作家、读者的高度评价。青口一叶以高洁的抒情性笔法,展现出了封建意识下女性难于医治的悲哀和无处发泄的愤怒。在著作中,她希望回归纯真,为女性的自主自强而呐喊,为真正的心灵自由而疾书。然而,这位敢于揭露社会黑暗、描写下层社会贫苦人们的灾难、通过创作勇敢面对现实并与之战斗的一代才女,却像流星一样划过文学星空,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一从《十三夜》 看明治时代的婚姻 《十三夜》是口一叶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短篇小说分上、下两篇,发表于明治28年2月(1895年)的《文艺俱乐部》第一卷第12编的《闺秀小说》上。在《十三夜》中,口一叶深刻刻画了一位已经决意离婚又害怕失去孩子、不知所措的女性形象。全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叙述:高官原田勇在一次邂逅后看上了美丽女子阿关,尽管身份悬殊,他仍将阿关娶进家门。结婚初,两人联系较好,但从儿子出生后,原田对阿关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法忍受痛苦的阿关在阴历十三夜里,趁着孩子睡熟,偷偷地回到娘家,向父母道出决意离婚的想法,但却遭到父母的阻止。在父亲的劝说下,阿关打消了离婚的念头,无奈地回到原田家继续悲惨地生活。下半部分主要描写了被父母说服的阿关,在无法和命运抗衡之下,决定独自忍受痛苦回到以往的生活当中去。而她在当晚所乘坐的人力车的车夫恰是她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之助。两人的偶遇使两人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但命运弄人,相互爱恋的两个人,在现实、社会、阶级制度的面前那么的无助,最后的结局如当初两人不能真正地在一起一样,两人只能继续以前的生活,各走各的路了。整篇文章印证了口一叶曾经说过的“浮世也是个忧郁的世界”的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决定不了自己的一生,在小说中亦不能改变自己人生的思想。 《十三夜》是明治新时代的产物,而明治20年(1887年)是日本新结婚、离婚制度的雏形期,《十三夜》所描写的正是这一时期的婚姻状况。下文将通过《十三夜》来略论明治时期的结婚、离婚状态。 1明治时代的结婚 《十三夜》的新颖之处在于:逃出以往身份、等级对婚姻的束缚,描写了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的观念。 受传统封建思想的作用,儿女的婚姻多由父母做主,孩子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但17岁的女主人公阿关在踢毽子时,不经意把毽子踢到了原田勇的车上。就是这样简单的一见,原田就对阿关产生了迎娶的想法,经媒妁之言,将阿关娶进家门。当时社会,门当户对的观念还很根深蒂固,贫穷的阿关能够嫁入上流社会,关于娘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原田能够不顾当时社会的制约、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自己的婚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文明开化的表现。 明治4年颁布的允许平民贵族通婚的条例,实行婚姻的自由化,这实质上是上流社会男子择偶方式的一种解放。原田和阿关的结合就是这个制度的产物。这一条例出台的初衷是出于社会进步、思想解放,但关于受到腐朽思想腐蚀较深的日本国民来说,能够真正做到不考虑等级差距、阶级异同是很难的。所以在阿关生完孩子后,两者的自由婚姻很快就出现了裂痕。原田对阿关不再体贴,而是一味抱怨阿关的无知,指责阿关是“无聊的家伙”、“没志气、没骨头的笨蛋”;并说出:“我是把你当太郎的奶妈留在家里的”等话。对于原田对阿关态度发生如此变化,很多学者认为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是男权社会,女性没有任何地位;在男性眼里,女性就是生育的工具,所以当阿关生完孩子、完成了生育这一任务后,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了。本人认为,这其中一定有一些这方面的因素,日语论文,但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略论,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如:“学历”。两人刚结婚时,日语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在女性中尚未普及、出身是择妻的主要因素的时期。也许是原田本身思想较进步和开化,或者由于自认为是明治时期较开明的高级官吏的缘故,他未介意妻子出身却非常注重妻子的学历。所以其对阿关态度的变化或许是出于对妻子的期待、恨铁不成钢而导致的愤怒,也许并非是封建社会家长式的训斥。他所理解的爱人不是逆来顺受、没有自己思想的女人,而应该是相亲相爱、拥有共同语言可以推心置腹的伴侣。这也是这位有知识、有文化、追求新思想的新官吏能够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追求自由式爱情的动力。 婚姻中另外一个主角阿关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男人的手中,她深受男权之苦。这里的男权可分为父权、夫权、社会权。阿关的父亲是一个封建纲常的守护者,他虽然心疼女儿,但考虑到家族利益,就完全忽视了女儿的想法,将女儿再一次地推入火坑。阿关关于父亲的安排感到无奈和无力,却也只能无言地顺从了。通过此点可以看出,在明治时代这个保守与革新、没落与新生、现实与理想、旧事物与新事物对立并存的时期中,女性毫无反抗之力,只能逃避躲藏。 2明治时代的离婚 (1)提出离婚 无法忍受丈夫言行的阿关终于下定决心离婚。阿关关于自己主动提出离婚的想法没有任何不适感和抵抗感。江户时代的离婚制度体现了男性的主权地位和优势:丈夫有权休妻,妻子无权要求离婚;只要丈夫不出离婚书或休书,离婚就不成立;女性如果想离婚,必须由父母向女婿家提出。所以,阿关回家哀求父母为自己做主。另外,当时还有一种女性提出离婚的方式,即通过离家出走的形式离婚。阿关离婚的方式可能就是受江户时代的作用:一是离家出走,决意不再回到丈夫家;二来由父母出面解决离婚问题。但到了明治时期,休书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离婚要通过提交申请书、登记户籍等过程才能成立。离婚申请既可以是双方同意,也可以是丈夫单方提出。这种制度就公然否定了丈夫专权的离婚制度,转向了协商离婚和协议离婚。明治6年公布的文件规定了妇女也拥有离婚诉讼权,这就保障了妇女的权利。因此,阿关毫无任何不适感地提出离婚也可能是受到新时代婚姻制度的作用。 另外,在明治维新时代,日本在接受了上千年的封建思想之后,第一次以全新的视角看待西方事物,以发展的眼光正视、接纳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由此制定、实行了一系列的文明开化政策。日本国民原有的封建、陈腐、落后的思想也逐渐发生变化,阿关思想的转变就是女性追求自由、民主的表现。阿关勇于提出自己离婚的想法,体现了她对新生活的渴望,以及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生活的毅力和信心。 (2)放弃离婚 明治维新时期,为提高全民素质,政府向西方学习教育措施,普及小学教育,并在接受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平等。可是从当时生活水平来看,一般的家庭只能勉强让男孩子上学,没有能力使女孩也接受教育。因此,在家庭中的男、女性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种不公平不仅体现在教育上,在婚姻中,女性也处于被动的局面。在《十三夜》中,阿关是等级森严社会里典型的女性形象,她表现出了当时社会女性的善良、温顺、贤淑和无奈。女性一旦提出离婚,那么她将将失去财产、孩子、社会地位以及所有的一切,同时还得不到家人的同情。这种不公平的离婚观制约了女性的思想、行为。所以大多数女性都会选择隐忍的方式,抱着牺牲自我、毁灭自己的态度度过不幸的一生。阿关是出于母性而放弃了离婚。通过著作中她的“离婚后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就丧失了生存的意义”等话可以看出,阿关决定作为一名母亲而生活下去。母亲为儿女付出被认为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所以一旦母亲先提出离婚,会产生不负责任的负罪感。阿关畏惧离婚的理由不是离婚后的生活和世人看待自己眼光的问题,而是不忍孩子过单亲生活。这种到近代社会才产生的注重母子联系的观念在当时应该算是非常前卫的概念了。当阿关决定放弃离婚时,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女性追求、向往自由,但她们很难摆脱身上那沉重的枷锁。
口一叶在撰写《十三夜》时,正是日本历史中离婚率较高的时期。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从江户时代开始,女性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占据被动的地位。到明治31年后,离婚率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明治民法的制定对离婚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受到民法的作用,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出于孩子的考虑,人们对待离婚问题更加慎重。在文中可以看出阿关对孩子的不放心、不舍。是不是当时的阿关也考虑了如果真的离婚后,关于孩子在心灵上的伤害,孩子将来是否会受到后母的虐待等等呢?不断接受明治时期思想的阿关也许会因考虑到孩子的未来的生活,而认真考虑、对待离婚问题的。阿关能够放弃离婚,表现出她敢于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幸福、将来,从而向读者展现了母性的伟大。 (3)明治时期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十三夜》中另外一个可悲的现象就是那么爱孩子的阿关,在面临离婚的时候竟从未想过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而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会归父亲抚养。江户时代按照幕府法规定,不管男孩女孩均由父亲抚养;但是一般情况下,男孩由父亲抚养,女孩由母亲抚养。明治31年修改的明治民法规定,出于孩子的利益,夫妻可协议决定孩子的监护人。婚后父亲拥有监管权,但父母双方达成协议后,母亲也可拥有监护权。明治28年虽处于非常复杂的时期,但依然执行旧民法;而日本当时特殊的封建家族制度又赋予男性极高的特权,所以当时的阿关是很难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的。 三结语 口一叶创作的22篇小说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而这三个时期的表现手法、故事情节、爱情观、思想观又各有特点。口一叶小说的主人公多以社会底层人物如女仆、妓女、家庭主妇、妾等身份不同的女性为主。其故事主要描写不尽人意的恋爱、结婚、生活。短篇小说《十三夜》属于 口一叶的后期著作,与前期著作相比,这部著作摆脱了以往著作的格式化、空洞化,以现实世界中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物、事件为主要描写对象,应用现实主义批判手法深入地刻画了阿关、原田勇、阿关父母等形象,此著作对后来的日本文学有很大的作用。通览口一叶的著作可以看出,各时期女主人公的思想均受到明治时期思潮的作用而发生了转变,而这也体现了口一叶思想的变化。但从各部小说的悲惨结局中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口一叶受到了文明开化的作用,但最终也未能逃出旧社会旧思想的束缚。无法与现实抗拒的口一叶通过文学手段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向世人发出了呐喊。从《十三夜》这部著作我们可以看出明治时期的女性对待婚姻的矛盾思想,也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宿命论”和“无常观”思想。进而在咀嚼生活苦味的同时,领悟人生。 参考文献: [1] 井多鹤子:《 口一叶〈十三夜〉の时代―明治の结婚と离婚》,《群马女子短大国文探讨》,1998年第25号。 [2] 盐田良平:《 口一叶探讨》,中央公论社,1955年版。 [3] 畏谷川泉:《近代日本文学鉴赏と探讨》,明智书院,1957年版。 [4] 孙新平:《从〈十三夜〉看 口一叶的现实主义》,《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5]口一叶:《〈十三夜〉》,萧萧译:《世界短篇小说经典全集》(第五卷),长春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简介: 于晓欢,女,1981―,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探讨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华北科技大学。 侯丽枚,女,1981―,河北承德人,硕士,讲师,探讨方向:文学、翻译,工作单位:华北科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