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时期汉文学家依田学海以小说著称,并以森鸥外的汉文老师身份广为世人所知,留世有汉文小说《谭海》等著作。他曾拜于藤森天山门下,同门有川田瓮江、岸田吟香等大家。
本论将以依田学海与中国人的交往和中国观为主体,通过对相关具体材料的挖掘、整理以及略论来展示依田学海对中国的双重态度。
其日记《学海目录》以及《墨水别墅杂录》以登场人物之多为学者所关注,这其中也不乏当时的在日中国文人以及外交官。从对这些记录整理和略论的过程中,既可以勾勒出依田学海与中国人的交往情况,也有益于我们对甲午战前中日文人交往状况进行整体... 引言:
日本明治时期汉文学家依田学海以小说著称,并以森鸥外的汉文老师身份广为世人所知,留世有汉文小说《谭海》等著作。他曾拜于藤森天山门下,同门有川田瓮江、岸田吟香等大家。
本论将以依田学海与中国人的交往和中国观为主体,通过对相关具体材料的挖掘、整理以及略论来展示依田学海对中国的双重态度。
其日记《学海目录》以及《墨水别墅杂录》以登场人物之多为学者所关注,这其中也不乏当时的在日中国文人以及外交官。从对这些记录整理和略论的过程中,既可以勾勒出依田学海与中国人的交往情况,也有益于我们对甲午战前中日文人交往状况进行整体把握,然观前人之说鲜有细论者。故本论第一章将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展现与中国人交往中的依田学海形象,以期补前人论说之疏。
依田学海的著作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甲午战争,而这些宝贵材料也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将在本论第二章结合其著作《援韩雄略》、《征清录》、《国姓爷讨清记》等,来管窥依田学海眼里的甲午战争,以及他对中国态度由崇拜到轻视,由友好到主战的一步步转变。作为甲午战争爆发后一部分日本汉文学家对中国态度的缩影,这对我们探讨甲午战争后日本文坛对中国心态的变化将是十分有益的。
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依田学海中国观的双重性。即为,文化上对中国的憧憬向往,以及政治上对日本的绝对忠诚。 参考文献: ,日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