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照应,一直以来有众多著名的学者进行了各个角度的探讨,其中围绕制约照应词以何种形式出现的因素,更是有诸多著名学者进行了深入,连续的研讨。日本方面主要有田中(1981),山梨(1992,2017),马场(2017)等。中国方面的学者则主要有廖秋忠(1986),陈平(1987),徐赳赳(1990)等。纵观先行探讨的共同之处,都是聚焦于先行词和照应词形成照应联系的条件及各类照应的分类,并从语用学角度进行略论研讨,得出了决定不同种类照应词的基准。本文首先将对此问题进行重新研讨,检验先行探讨成果的基础上,关于照应联系的形成给出一个认知方面的理论解释。其次,本文将把... 引言: 对于照应,一直以来有众多著名的学者进行了各个角度的探讨,其中围绕制约照应词以何种形式出现的因素,更是有诸多著名学者进行了深入,连续的研讨。日本方面主要有田中(1981),山梨(1992,2017),马场(2017)等。中国方面的学者则主要有廖秋忠(1986),陈平(1987),徐赳赳(1990)等。纵观先行探讨的共同之处,都是聚焦于先行词和照应词形成照应联系的条件及各类照应的分类,并从语用学角度进行略论研讨,得出了决定不同种类照应词的基准。本文首先将对此问题进行重新研讨,检验先行探讨成果的基础上,关于照应联系的形成给出一个认知方面的理论解释。其次,本文将把探讨对象从句子扩大到段落,从文章的衔接性的角度出发,用认知语言学的接近可能性理论略论句子,比较和考察中文和日语的照应词各个种类的特点及出现的频率。最后,通过数据和资料的略论,对决定日文和中文的照应联系中不同照应词出现的条件进行略论,对其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预测。本稿只考虑先行词是名词的情况。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