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江户时代的日本是否已具有不仅见于西方而又崇尚主体性价值的“元现代性”因素,是思考日本现代性精神危机问题解决途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基于一种“反思现代性”的立场,以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市井之中的“粹”、“通”、“意气”等生活理念为考察对象,从伦理思想史的角度,对具有“近世性”特征的“江户日本”语境下市井生活空间中的庶民文化特征、伦理价值取向以及其所反映的“元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和探讨。 在本文的探讨中,笔者对九鬼周造等日本学者将“粹”、“通”、“意气”等视为具有自明性的哲学范畴、单纯的审美意识之观点,以及无视... 引言:
探索江户时代的日本是否已具有不仅见于西方而又崇尚主体性价值的“元现代性”因素,是思考日本现代性精神危机问题解决途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基于一种“反思现代性”的立场,以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市井之中的“粹”、“通”、“意气”等生活理念为考察对象,从伦理思想史的角度,对具有“近世性”特征的“江户日本”语境下市井生活空间中的庶民文化特征、伦理价值取向以及其所反映的“元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和探讨。 在本文的探讨中,笔者对九鬼周造等日本学者将“粹”、“通”、“意气”等视为具有自明性的哲学范畴、单纯的审美意识之观点,以及无视其中所蕴含的现代性伦理取向因素等缺乏对现代性问题深刻认识的论点提出了质疑。为了弥补迄今探讨中的这些缺憾,本文以反映日本近世市井生活的通俗小说、随笔、日记等大量文献资料为史料基础,结合对浮世绘、歌舞伎等非文字史料的思想史解读,应用基础存在论的略论措施对上述三个范畴的衍生发展谱系、具体涵义结构以及其生存论价值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考察与深入的阐析。具体步骤是:首先结合近世前期高级游女的实际生存经验对“粹”的伦理意涵进行略论,并将之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中作为“实践智慧”的“明智”概念进行比较,阐明了其所具有的信念伦理特征;进而通过江户市井文人的“博物学”志向来定位和阐释“通”的涵义,阐明了其所具有的超越性、趣味性的“知识型”价值及文化理性特征;最后从“江户儿”的城市居民身份自我认同的角度对“意气”引言:略论,揭示了其独特的求“异”精神以及其以独立人格魅力和美的信念为支撑的审美伦理特征。通过上述考察和探讨,不仅勾勒出了由上述三理念及其衍生范畴所构成的庶民思想谱系,而且挖掘出了在近世日本庶民社会曾发生的一种可称之为“市井中的救赎”的思想史事件,揭示了这一思想史事件是用东方式审美价值的审美教化功能及崇尚主体性的伦理价值取向指导伦理行动而实现对生存焦虑的超越的思想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考察探讨的结论:“粹”、“通”、“意气”所体现的伦理价值取向,是市井中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一种世俗世界中的自我救赎,它具有体现近世庶民自我意识觉醒、主体性呈现的思想史意义,是日本近世思想史中“元现代性”特征形成的表征。由此,本文的探讨在因现代化而发生断裂的现代与近世日本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联,为寻求克服现代性精神危机的精神资源,日语论文题目,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同时,本文将底层庶民的伦理思想作为思想史探讨对象,并对其中具有形而上性质的内容进行体系化阐释,也是对思想史探讨措施的一种新的尝试,为庶民伦理思想探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