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5项实验探讨考察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送气]特征的感知和产生。结果表明,日本学习者能够在感知和发音中建立汉语不送气音和送气音两个音位范畴。但学习者不能在发音中准确地产生汉语送气音。对相似语音的“平行分类”影响可能是造成学习者不能准确产生汉语送气音的原因之一。音节位置对感知有一定的作用。语音经验和声学凸显性的影响在感知和发音实验中都得到了体现。最重要是,通过感知和发音实验的结果,我们提出有关日本学习者习得汉语[送气]特征的假设,即,除了VOT,日本学习者还会调用F0信息来表征汉语[送气]特征--用母语的清浊对立替代汉... 引言: 本文的5项实验探讨考察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送气]特征的感知和产生。结果表明,日本学习者能够在感知和发音中建立汉语不送气音和送气音两个音位范畴。但学习者不能在发音中准确地产生汉语送气音。对相似语音的“平行分类”影响可能是造成学习者不能准确产生汉语送气音的原因之一。音节位置对感知有一定的作用。语音经验和声学凸显性的影响在感知和发音实验中都得到了体现。最重要是,通过感知和发音实验的结果,我们提出有关日本学习者习得汉语[送气]特征的假设,即,除了VOT,日本学习者还会调用F0信息来表征汉语[送气]特征--用母语的清浊对立替代汉语的送气对立,以较低的F0与不送气音相对应,以较高的F0与送气音相对应。对感知和产生之间联系所作的项目略论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r=-0.327,p=0.000,再次支持了实验中提出的假设。由于实验材料和措施的原因,对感知和产生之间联系所作的被试略论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 参考文献: ,日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