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拓扑学的视角看待翻译探讨,可以发现:实现源文化成功进入到目的文化中,必须对目的文化的表达结构进行变形或变通处理,即采用适当的翻译措施,以实现两者的“拓扑等价”。这些形式多样的翻译措施,虽然涉及到读音、词法、语法和比喻等不同层面,却依然可以归纳到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理论的框价当中。 关键词:拓扑学;翻译探讨;异化;归化 一、拓扑学和翻译:一个类比 拓扑学(topology)是数学的一门分科,探讨几何图形在一对一的双方连续变换下不变的性质,例如,画在橡皮膜的图形当橡皮受到变形但不破裂或折迭时,有些性质还是保持不变,如曲线的闭合性,两曲线的相交性等[1]。 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和通常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有所不同。通常的平面几何或立体几何探讨的对象是点、线、面之间的位置联系以及它们的度量性质。拓扑学关于探讨对象的长短、大小、面积、体积等度量性质和数量联系都无关。举例来说,平面几何里把平面上的一个图形搬到另一个图形上,如果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然而,在拓扑学中,运动中图形无论大小或者形状都要发生变化;换言之,拓扑学中没有不能弯曲的元素,每一个图形的大小、形状都可改变。 拓扑学不讨论两个图形全等的概念,但是讨论拓扑等价的概念。比如,尽管圆和方形、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同,在拓扑变换下,它们都是等价图形。以下的三个图形可以存在拓扑等价;换言之,从拓扑学的角度看,它们可以是完全一样的东西。 拓扑学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无须考虑原来图形的大小、形状,仅需考虑点和线的个数。在一个球面上任选一些点用不相交的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这样球面就被这些线分成许多块。在拓扑变换下,点、线、块的数目仍和原来的数目一样,这就是拓扑等价。一般地说,关于任意形状的闭曲面,只要不把曲面撕裂或割破,他的变换就是拓扑变换,就存在拓扑等价。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如何让一个一元硬币穿过一个一角硬币大的纸孔,同时又不能损害纸孔原来的大小?事实上,采用拓扑学措施便能顺利地完成这个过程,其措施如下:把纸张按纸孔的直径对折,然后两边向下捏,使纸孔的直径变大(纸孔并没有损坏),这样一元的硬币便能顺利穿过这个一角硬币大的纸孔了。 从类比的视角看,该游戏完全可以与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关系起来。例如,把一元硬币视做源文化,把一角硬币视做目的文化,如何实现源文化成功地进入目的文化正是翻译探讨长期以来重点关注的内容。源文化和目的文化出现不均等的情形,在翻译实践中是件老生常谈的事情了。这种不均等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的文化中缺乏文化对应词,使得信息的交流出现瓶颈。 诚然,瓶颈的出现并不意味翻译无法进行或者源文化信息就此流失。相反,如果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措施,源文化和目的文化完全可以实现对等的情况,正如拓扑学所展现出的拓扑等价的概念一样。 二、拓扑学视野下的翻译措施 在拓扑学措施下,只要其原来的某些性质保持不变,不管以后的形状如何变化,两者依然存在着拓扑等价。以下就英汉互译中的一些翻译实践,展示拓扑变形在其中的应用。 如果源文化与目的文化本身存在着完全对等的条件,这时翻译可以考虑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种翻译往往也最容易为目的文化的读者所接受。 例1, 吃一堑,长一智。 A fall in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钱钟书译) 例2 ,A bolt from the blue. 天有不测之风雨 然而,例1、例2所展示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在翻译实践中往往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在更多的情况下,源语与目的语不是在形式上、就是在内容上存在着并不对等的条件。倘若如此,改变目的语的表现形式也就情有可原了。翻译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六种常用的变形或变通的措施: 1.拟声变形 例3 ,Y-ouch! 姚之痛! 巨人之踵! 2017年初,姚明由于左脚脚趾粉碎性骨折被迫接受手术治疗,并且放弃了随后进行的NBA赛程。获悉这一爆炸性新闻,美国当体媒体用了“Y-ouch!”作为文章的醒目标题,既点出新闻人物是姚明(“Y-ouch!”与“Yao”两者读音相同),又生动地描绘出姚明正在痛苦呻吟的状况,可谓一语双关。随后国内相关报纸陆续翻译和引用了这篇报道文章,然而题目却变换成那“姚之痛”,有的干脆翻译成“巨人之踵”。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拟声词的表达上存在着很大的异同,其中又涉及到双关语的修辞手法,要传神地做好这一标题的翻译殊属不易。从意译的角度出发,以上两个翻译虽无可厚非,但我却以为翻译成“要命!”似乎效果更好。一方面“要命!”与“姚明”读音相同,另一方面“要命!”又可作为感叹词与“ouch”对号入座,同样达到一语双关的功效。 2.音韵变形 例4 ,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flew, The furrow follow’d free; 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e silent sea. -- S. T. Coleridge 和风吹,白沫飞, 舟迹随有如燕尾; 我们是第一个 投入这沉静的海洋。 ——S·T·科尔里奇 该诗特意采用头韵来制造出拟声的效果,如重复采用[s],[f], [b]等音制造出海浪拍打着飞速行驶中的船舷的响声,在读者当前展现出一幅动态的诗情画意。中文虽然缺乏头韵的表达习惯,但转化成尾韵同样取得了异曲同工的效果,而且也更加符合中文诗歌的表达形式。 3.词性变形 例5,邓小平在“十一大”上说:“一定要少说实话,多做工作。” Deng Xiaoping said at the 11th Party Congress, “There must be less empty talk and more hard work.” 例5中引语的动词被转变为形容,句子结构也从主谓转变为系表。翻译过程中,词性变形以及转换是一个经常用到的措施,好的翻译应使译文与原文有相应的效果,在词性转换中既要求意合,又要在换形中求形合。当然,词性变形并不指来自词性方面的改变,还包括了词性影响的改变和句子词序的改变等等。 4.句法变形 例6,King:What is the cause, Laertes, that thy rebellion looks so giant-like? Laer: None but his enemies.(《哈姆雷特》) 国王:雷欧提斯:冤有头,债有主,我只要找我父亲的敌人算账(朱生豪译)。 1 ,英语论文范文,英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