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翻译探讨中,应充分注意到中西语言文化思维方面的异同和相应的翻译手法,以达到中西译学的交融与繁荣。 [关键词]翻译探讨 中西文化 思维异同 如果说翻译学较其他学科而言,还属于一个年轻的学科,那么伴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的科学理论化进程,我国自八十年代后期,翻译探讨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全球化的作用,无论是翻译理论探讨还是翻译实践都展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面貌。 在我国,翻译的对象领域被人为的划分为“非文学”的和“文学”的,“非文学”的主要是指一般的实用性文体。如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商贸、旅游、体育等,其中最主要的要数“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则是与科技翻译并行的翻译的门类和措施论。随之也便产生“非文学”探讨和“文学”探讨,“非文学”翻译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在翻译活动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文学翻译探讨在翻译探讨这一领域中占了主导地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探讨大潮的作用,翻译的历史文化探讨日益受到重视,中西翻译的语言和文化思维的异同表现得极为突出,基于对语境、语气、含蓄等的敏感度及广泛应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关注。翻译的文化因素被更多地加以考虑。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英语论文题目,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然而语言的个性与共性是共存和并重的,洪堡特曾经说过:“比较语言探讨是对语言异同的准确探究。”可以说,寻找异同的目的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则是语言的音形、词句、文体等形式中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 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异同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运用各种技巧,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联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许多辉煌成就令外国学者向往,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其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上的重视意合和悟性,区别于西方思维异同上的重形合和理性。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与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联系或借助语境、语义、语用的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在古汉语文学著作中: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时则少不了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 德国思想领袖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行动理论”以理解与沟通为现代社会最高目标,英语毕业论文,认为翻译探讨应该成为人类交往实践的一项基本训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主客体间的有效关系,这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甚至是相同背景下的交往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中单向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主客体认识模式。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究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主体参与意识很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于理性的略论而偏重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有时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有时以客体为主语,视情况需要而定。但更多的是抱着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并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异同。从根本上讲,这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略论思维习惯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螺旋式的展开方式,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进行反复的论述和强调,最后回归到主题:西方人喜欢直线形逻辑思维,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语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