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导游翻译的语言“离格”[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9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论文关键词:语言“离格” 社交语用 语用移情 跨文化旅游
  论文摘要:导游翻译使用的语言必须得体,但由于文化异同而导致了语言的“离格”现象严重作用了跨文化旅游的进行。本文略论了社交语用“离格”现象的成因,并用具体的实例来略论其危害。为了更好地和外国游客沟通情感,建议导游翻译应用语用移情来避免语言“离格”,并多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语用能力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入境游接待国和全球第四大出境客源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导游,特别是导游翻译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导游被称为“山水之魂”、“民间大使”、“百科全书”,导游翻译的影响勿庸置疑。因此,提高导游翻译的跨文化素质势在必行。涉外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其信息的编、译码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在交际过程中,尽管交际的一方英语说得很流利,但如果不熟悉英语本族语的表达方式和语用准则,则会使交际的另一方不知所云,造成误解,甚至发生冲突,从而作用交际。一个语法、语音或是词汇错误,顶多被认为是说的不好,但如果没有按照语用准则来处理话语,则说话人会被认为是不真诚或居心不良。因此导游翻译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熟悉不同的语言使用规则,懂得在什么场合下,对谁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以及说什么是礼貌的、得体的。因此,得体、礼貌的语言是导游翻译必须具备的。
   1语用学和语言“离格”
  语用学,即语言实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是探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是探讨语言在特定语境下是否合适、得体的学问。语用学强调在不同语境下选择合适的话语,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上。文化对语言的作用波及面广,从词汇、语句层直到语篇层无不受文化的制约。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异同,以至在表达中没有考虑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使一种言语的言外之意在不同的文化中失去影响,而说话不合时宜、不得体或是不地道、带有明显母语文化痕迹,或有意无意地按照母语的文化模式来操用目的语,从而出现语言离格现象(1inguisticdeviation),导致语用失误。这种“离格”可分为语用语言的“离格”和社交语用的“离格”,即语言的语用知识和文化的语用知识两方面的“离格”。按J.Thomas的意义框架又可分为第一层面的“离格”和第二层面的“离格”。第一层面的“离格”指说话人语言表达主题或传递信息不准确或怪异,如:
  案例1一个美国团队来到黄山观光,在结束第一天的游览后,导游宣布他们第二天的行程:Now I’11reporttomorrow’Sitinerary.Morn·ing—callwillbe6 O’clock,breakfast6:30,depar—turetime7.You can visitNotrh Sea scenic spot,and comeback forlunchat11:30.Areyou clear?
  结果游客却沉默不语。为什么?从表面上看这些句子没什么不对的,只是省略了两个“willbe”而已,不过这更符合口语体的简洁特征,但问题是指示语出现离格。“you”第二人称当然指游客,不包括导游自己。游客所得的信息是导游不和我们一起去游览北海景区,让我们自己去。游客不高兴的理由是:你为什么不去,你是我们的导游,我们是付了钱的。由此可见这位导游用了个很不妥当的“you”而向游客发出了错误的信息,导致误解和不满。如果导游能够应用语用移情的等同准则,把自己看成是听话人中的一员,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说:“W e Callvisit North Sea scenic spotand come backofrlunchat1l:30.”这就使游客感到更亲切、更易相互沟通,会觉得导游的尽职尽责。第二层面的“离格”是指听话人对说话人以言外行事(Illocutionaryact)表达的意义产生误解。人们的语用行为受制于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文化异同必然作用到语用行为。因不了解或忽略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异同而产生语言表达不妥,所以这种离格属于社交语用方面的离格。比如说中国人见面都说:“你去哪啊?”、“你多大了?”以示关爱。但如果导游对外国游客说:“Whereareyougoing?”、“Howold areyou?”,游客会觉得侵犯了他们的个人隐私。
  2社交语用方面的离格语言
  我国着名浯用学家何自然教授在其撰写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离格现象刍议》一文中描述了他和美国夏威夷学院教授G.Kasper领导的语用学探讨小组对不谙中国文化的美国人就如何看待“离格”英语进行的一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人对第一层面“离格”英语的容忍度要比第二层面高。第二层面的“离格”英语本族人觉得较接近他们的母语,但显然很不合适;而第一层面的“离格”英语则可以容可见,第二层面的“离格”语言所产生的作用要比第一层面的严重得多,因此,本文将着重研讨第二层面的语言“离格”,即社交语用方面的“离格”。
  2.1价值观的异同导致的语言“离格”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体现出的价值观是互助和无私奉献,主动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的价值观体现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的独立性。
  案例2一位客人生病了,导游很着急,就过去询问他:
  A:You look uncomfortable.Areyou sick?
  B:Yes,Ihaveacold.
  A:Why notgoand seethe doctor?Chinese medicine is good.Did you take any pills?You should wear more clothes.Drink more water.Takeagood rest.
  B:You arenotmymother,areyou?
  显然第二轮的谈话是不适宜的、“离格”的,可以看出导游翻译的热情是多余的。不但客人很生气、很反感,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独立性受到威胁和侵犯,而且导游自己也感到很委屈,因为他觉得自己在主动关心他人,这种美德却未被认可。这就是价值观异同所致,其实导游只要说“Takecareofyourself.Ihopeyouwillbe betterSOOf1.”就足够了。
  2.2风俗习惯的异同所致的语言“离格”风俗习惯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作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有特定表现形式,且差别很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就会出现交际失误。
  案例3一个中国旅游团到澳大利亚Perth旅游,抵达时已很晚,客人还未用晚餐,于是地陪MissSmith宣布当晚的安排:We’11 have tea atabout8:00rightafterwearrivethehote1.Dur—ingthe teatime I’11haveyou registered and haveyourroomsreadySOthatyoumayhavearestright after.结果领队却翻译成:“我们大约8:00到宾馆,一到那里就喝茶。喝茶其间,Smith小姐会帮我们登记入住,以便喝好茶后大家可以进房间休息。经领队翻译后客人很困惑:还没吃饭呢,怎么就叫我们喝茶。于是跟领队抱怨:我们饿了,要吃饭不喝茶。原来澳大利亚人习惯把每天的正餐称为“tea”。而领队不了解澳洲人的生活习俗,没能很好地利用语用迁移,结果把“teatime”译成了不符合语境的、不适宜的“喝茶时间”,结果错误地传达了信息,引起了误解。
  2.3思维和推理方式异同导致的语言“离格”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文化熏陶下衍生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异同使他们在语言上产生不同的联想。不了解这种涵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词所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案例4一个美国观光团到农村去品尝农家菜、体验农家乐。导游在讲解时自始至终用“peasants”来介绍“农民”。客人在参观时发现农民盖起了漂亮的楼房,生活非常幸福,待人接物很有礼貌。于是他们很不理解导游为什么用“peasants”一词,认为导游极不尊重农民,甚至有歧视农民的倾向,所以对导游强烈不满。
  原因是导游用了个“离格”的单词“peas—ants”。原来英语中“peasants”和中文中的“农民”涵义不同,“peasants”含有贬义,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乡下人,是没教养的人。
  2.4礼貌准则的异同导致的语言“离格”
  “贬己尊人”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抬”,英语论文,要“尊”。因而当中国人得到别人的赞扬或邀请时往往采用谦虚推让、甚至否定自己的方式,经常用“不不”,或者“哪里,哪里”等以示谦虚有礼。而英美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强调个人价值和自信,英语毕业论文,因此对别人的赞扬能够坦然接受,总会乐意说“Thankyou”来表示接受,以免伤害对方的面子。

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