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探讨背景
1998年,美国旧金山数字媒体制作中心(SFDMC)搬迁至加州学院伯克利教育大学,成为数字故事中心(CDS),并制作数字故事写作教程,数字故事正式运用于教育领域。此后数字故事中心开始在全美各州的教育机构进行制作数字故事的培训,包括k-12学校教育。由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界热心人士的积极推动,数字故事叙述在世界各国教育中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将数字故事运用语言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美国纽约州立学院教Judith Rance-Roney(2017)提出,就语言教学而言,数字故事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国内,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17年教育技术评比活动、由上海市教委举办的“上海女教师的故事PPT著作大赛”到2017年全国数字故事大赛等活动的举办,都说明数字故事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但是将数字故事叙述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整合的探讨很少。梅德明(2017)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看我国的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国民的外语教育水平不高,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效使用英语交际的人少之又少。当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英语论文网站,突出表现在:教学设备陈旧;部分教师教育思想保守,墨守陈规,不敢尝试国外已经探讨和发展成熟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新技术;小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郭红莉,2017)。国外数字故事叙述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证明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能力,而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小学英语教学收效甚微、举步维艰。恰逢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17)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将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通过制作数字故事这一新型 “任务”或许可以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影响。
(二) 探讨内容
本探讨旨在介绍数字故事叙述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阐述二者的联系,设计将数字故事叙述与小学英语进行整合的范例课,并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在本文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探讨措施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探讨、访谈探讨、案例略论和调查问卷法。在探讨开始阶段,笔者采用文献探讨的措施搜集整理任务型教学理论以及数字故事叙述的产生和发展的相关资料,界定任务型教学及数字故事叙述的相关概念,介绍它们各自的特点,并说明二者的关系。访谈探讨主要用来对在我国将数字故事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可行性略论和运用实践课程结果检验。在进行本探讨的可行性略论时,笔者会参照他人的探讨成果和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略论进行探讨所需的软硬件设施以及社会环境。案例略论即是根据前一阶段的调查探讨的结果,在系统论(ADDIE)指导下设计几个主题的数字故事英语范例课,并在上海市的某社区和闵行区某小学进行实施。因为数字故事的制作涉及到相关软件的应用,对小学生有一定难度,数字故事的制作周期较长。所以,将数字故事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不太现实,本探讨是将数字故事运用于英语课外拓展课,每周一次,英语论文,中间的间隔一周时间可供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练习相关软件操作,拓展课课堂上主要用于答疑解惑、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展示最终著作并作相应评价。数字故事英语范例课实施以后,笔者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的措施,以获取相关师生对数字故事英语教学法的反馈信息,总结归纳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改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二、 文献综述
(一)任务型教学探讨概况
“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驱动,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语言教学措施”(2017,屈亚芳,p. 2))。任务型教学不仅关注教学成果,重视教授语言知识;更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仅关注语言形式的学习,更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是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表现为(1)互动性准则。它强调通过用目的语互动学会交际。(2)真实性。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们将学习的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自然地习得语言。(3)过程性。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语言体验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就感。(4)个性化。重视学习者个人经验对学习促进影响准则,把学习者个人知识和经验作为促进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5)相关性。努力使课堂语言学习与实际的语言应用关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17,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