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难以适应现阶段的学情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毕业论文家庭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日益提高,部分家长已经有了送孩子出国的计划和行动,他们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也日益重视。大部分家长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教孩子学习英语,各小学也在小学低段开设英语课程,小学英语教学体系完善,专业英语师资力量完备(尤其是城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到位,为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影响。再根据我校中小衔接调查数据显示,小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较5年前已有很大的提升,部分小学毕业生的实际英文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初中生水平,学生的学情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初中七年级《新目标》教材的编排依然按照零起点的学生来设计,小学生在系统学完小学英语教材后,到初中依然要从26个字母重新开始学英语,第一学期出现的75%的单词在小学已出现过,句子和话题也是如此。学生普遍感到教材过于简单,收获不大。为了适应学情的变化,教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巧妙的处理,否则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难得到持续发展。 (二)滞后于英语语言的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性成长的时代,今天英文单词大概有54万个,是莎士比亚诞生时的五倍。语言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但教材的一些交际用语显得有些单一或过时。如在新目标的预备单元的话题功能是打招呼用语,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目标是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这种问候语在20年前我们已经学过,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此也早已烂熟于心,根据对学生的学情略论,英语论文,再将这些语言作为课堂的重点知识来教是毫无必要的。事实上,学生对母语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各种更地道的招呼用语并不熟悉.就如笔者的一位外教朋友所言,中国的学生,只要问他一句“How are you?”,他不管自己是不是在生病,拼死也要回答“I’m fine,thank you”,而不会根据具体情况变通.所以在这个单元教师可以就这个功能话题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常用地道的Greeting。让学生的语言在学过的功能话题的基础上扩展和提升。 (三)缺少地方特色和时代感《GO for i》t教材面向全国,难以体现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时代特点难以真正体现生活实景。而真实的情境恰恰是英语交际教学所需要的。学生在学校学习英语却不能很好的表达他们长期生活的场景,实为憾事。以杭州地区为例,新目标教材中几乎看不见杭州西湖十景的介绍,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常用的词汇在教材中难觅其踪,如教材中有关饮食方面的词汇,难以满足学生表达现实中的一些常吃的蔬菜、水果、调味品、地方特色小吃等等。同时教材编写的延后性注定教材不能将发生在身边的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等编写在教材之中。因此教师对英语教材资源的拓展还应注意结合学生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适时适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动机。 二、初中教师在教材处理方面的近况 (一)公开课美味不“常态”公开课,特别是省市级别的公开课,执教者常常要花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去收集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其背后的庞大的智囊团也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参与其中。可想而知,从中筛选出来的课外佐料是何等的高质丰富,美味课堂也能水到渠成,为常态课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但是公开课毕竟不是常态课,平时教师如何在常态课添加佐料,和公开的美味课堂相媲美? (二)常态课过于“原生态”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教师的常态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教材中的知识目标的教学和操练。思路总局限于教材本身,缺少对教材内外的资源的整合,常态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和实施缺乏一定的拓展,过于“原生态”,学生的英语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在词汇教学方面,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新词的词义教学,少数教师将词语的过度解释和语法知识的过度深化误认为是拓展延伸。在对话教学方面,止步于巩固操练:在对话教学中,有的老师到学生能背诵课本中的对话时就停止了练习,认为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了一些语言结构后不会根据实际情境灵活应用,而往往拘泥于书本上的现成内容。在语篇教学方面,教师过多的强调教材语篇的熟悉,理解以及语篇中的知识点的讲解和应用,语篇教学中缺乏人文,科学,德育的拓展和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