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是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1966) 提出的,它强调学习是自身从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管理解和意义建构,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1]。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在建构主义思潮的引领下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深知。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它使学生能够机动地选择学习时间和自己喜欢的课程板块,实现了英语的个性化辅导,也体现了学习的创新型。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也恰好为英语网络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 1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综合,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简而言之,网络课程就是通过某种软件在网络上进行的远程课程。尽管当前网络水平已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高中英语网络课程却非常少见。除了诸如新东方等民营机构设置了高收费的以考试为目的的网络辅导外,少有中学为在校生提供免费的全方位的网络英语辅导。显然,学生无法摆脱传统的课堂式英语学习,也无法得到个性化的需求。因此,该文旨在研讨如何设计一套合理的网络课程,来改变高中英语教学的近况。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网络课程与行为主义指导下的传统英语课程有着极大的区别,如表1所呈现的在授课方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等方面的不同。表1 高中英语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对比教学模式授课方式教学策略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生著作学生角色教师角色授课时间个性化需求网络课程多媒体 / 课件协作式 / 发现式 / 引领式 /互动式 / 探索式网络学习 / 多媒体工具 /独立学习测试 / 评价 / 提问 / 相互答疑 / 教师答疑 / 信息反馈电子著作网络共享主动的信息接收和转换者辅助学习可供学生自行选择可满足传统课程板书 / 实物 / 录音设备知识灌输模式(填鸭式)课本 / 练习本 / 以同学为伴听课 / 口头测试 /书面测试以书面著作为主,不易共享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信息灌输者固定的集体授课时间较少满足
基于建构主义,该文尝试着将网络课程设计为以下几个模块:授课模块、测评模块、答疑模块、互帮互助模块与学习反馈模块。 网络授课模块网络授课是当前最新型的网络教学形式,集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于一体。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这套系统和校内名师随时“面对面”,并和同学进行实时交流。学生的学习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学校将聘请各年级的英语名师为学生们开设一系列、全方位的网络面授课程,具体课程安排会在各学期初列出课程计划供学生参考。开课前一周,学生可在“课前提问”板块提出相关问题;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则需在“课程评价”中,对课程进行评分。这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的同时,也为日后教学改进做好科学性和真实性的铺垫。网络授课模块可以为学生提供知识的实时跟进。如果学生在上课时未能及时、全面地掌握知识,可以课后点击网络授课模块,及时补全知识,防止在“知识链”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的滑落。 评价模块测试是对已学内容的及时反馈和巩固,与传统的书面测试不同,电子测试版块防止了学生考试作弊、反馈情况不真实这一情况的发生。学生在测试结束后,能够趁着对测试题目记忆鲜活的情况下,及时地校对答案并参考答案解析,避免了传统书面考试中,因为教师修改试题时间的拖沓而导致学生忘了考题以及当时的思考思路。因此,“即考即校对”的网络测评模式能使测评的信度和效度更高。另外,学生可以实时在测评模式的“错题本”上将考题和解析复制下来,一则大大节省了抄录错题的时间;二则可供日后随时点击关键词进行搜索、翻阅和复习。 答疑模块在传统的英语课堂里,很多学生由于羞于提问,而将难题、问题不断积累,成为学习的绊脚石,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本系统设计了“答疑模块”。学生可以进行匿名提问,学校将安排名师进行轮流值班,及时地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解答,避免了学生对“面对面”式直接提问的尴尬和胆怯。若学生对所解答的问题还存有疑惑,可继续提问,也可点击语音模式,英语毕业论文,直接进行与名师进行语音交流,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互帮互助模块除了老师可以为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帮互助。这一板块会将学生提的所有问题都罗列出来,大家可以竞相解答。关于回答精妙的问题,老师通过审核,将进行“高分悬赏”;关于有价值的问题,版主可将其“置顶”。 此外老师还会根据具体问题进行“热门问题”、“精华问题”等分类,供所有学生学习和参考。互帮互助的模式不但鼓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参与解答,也可将解答方式多样化,避免了专门以教师思维为导向来解题。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更为相近,也更易于理解。学习反馈模块这一模块主要供学生对近期的网络授课、测评、答疑等进行自我反馈而达到对自己学习情况更深的认识。学生因此可根据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对下一学习阶段制定更明确的目标,使得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学习更有成效。根据上述的模块设计策略,该文将在表2中呈现具体的模块内容,如下: 4 结束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