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一种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及方式--合作教学
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逐步扩大,外语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 2017 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指导下,/英语论文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因此,合作学习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的理念在中国自古有之,而近代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兴起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并于 80 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D.W Johnson&R.T Johnson)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Slavin, R.E. )教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应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我国探讨合作学习的王坦结合以色列 R.Sharan 博士的观点指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措施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探讨进行学习。” 二、学生英语学习近况及成因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深入,教学模式、学习策略在不断的优化,但学生英语学习的低效现象却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学习成效也较低。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作用。学生在高中习惯了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等靠要的心理较强。升入大学后没有了老师的监督,学生学习比较迷茫。二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学习英语多为工具性动机,即学生的学习动机为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某种实用的具体回报。据调查,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四六级证书或考研,极少数是为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三是有效学习策略的缺乏。学生多选择背单词的措施来学英语,词汇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很少将单词放到具体语境中进行应用。基于以上略论,笔者提出采用合作学习策略。 三、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 采用裴娣娜的固定合作小组的组建方式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准则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小组间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小组间成员的个体保持合理异同。组建的学习小组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便小组成员间能更好的建立相互信赖和相互依赖的长期协作学习联系。在划分小组的基础上,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主要包括课前热身活动,课堂组织教学和课后小组活动。 在这些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小组有讨论、表现的机会。如在课前热身环节中,学习每一个单元之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课上每组轮流选派人员给全班学生进行介绍。为避免重复工作,每组查找的范围和内容有所区别。通过此项活动,学生的资料查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协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将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英语毕业论文,论文/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以增加学生活动的参与度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如在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中,不少课文故事性较强,可以适当改写或改编成短剧。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准备,课上将课文以短剧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通过表演,英语论文范文,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积极进行课文中长难句的略论和难点的理解。课后小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教师应对课后小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指导。如精读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单元课文结束后都应给学生布置能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技能的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进行再分配,组内合作完成,同时相互检验,共同进步。 四、进行合作学习的评价 合作学习能否可行有效并实现预期目标,需要科学有效的评价机机制的数据为参考。合作学习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评价。评价的过程要坚持一个整合的标准:以小组表现为基础,个体表现同小组表现相结合,技能表现同合作表现相统一。通过把握学生的真实课堂学习和活动状态,收集各种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来促进合作学习的良性发展。 总之,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准则。同时,合作学习突出语言的应用,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和语言能力的获得。重视小组合作交际,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协调和相互竞争的品质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