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毕业论文:由目的行为走向交往行为的新型英语教学途径[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9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大学英语毕业论文:由目的行为走向交往行为新型英语教学途径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理论界异常活跃,尽管探究与改革的途径各不相同,英语教学论文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这些教学模式和措施,就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在思维方式上的相同之处,这就是“二项对立”的思维方式。本文将依据德国著名理论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努力探究一种“由二项对立走向多元共生”的新型思维模式,走出一条“由目的行为走向交往行为”的新型英语教学途径。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学;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理论界异常活跃,各种理论和观点的探究层出不穷。探讨者们打破了单一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着力于“学”的探索,不少学者不仅注重教学结果的目标考察,而且深入细致地进行高校英语教学过程的略论和数据统计。在高校英语教学的内容上,既出现了“英语/探讨方向”、“英语/专业知识”等侧重点不同的英语系教学,也呈现出重语言技能训练与重用英语传授专业知识的不同英语教学倾向。这些探究无疑地积极推动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了我国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尽管探究与改革的途径不同,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这些教学模式和措施,就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在英语教学思维方式上的相同之处,这就是“二项对立”的思维方式。
德国当代著名理论家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一书中,曾经对人类的活动行为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提出了“目的性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的概念。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出发,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此主要属于哈贝马斯说的“目的性行为”。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授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英语教学的活动行为一般被视为是一种语言文学知识传递的目的性行为。
然而,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目的难道就仅仅是传授语言文学知识和语言应用的技能吗?目的性行为真的是英语教学活动中最理想的行为方式吗?我们的高校英语教学是否还可以探究新的途径、新的活动行为呢?本文将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努力探究一条“由目的行为走向交往行为”的新型英语教学途径。

一、目的性行为:单向性与非平等性
哈贝马斯认为,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以来,在亚里斯多德等人那里,目的性行为概念就一直在哲学行为理论中占据着中心位置。目的性行为主要是指行为发生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选择有效的措施,并且以恰当的手段来应用这种措施,最终达到意义转达的目的。[1](P121)如若从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目的性行为所涉及的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行为发生者的主要意图是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图转达给接受者,而并未把接受者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看待。因此,在目的性行为过程中,交往双方不是平等的,意义的转达是单向的。这种交往算不上是真正主体之间的交往。
当前,我国高校对教学理论和措施的探究是相当丰富多彩的。较为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和通过英语口语训练来掌握英语的“直接法”和“听说法”,尽管各有优势,但语言学习者根本谈不上与教师的平等交往,学生往往是根据教师的安排来被动地进行课堂活动的。[2](PP257-264)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进入了国际信息化时代。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探讨界已经开始发现传统英语教学的局限,把探讨的目光转向了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语言教学探讨界兴起的“交际法”。这种“交际法”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韩礼德的交际功能理论和海姆斯的功能语言理论为基础的,它改变了传统语言教学“重语言形式”的教学目的,把语言教学的重心转向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2](PP264-268)。
“交际法”把语言学习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主体来看待,不再只是被动的语言知识接受者,他们更主要的是通过“交际”活动,提高语言实际应用的能力。然而,“交际法”还算不上是真正的“交往行为”,仍然属于哈贝马斯所说的“目的性行为”。无论是“交际法”的最早提出者威尔金斯或是后来的其他追随者,都还是坚持从培养与被培养的联系来研讨“教”与“学”的联系,只不过是把传授知识变成了培养交际能力,把学习语言的用法变成了掌握语言的使用。教师与学生之间虽然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交流,仍然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平等,也就无法做到哈贝马斯说的那种“交往行为”,因为交往必须是双向的。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性行为是与我国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密切相关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的主要办学模式是“教学型”的,也就是以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理论界在研讨英语学习时,主要是从“想学”、“识学”、“会学”等几个方面展开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认识英语学习的特点与规律,掌握科学的英语学习措施,提高学习效率。[3](P305)这种把教学重心向学生转移的做法显然是非常有益的,加强了“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不过,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处在被教育的位置,就无法真正摆脱目的性行为,无法与教师进行平等地交往,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真正调动起来。因此,平等交往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