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笔者所从教的学院随机分配给笔者两个自然班,经济法班(以下简称class 1)和食品发酵班(以下简称class 2)。笔者把这两个班学生的入学成绩输入电脑,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统计后,整理如下表(表1)。 根据表1,两个班的平均成绩虽有一定差别,但标准差差别不大,学生成绩分布离散程度差别不显著,Sig.值为0.533 > 0.05,两个班的成绩差别在统计学意义上也不显著,基本符合实验条件。因此,笔者设计并实施了这次教学实验。 3.1 实验设计 3.1.1 实验的目的检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媒介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影响。媒介语选择英语和英汉双语两种情况,实验对这两种媒介语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对比。 3.1.2 实验对象两个自然班。两个班的大学英语入学成绩在笔者所从教的学院属于较低档次。 3.1.3 实验假设零假设:以英语为媒介语的课堂教学效果与以英汉双语为媒介语的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区别。 3.1.4 实验过程和实验措施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课堂教学媒介语:1、英语;2、英汉双语。实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学期。两个班同时采用英语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语进行教学。第一学期结束,两个班统一参加全院的大学英语一级考试。第二阶段: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共三个学期。从第二学期开始,对入学平均成绩较低的Class 2仍坚持用英语教英语,对入学平均成绩较高的Class 1改用英汉双语教学。入学时,对新生就听力、阅读、词汇等部分单项进行了摸底测试。每学期结束,两个班学生同时参加全院统一考试,第三学期结束,除参加全院三级考试外,还参加天津市的全市三级统一考试。第四学期结束,参加全国四级统考。在以英语作为媒介语进行的教学中,课堂所用英语词汇尽量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常用词汇,以及在课文内容中出现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词汇,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力争使大多数学生能听懂。在英汉双语教学中,使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讲解。最后比较两个班的成绩,略论两个班的成绩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同时对两个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论证本实验的假设是否正确。 3.1.5 严格控制作用实验结果的其它因素在实验中,除自变量媒介语外,其它教学方面两个班严格保持一致,严格控制作用实验结果的其它因素。教材,教案,学生作业量,作业批改,教学进度,周课时数和总课时数等完全相同。除课堂活动外,不增加其它任何教学活动,两个阶段的教学活动都严格控制在课堂活动范围内。所采用的教学措施,具体到每节课的教学措施,除媒介语不同外,两个班都严格保持相同,精读、泛读、听力等不同课型使用不同的教学措施。教学中,努力把教师的主导影响与学生的主体影响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课既注重传统的精讲多练,又注重比较流行的师生互动、双人及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力图把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法等现代教学措施融为一体。学生参加的测试CET-1, CET-2, CET-3都是全院统一出题和交叉评卷。CET-4为全国统考。另外,为了不作用实验结果,本实验计划和实验目的不告诉学生,仅为实验者本人掌握。 3.2 实验成绩数据统计略论 3.2.1 入学成绩和院内历次成绩统计略论两年实验结束后,笔者把两个班学生的入学成绩和院内统一组织的历次考试成绩(一级、,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