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非语言性制约因素[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本文略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突出的非语言性制约因素, 据此着重从培养成组听力理解策略和听力预测技巧, 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的习得三方面论证解决非语言性制约作用的对策和提高英语学习者听力水平的策略。  
    1.引言
    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 听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技能。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最基本的条件, 没有语言输入就不会有语言习得。听力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在语言输入方面往往单纯强调视觉输入(阅读) , 忽略听觉输入(听力) , 从而导致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解能力很差, 严重作用语言的吸收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掌握一些听力理解知识, 采用适当的听力策略, 循序渐进地进行听力技能的训练, 关于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2.英语听力的非语言性制约因素
    根据有关调查反映出这样一个现象: 学生英语听力上的困难, 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 非语言性因素形成的阻力是非常明显的。非语言性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成组听力理解策略欠缺 
    有关听力的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模式认为, 听力理解过程涉及到 “自上而下” 和 “自下而上” 两种基本的信息处理方式。前者指语言学习者应用背景知识去整体理解听力材料。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被激活并与语言输入相吻合, 便达到了听力理解。后者则是指听力理解过程始于基本的语言单位, 如语音、 单词、 短语和其他语言成分来掌握整个语段的意思。      有关调查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 外语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过分地依赖音素和单词等基本语言单位, 即是采用自下而上的听力理解策略, 把相当多的注意力放在单个词的认知上, 错误地认为只要听懂了每个单词, 就能理解全文的意思, 使得语言学习变成了纯粹的单词学习。这种逐词听辨的认知策略, 必然加重听力理解过程中记忆的负荷; 听完后除了由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首尾两头的内容有较清晰的回忆外, 大部分内容难以完整清楚地回忆起来。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应用适当的听力认知策略关于提高英语听力尤为重要。
     2.2 听力预测技能薄弱 
   听虽然是被归为一种输入性的理解活动, 但这种理解过程并不是简单地从听音, 辨音到听音会意的消极被动的理解过程, 而是听者根据已有的知识, 应用预测推理等手段对听力语言材料建立假设, 并寻找信息验证、 修正假设的积极主动的推理过程。    而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听后的结果、 答案的对错。学生也往往只是重复听找答案。因而学生把听音看成是消极、 被动的行为, 在听力过程中难免紧张而作用了听力理解的效果。而学生一旦掌握了听力的预测技能, 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对即将听到的材料的主题、重点等进行预测, 心中有数。
    2.3 文化背景知识贫乏    听力理解的另一重要制约因素是文化因素, 包括学习者具有的常识和背景知识。曾有人这样定义语言: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当影响于文化时, 它是信息的容器和载体。由此可见,语言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性的理解。听力材料内容广泛, 题材多样, 既有天文地理也有人物历史, 既有新闻报道又有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社会意识等, 涉及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对理解整个语篇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或跨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经常听懂单词而把握不了整体内容, 造成听觉认知上的障碍。因此, 文化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作用不亚于语言知识。
    3.解决英语听力非语言性制约因素的对策针对作用英语听力学习的主要非语言性制约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症下药, 综合治理, 采取有效的方法, 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从而提高听力学习的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
    3.1 成组听力理解策略的培养 
   上文中已略论到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听者若过多注意语言形式和细节即采取 “自下而上” 的听力认知模式, 可能会给记忆造成过多的负担并使记忆衰退。因此,应当鼓励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模式, 这对水平层次较低的语言学习者来说是特别重要和有帮助的。     为了达到学生采用自上而下的听力理解模式, 借用英语快速阅读能力中成组视读的技巧, 便产生了 “成组听力” 理解策略。基于听和读都属于输入信息过程, 对语言信息加工解码过程差不多完全相同, 而且听力理解技能与阅读技能基本相似, 因此, 成组听力理解策略作为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一个措施是可行的。
     成组听力理解策略处理的听力语言材料是以短语、意群或句子成分乃至整个句子为信息单位, 而不是逐词听辨。在训练学生的此项策略时, 最初每次培训感知四至五个单词, 然后逐渐扩大每次记忆单位的信息量, 听的速度也随之明显加快。在听力理解的初级阶段, 教师可给感知信息单位量做示范性的划分并予以听力理解指导, 当学生具备较熟练的听音技能后, 该划分措施就会自然形成, 从而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
   3.2 听力预测技能的培养    根据语言学理论, 语言的使用与说话的情景有密切的联系, 当一个人能进行较高层次的期待和预知时, 他对句子的理解更趋向正确, 一旦预测出提问的内容, 便可以缩小期待的范围。    听力预测是根据已知信息来限定将要听的话题的可能范围, 最大限度地获得未知信息, 是英语听力理解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它有助于听音者减轻信息加工的负担, 提高听力理解的效率。如果听音者能从已知信息预测到可能接续的话题, 那么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交际中所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内容和意义, 而不是忙于处理语音形式—孤立的音节。听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力预测能力主要包括听前和听后预测技能, 本文侧重论述听前预测技能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听前预测主要是指听音者对即将听到的语言材料做出大概的推断。这种推断主要取决于二个信息来源: 标题和习题。
   1)根据标题预测标题往往是听力材料的主题或中心思想的浓缩。
   2)基于习题的预测听力材料的单选题的选项, 简答题的问题或填空题中句子的已知成分, 都是听力预测的基础。
   3.3 文化背景知识的习得    异域文化的语言习惯,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 行为原则往往直接作用着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准确理解。要避免交际误区, 就必须了解中外文化异同, 掌握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如何切实了解掌握西方文化风俗呢? 根据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和条件来看, 可行的办法还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外学生自学二方面动脑筋。
    在课外学习中, 学生应有意识地多渠道接触西方文化。但是文化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强调学习目的语的文化, 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也应当有相当的功底, 因为交流是双向性的。学习掌握目的语的文化是为了理解对方, 听得明白; 学习掌握本民族的文化则是便于说清楚, 使对方明白。因此, 在学习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时, 还必须以本民族文化知识为可靠参照系数, 才能顺利交流。
   综上所述, 英语听力效果受多种非语言性因素的制约。一方面, 教师在进,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